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管理分析论文_吴烨然

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管理分析论文_吴烨然

承德兴华恒通实业有限公司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其中,混凝土作为建筑物中最主要的组成材料,不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巨大影响,而且是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决定性因素。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是最终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间接的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所以如何有效的提高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企业追捧的话题。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原材料

1.预拌混凝土的优点

1.1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预拌混凝土与传统的自行搅拌混凝土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采用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物料的称量和进料、选择合适的配合比、测试砂的含水量并调整材料用量、显示贮仓料位、生产系统联动互锁等。影响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多原因,比如使用的对象、施工环境、施工地点、还有技术工人,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企业要对混凝土的动态情况实时监控,并根据施工气候、施工环境、运输要求、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每一次的生产的时候,企业都应该及时记录配比情况,方便信息的反馈。混凝土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添加一些矿粉、煤灰等粘合剂,这些矿物质有防水抗冻的功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周期。

1.2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预拌混凝土采用的是机械化施工,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尤其是省去了自行搅拌混凝搭建的各种搅拌设备搭建和搬运的时间成本,项目单位还可以缩短工期建设,降低综合造价和减低风险。

1.3保护环境。传统的混凝土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施工方往往需要很大一块空地堆放混凝土的原材料,砂石和水泥,尤其是水泥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粉尘,给四周的环境造成污染,预拌混凝土采用全自动的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

1.4减少材料的损耗。人工自行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完全搅拌的质量取决于工人的经验,经常出现水泥放多了,水方少了或者砂石太多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据相关统计,人工搅拌混凝土造成的浪费,水泥高达10%,砂石更多达到了15—30%,而预拌混凝土采用全自动技术,电脑能根据混凝土的要求,自行分配比例。

2.当前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生产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

生产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低、经验不足,将很难使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并且,很多生产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常常对生产、管理、检验等各个环节不够重视,很多小的问题都被忽略,这样就造成了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不能达到标准,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此外,还有很多专业人员不能定期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导致很多技术人员在没有足够的预拌混凝土技术经验,还有一些无证上岗的人员对生产流程不熟悉,不能认清操作当中的重点工序,导致生产当中容易出现各种风险。

2.2不重视混凝土的耐久性

预拌混凝土过程中,要向其中添加非常多的矿物质以及其他添加剂,这样能够使混凝土更容易成型与搅拌,其经济性与实用功能非常显著。但是,在很多生产当中,一些企业不能对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造成了掺入的混合料配比不适当,温度与湿度掌握不好,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大大降低。而在混凝土使用当中,部分人员不能对其坍塌度进行检验,致使建筑项目整体缺少稳定性。

2.3混凝土生产把关不严格

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当中,生产单位在生产前需要对各项设备、仪器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部分单位未能做好这些内容的检测与管理,常常出现不能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检测的问题,导致生产材料质量问题得不到保证。并且,检测的结果不准确也会对产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在施工中应用这些不合格的材料将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还有很多企业不能对预拌混凝土的配比比例、配比原料等进行充分的检查与复核,不能严格的按照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操作。

3.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年限,采用高质量预拌混凝土十分关键,对此,本文简要提出了几点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

3.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3.1.1水泥质量控制。施工方应该优先选择讲诚信、质量好的水泥生产厂家,长期建立合作关系,保证水泥各项指标达标。水泥进入施工现场前,严格检验生产合格证书,检测水泥强度、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施工条件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不同品种的水泥放在不同位置并分开使用。

3.1.2拌合混凝土用水。拌合用水选用自来水、生活用水或者检验达标的井水,不能使用任何含有有机油、外加剂等杂质或者含量不确定的水,避免预拌混凝土质量波动大,难以控制。

3.1.3骨料质量控制。骨料主要包括砂和石子,挑选砂要选择信誉良好的生产厂家,首先从砂的外观进行挑选,选择大小、形状适合的砂,然后将砂送到实验室科学检验,包括含泥量试验、有机物试验等,重点控制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和云母、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保证使用砂的细度模数在3.7~1.6之间,含泥量在百分之三以下,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百分之二。石子的粒径可以由结构大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确定,优先选用粒径为4.75~50mm的碎石或卵石,石子进场后同样应该做筛分试验、有机物试验、视比重试验等,挑选符合国家标准的石子。另外,储料厂应该将不同用途、不同品种的石子分开堆放,做上相应标识,以防使用混乱。

3.1.4外加剂质量控制。在预拌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可以降低混凝难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但是要细心挑选外加剂品种,最好选择同一厂家、统一品牌的外加剂,使用品种过多反而会起到副作用。挑选外加剂时首先注意外加剂生产日期和使用年限,以防外加剂过期失效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没有质量合格证和性能实验报告的外加剂一律不予进入施工现场。

3.1.5掺合料质量控制。由于预拌混凝土使用的掺合料包括很多种,使用起来要格外注意,掺合料必须有质量保证书,掺合料配比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灵活改变,掺合料要分类储存,及时清理受潮或受污染的掺合料。

3.2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并没有一个确定值,需要根据施工工程要求、运输混凝土距离长短、施工现场条件等确定,确保符合建筑工程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的要求,不能单凭以往经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对各种原材料取样,送往实验室测评,得出本次建筑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用量,再结合施工要求、原材料价格等适当调整,最终确定出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增加混凝土强度。

3.3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运输系统将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紧密联系起来,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质始终均匀、不分层,混凝土罐车在运输时罐体应该保持3~6r/min的转速,但由于泵机、泵车可能出现故障,运输途中也时常发生交通拥堵,使得混凝土无法及时到达规定浇筑点,大大降低了预拌混凝土的可泵性。需要特别指出的运输情况是,当路上耽搁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半,拌合物会凝结在一起并开始发热,此时严禁运输人员或者其他施工人员擅自在混凝土中加入生水,这样做非但不能调节混凝土的和易性,反而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必将越来越受到建筑的青睐,而其质量的优劣则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混凝土质量把控,以确保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顷畅.建筑工地用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探讨[J].四川水泥,2015(8)

[2]刘俊峰.浅析建筑施工中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

论文作者:吴烨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管理分析论文_吴烨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