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对供电量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电力工程单位需要在供电过程当中不断排除各种不良问题的干扰,针对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工作加以有效的完善,重点针对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加以重视,有效处理配网线路当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以此来保证整个电路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在低电压和相关电力问题的治理研究工作当中,也是最近几年我国电力管理部门所研究的重点工程项目。
关键词:电力线路;配网管理;低电压;治理
引言
在我国城市电力网络系统当中,中低压配电网是我国城市电网构成的基础环节,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推进低压配电网络体制的改革,这对我国电力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在我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当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没有加以完善,重点表现在配电网当中电源设备层次以及电源结构方面的问题。
1配网线路的管理问题分析
1.1配网构架不够科学
电力配网整体的结构设置不科学,直接会影响到整个泄露内部元器件的运行工作状态,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多种线路交叉故障问题。电力系统内部结构问题分为很多类型,比如断路器设备较少、系统内部的分段格局不准确等,如果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线路产生不良故障问题,由于断路设备数量相对较少,很难快速判断故障产生的具体位置,进而对整个电力工程的高质量输送电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电力工程事故。
1.2设备检修不够及时
由于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不及时,造成了电力系统内部产生诸多系统问题,其中重点包含了调频工作系统升级工作以及线路断路工作等,这些故障问题的频繁产生会对整个配网的运行通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电力系统的工作程序没有得到有效的升级,还存在一些设备原有的功能失效等故障,造成了整个配网运行工作效果下降。
1.3线损问题
由于线损现象比较明显,在电力系统内部线路设置较长,在工作过程当中由于外力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线路出现现实的问题,当产生这些问题之后不但会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配网线路的整体经济投入,同时还可以降低整个电路系统运行工作当中的整体经济效益。由于线路内部大量污秽物的不断沉积,线路内部的绝缘体会受到比较明显的损坏,对整个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
2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策略
2.1推行精益化系统运
建立起电网电压综合治理模式,依照电路系统电压的实际测定结果,需要对电压的大小进行有效的测定。在工作过程当中主要遵循先重后轻的处理方法,制定出相应的配电网工作路线,有效整改低电压区域的供电问题。在低电压供电区域当中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整改工作体系,同时还需要针对相关的管理工作服务来加以保障,相关管理工作团队需要开展各个不同环节的综合整治工作,同时依照相应的审核制度以及工作体制,充分做好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反馈,以此来保证整个低电压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2优化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高效、优化是低压配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所谓的优化原则就是在低压配电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的自身结构,合理安排各个相关供电设备,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和供电设备之间重复交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系统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一个原则节能,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实现节能的目的,更是展现现代高科技的优势,特别是清洁能源和材料的使用,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确保低压配电系统在满足基本的用电需求时还具备备用电量。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系统设计的安全性,还需要注重电线的设计,尤其是电线之间的距离,最大化保证电路线的绝缘强度,保证其安全性。高效设计主要是针对设备,由于设备数量多且比较复杂,那么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一定要保证其整个配电系统的负荷平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优化设计和最大化发挥其功能。
2.3提供无功补偿并优化接线方式
在城市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和实践工作当中,为了充分保证配电网的稳定工作和运行,不断提高配电网的整体供电质量,需要充分注重无功补偿以及减损调压工作,首先,在低压配电网当中,需要不断提高电容器的无功补偿功能,和配电变压器母线之间进行自动衔接,有效达到了自动化功能补偿的作用,并且安装自动切换设备保证电容器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容量维持在10%~20%之间,方便后续的电力操作。其次,需要优化配电补偿功能,充分了解低压线路当中的电力负荷特性,结合电网实际的工作状况,对电路当中的电容器以及各种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记录,实现了接线形式的优化。最后,必须要充分做好接地补偿功能,在电路无功线路的控制范围内,需要最大限度上防止电力系统不稳定问题,对整个供电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掌握中低压配电网的实际工作状况,有效优化接线形式以电源的中心点向四周进行辐射,充分保证配电网工作运行的损耗量降低。
2.4对配电设备故障的预防
低压配电系统运行时,为防止配电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对配电所和相关塔干的位置进行确定。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相关电器种类越来越多,电器的功率也越来越大。大量家用电器的使用会导致低压配电系统规模增大,而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节点、支路的数量也不断增多。长时间应用后,这些线路和塔杆编号就会逐渐模糊,增加了运维难度。维修人员或管理人员存在频繁调动的情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维护工作的难度。保证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对于模糊的变电所和塔干应重新加以标号,保证标号的清晰可认。还要保证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运转。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低压配电设备故障预防,如实施故障预警系统,将故障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
2.5加强接地设计并完善接地保护
为了充分保证中低压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工作,需要不断提高低压配电网的工作质量,优化基地设计,同时还需要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在低压配电网当中接地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老人们的用电安全以及整个供电系统的供电稳定性。在同个区域当中选择统一的接地方案,实现整体电力负荷的平衡,如果接地型式不同,很有可能造成整个电路系统负荷失衡,影响到了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工作。110kV系统的接地形式为直接接地,35kV架空网络应用中心点经过低电阻的接地方法,有效控制接地电流保持在1000A。220kV、380kV配电网基本上选择的是TT、IT和TN接地系统,具体需要有效结合实际的供电环境以及用电特性来进行针对性选择。
结束语
为了保证整个配电网的功能,可以充分满足当地区域的经济以及产业的发展要求,在电网的建设工作当中,相关电力工程单位必须要重点解决供电质量不足以及供电不稳定等相关问题,从整个电网的结构框架电源点的设置来解决分区范围内的各种供电问题,从中找到低电压问题的根源,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进行治理,以此来保证整个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建鹏.配网运行“云导航”:精确定位异动问题,助力配网管理提质增效[J].中国设备工程,2018(21):40-41.
[2]徐田磊,赵瑜杰,张懿.“低电压”问题产生机理及其治理思路探析[J].四川电力技术,2017,40(03):48-51+65.
[3]刘永欢.浅谈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4):44.
论文作者:侯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配电网论文; 低电压论文; 低压配电论文; 低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