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全麻手术患者1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和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术前、苏醒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苏醒期HR、SBP、DBP水平较术前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苏醒期HR、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开展麻醉苏醒护理和保温护理,能降低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关键词】全麻;苏醒护理;保温护理;躁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7-0188-02
全麻是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全麻手术操作对患者身体均有一定影响,术后易发生应激反应,苏醒期也易产生躁动,多表现为过渡兴奋、无意识乱动、哭喊等[1]。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也可能会引发术后导管脱落,因此苏醒期应给予科学、合理地护理干预,从而减少术后意外伤害。术中低温是全麻手术中常见的问题,原因可能与手术时间长、手术室温度低、术中使用低温药物或低温冲洗液有关,术中出现低温也可能会引发苏醒期躁动[2]。因此,我院全麻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护理和保温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行全麻的手术患者174例,纳入标准:具备全麻手术适应征;手术时间在3~6h;术前体温均正常、无发热、感染症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者;精神疾病者;资料不全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男45例,女42例,年龄22~78岁,平均(54.21±3.25)岁;麻醉时间2~5h,平均(3.67±0.32)h。观察组男47例,女40例,年龄23~78岁,平均(54.35±3.31)岁;麻醉时间2~6h,平均(3.69±0.34)h。两组性别、年龄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工作,调整好手术室温度、湿度,术后等待患者苏醒。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麻醉苏醒护理和保温护理,对术后可能出现苏醒期躁动症状进行预测,开展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包括:①术前健康指导,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麻醉的作用、基本原理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术中置入胃管、引流管、导尿管的作用,让患者对整个手术过程有一定了解,缓解其紧张、不安情绪。②术后护理,做好体位护理,帮助患者去枕平卧位,减少医疗器械对神经及血管造成的压迫;同时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体征变化,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对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避免因头痛、烦躁而引起苏醒期躁动。③术后采用镇静镇痛药物干预,患者术后麻醉作用会逐渐消失,患者痛觉恢复后及时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自控镇痛泵进行干预,避免因伤口疼痛而引发苏醒期躁动。④保温护理,在常规保温护理基础上,对手术台进行加热,消毒处理时尽可能缩短时间,减少身体手术部位的暴露时间,同时用棉被将身体其他部位盖好;输液时,液体加热后再输入。
1.3 观察指标
(1)手术前、苏醒期均对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进行监测。(2)观察两组苏醒期躁动情况,采取4级评分法[3]对患者躁动程度进行评价,0分:患者完全苏醒,无躁动;1分:行吸痰等操作时患者会出现躁动情况,给予关心与安慰后明显改善;2分:出现拔导管行为,需及时制止;3分:随意乱动,需多个人联合制止,1分及以上均判定为躁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心率、血压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苏醒期HR、SBP、DBP水平较术前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苏醒期HR、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苏醒期躁动是全麻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以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的一种不恰当行为,对患者术后恢复有不利影响[4]。常规护理模式的开展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欠佳,因此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有研究表明[5],全麻苏醒期躁动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手术因素有关,其中药物因素、手术因素属于不可变动因素,患者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心理特点、生命体征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因此,针对这些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预防躁动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苏醒期HR、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辛帅[6]等前瞻性研究表明,开展麻醉苏醒护理和保温护理措施后,有效缓解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症状的发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仅为16%,可见有效的麻醉苏醒护理和保温护理工作的开展,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有重要意义,能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麻醉苏醒护理是近年临床广泛开展的一种新型外科护理模式,是指针对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针对性护理,通过对全麻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开展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因麻醉而造成的康复阻碍。低体温在全麻手术中也较为常见,低体温现象的发生对患者有一定危害,原因主要是患者处于低体温状态下,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大,身体会产生不良应激反应,易引起躁动发生。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效的麻醉苏醒护理和保温护理,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骆佳音.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腔镜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88,90.
[2]林娜娜.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苏醒躁动期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102,111.
[3]翟小强,刘华.右美托咪啶预防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1):77-78.
[4]姬美华.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防治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13-15.
[5]张淼,张野,陈红,等.综合保温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及复苏期并发症的影响[J].麻醉安全与质控,2018,2(1):36-40.
[6]辛帅,陈金耀,蔡骅,等.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苏醒躁动期干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9):2283-2286.
论文作者:袁春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患者论文; 全麻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