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韩建波张郁峰易永祥
[摘 要]目的:分析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在胃癌根治术中的短期疗效及癌转移因素。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11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不切除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观察组患者切除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比对两组患者短期治疗效果以及癌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数数据经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而比对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P>0.05,无统计学意义;8例患者经检查后出现癌细胞转移现象,和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后,肿瘤所处的位置、临床分期、侵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而性别、患者实际年龄、肿瘤部位、直径以及病理分级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进行胃癌根治术时应科学合理的将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进行切除。
[关键词]胰腺被膜 横结肠系膜前叶 胃癌根治术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28.13
作者单位:210003,江苏南京市,南京市第二医院(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
临床中为了提升胃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率,不但需要提升疾病的诊断率,还应对其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并且胃癌根治术的合理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1]。临床中对是否将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进行切除尚存在争议。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此研究中的11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5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5例、20例,年龄最大者为84岁,年龄最小者为31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53.4±11.8)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2例、23例,年龄最大者为84岁,年龄最小者为32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52.7±12.4)岁。肿瘤侵润深度10例患者为T1,40例患者为T2,50例患者为T3,10例患者为T4,。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比对计算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组间数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①手术前通过病理确诊为胃癌患者,同时未产生远处转移患者;②年龄小于85岁患者,同时心肺功能可以承受胃癌根治术。
排除标准[3]:①将患有或者除胃癌同时存在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予以排除;②将存在胃切除病史患者予以排除。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中,15例患者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20例患者进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6例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4例患者进行联合脏器切除术;对照组55例患者中,16例患者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8例患者进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4例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7例患者进行联合脏器切除术。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淋巴结进行清扫时,10例患者为D1,30例患者为D2,15例患者为D3;对照组患者对淋巴结进行清扫时,13例患者为D1,28例患者为D2,14例患者为D3。
1.4 病理检查[4]
对患者的病理进行常规切片,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将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进行切除,随后取标本,通过石蜡进行包埋之后,制成切片随后采用苏木精-伊红进行染色,并通过光学显微镜下对其癌细胞是否转移予以观察。如果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标本中存在转移癌细胞则将其判断为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所能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计算,研究结果经计算后则选择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如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比对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以及淋巴结清扫数,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数据详见表1。
2.3 分析观察组癌转移阳性和临床资料的关系
观察组55例患者中8例患者经检查后出现癌细胞转移现象,其比例为14.55%。此研究经过分析可知,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肿瘤所处的位置、临床分期、侵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数据经对比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和性别、患者实际年龄、肿瘤部位、直径以及病理分级并无显著关系,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数据详见表3。
表3 癌转移阳性和临床资料的关系对比
3 讨论
胃癌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中对其预后起到有效的方法为外科根治性切除术,但是哪种外科治疗具有一定的合理规范化在临床中依旧存在争议,胃癌患者怎样选择外科手术对其预后具有一定的作用[5]。日本胃癌研究会所编制的《胃癌处理规约》和《胃癌治疗指南》中将胃癌位置的淋巴结划分为N1、N2以及N3三站,同时对其进行清扫的过程中分为D1、D2以及D3清扫术。曾在胃癌辅助治疗试验过程中,少数患者采用D2淋巴清扫术。但是曾有学者研究后认为,将淋巴结清扫予以扩大的同时和D1淋巴结进行比对,并无显著的优势,虽然患者具有较高的生存率,但是其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依旧呈现上升趋势[6]。就目前而言,多数学者将D2淋巴结清扫术设置为胃癌根治术,并发现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手术操作人员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操作人员经验的不断累积使其呈现下降趋势。
此研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其手术用时有所延长,同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有所增加,但是手术风险并未加大,患者在手术后并无死亡现象发生。有此能够看出,外科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不应归结在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7]。同时此研究经过分析可知,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肿瘤所处的位置、临床分期、浸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和性别、患者实际年龄、肿瘤部位、直径以及病理分级并无显著关系。然而肿瘤的浸润深度、分期或者是淋巴结转移均需要通过术后的病理才可以对其进行证实,因此不能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指导是否将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进行切除[8]。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如果为早期胃癌,则不需要对其进行切除。然而部分患者虽然为早期,但是在对其进行手术时将右侧的横结肠系膜前叶予以切除,能够将静脉、结肠以及胃网膜右动脉进行充分暴露,随后经过病理证实后,此类患者可以将淋巴结进行相应的清扫,但是清扫后的淋巴结并未出现癌转移现象。然而当患者的肿瘤已经浸润到浆层或者脏器位置,将其进行切除能够起到彻底清除的目的。但是在临床中并不能够按照经验对其予以判断,因此需要在手术时将其予以切除,与此同时手术操作人员如果有一定的经验不会加大手术的风险发生率[9]。
综上所述,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为同一个胚层,并能够形成小网膜囊,因此网膜囊中会产生转移淋巴结。肿瘤通常情况下会顺延筋膜间隙产生扩散现象,筋膜可以形成一种屏障,因此胃癌根治术中应合理对其进行切除。
参考文献:
[1] 陈荣海.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在胃癌根治术中的短期疗效及癌转移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9):6-8.
[2] 丁明锋,许军,刘昶等.胃癌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03(4):320-324.
[3] Judong Luo,Xujing Lu,Ling Chen 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pathological data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cal gastrectomy with radiotherapy[A].//Biotechnology, 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II. Part 2[C].2013:828-833.
[4] 韦皓棠,董保国,李霖等.胃癌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4(7):927-929.
[5] 张策,郑连生,余江等.脾动脉解剖的腔镜下入路:胰体尾筋膜和间隙的局部解剖学[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35-36.
[6] 左东,王钢,陆艺等.胃癌根治术中完整网膜囊切除对术后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6):724-728.
[7] 李天梁,李蜀华,冷尉等.纳米碳淋巴示踪剂术前胃镜下注射与术中注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对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5(10):1047-1049.
[8]陈心足,杨昆,胡建昆等.完整网膜囊切除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2,4(2):89-92.
[9] Zhang,F.,Sun,D.,Yang,B. et al.Cooperative techniques for surgical assistants in laparoscopy-assisted radical dis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J].Surgical laparoscopy, endoscopy and percutaneous techniques,2013,23(3):345-348.
论文作者:赵亮 韩建波 张郁峰 易永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7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前叶论文; 结肠论文; 胰腺论文; 淋巴结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7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