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情感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宗教信仰论文,基础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宗教信仰始终伴随着人们,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人们信仰宗教的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原因,如恐惧情绪、好奇心的受阻、心灵空虚、由自卑感而产生的崇拜,等等。
从远古人的图腾仪式到当代人的参禅礼拜,数千年来宗教信仰延绵不绝,始终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对人类心理及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现象。如果说上古时代的初民的宗教信仰主要起源于对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巨大威力的折服、恐惧、迷惑或崇拜的话,那么生活在科学如此发达的当代社会中的人,为什么还要痴迷于宗教呢?为什么还要甘心拜倒在“神”的脚下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情感和情绪方面加以分析。
宗教的情绪和情感起源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恐惧、好奇、追求心理丰富、自卑、爱、乐群(避免孤独)、易信、性爱、模仿、逃避现实等。这些情绪和情感交互作用,成为宗教信仰的强有力的心理支柱。
1.恐惧情绪 恐惧情绪是宗教信仰的基础。人们如果没有恐惧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宗教便没有了市场,没有了信徒。有些宗教如佛教主要是建立在恐惧情绪之上的,古代图腾禁忌也是如此。佛教把地狱描写得很可怖,并且还做出模型来让世人观看。18层地狱中各种酷刑应有尽有:割头狱、刨眼狱、断肢狱、挖心狱、火烤狱、割舌狱、斩腰狱、吸血狱等等,不一而足。人们害怕死后进入如此可怕的地狱,便不敢在世上作恶,并虔心归依。这实际上是用恐吓来控制人的行为,与大人用“大灰狼来了”吓唬小孩子一样。但这只能吓唬胆小的人,而那些胆大的人不吃这一套。试想,哪一个国家没有残酷的刑罚,但犯法者并不因此而灭绝。况且,“死后入地狱”的说法人人不能亲见,不能使人悦服。因此,恐惧不是宗教的唯一情绪基础。
有些宗教,先默察人类最害怕的是些什么,然后设法解除这些恐惧,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希望。比如人最怕没有饭吃,天主教就安慰其信徒说,你们日用的粮食,天父会赐给的,用不着发愁。人又最怕死,这大概是人的最大恐惧,如果不能解除这个恐惧,恐怕就不能叫它为宗教,决无力量吸引信徒。因此,各种宗教都十分重视阐释这个问题。宗教往往用“灵魂不死”来开释这个问题。他们说:死去的只是肉体,灵魂是永生的。
2.好奇心的受阻 上古的初民及不开化的人民,由于对大自然没有科学的认识,对风、雨、雷、电、火山、地震、瀑布、海啸等等不能解释,不能抗拒,就产生了恐惧情绪和好奇心理。他们对这些现象百思不得其解,非常苦闷。这时宗教就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神造的,神是无所不能的。有了这样的解释,先民们便不再思考、不再困惑,把一切都归为神的力量。因此,宗教是懒人和愚人的躲避所,但领导宗教的人向来是绝顶聪明的。
3.心灵空虚 宗教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填补心灵的空虚,麻痹烦恼的心境,抚平心灵的创伤,满足、充实、平衡、协调情绪需要。
宗教刺激成年人的想象,就像神话故事激发儿童的想象一样。儿童爱神仙、鬼怪、巨人的故事,一般成年人爱听具有神秘色彩的生死轮回、创世记、世界末日记一类的故事。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天堂、地狱、瑶池、仙宫、黄泉、阎王、判官、天兵天将、龙王、仙女、头上长角的魔鬼、带着翅膀的天使等,都是丰富人的想象的绝好材料,加上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奉行清规戒律,头脑中充满了对天堂仙界的向往,这样就忘怀了尘世的烦扰,忘记了人生的苦恼和创伤,使心灵充满喜悦、寄托、和平和宁静。
4.由自卑而产生的崇拜 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绪或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产生于挫折和失败,因而人们在成功者面前,在比自己强大的人面前,心理感觉自我渺小、软弱、无能,继而产生崇拜、依附等情绪。如某些人相信古人比他强,他就崇古,亦步亦趋去模仿古人;如相信或视某人为英雄,也会产生崇拜心理。这时若有人告诉他神的智慧及权利远在古人和英雄之上,他就会俯首贴耳地去拜神、敬神,以满足其自卑心理。
5.乐群的需要 宗教的盛行还与人的乐群性有密切关系。人是怕孤独的,如果长期离群索居,人甚至会发疯。对于那些心灵空虚、无所事事、没有理想、没有压力的人来说,更怕孤独。他们总想找些事干,找些人一起聊聊。因此,集体举行宗教仪式、一起讲经论道、一起祷告、一起唱颂歌的宗教群体,便是这些人的合适去处。在这里那些孤独的心找到了伙伴,找到了共同语言,也为那空虚的心找到了寄托。
6.罪恶感的缓解 宗教是洗刷罪恶感的圣水。宗教向来都宣扬人是有罪的,如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生来都是有罪的,只有虔诚的祷告和忏悔,才能洗清罪恶;佛教也告诫人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人活在世上,不免要做出一些错事,甚至做些恶事,灵魂深处的不安、罪恶感等不停地吞噬着他们的心,使其一刻不能安宁。罪恶感可以在祷告、忏悔、颂经中得以缓解。因此,逃避罪恶感的折磨也是信教的原因之一。
7.爱心 一般地说,慈爱是宗教的情绪特征之一,起码宗教在教义上都要宣扬博爱。宗教特别为具有“菩萨心肠”的人提供了奉献爱心的机会。因此,那些慈善的人很容易成为宗教信徒。他们通过提倡人道主义、举办慈善事业等活动来关爱众生。当然,信徒中也不乏满口仁义道德而诸恶做尽的虚伪分子,也有打着博爱、慈善名誉沽名钓誉的“宗教信徒”,这就不能与真诚的爱心相提并论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论及的是,宗教与性爱的关系。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在传统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社会中,两性见面、接触的机会十分有限,而宗教场所进行的烧香、礼拜等活动却给两性的交往提供了合法的机会。古时候不知有多少恋爱故事都发端于此,看看我国的戏剧、传奇故事就可略见一斑。古时候,信教可以有更多的交往机会,特别是与异性交往的机会,这恐怕也是信教的心理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宗教也为那些情场失意、万念俱灰的人提供了遁世的场所。在那里,不结婚是天经地义的,这样就摆脱了尘缘、逃避了现实。
宗教的情绪、情感因素十分复杂,上面的分析仅是几个较突出的方面。它们是宗教信仰得以传播的重要心理基础。致于宗教存在的深刻的社会政治、历史根源等等,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