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刘海斌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

教师除了担当传播知识和教授技能的角色以外,还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这是顺应教育改革趋势,培养全面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条件。尤其是在初中班级管理当中不能够一味要求运用强制性的班级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需要在这一过程当中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到初中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和实际规律,把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地融合和渗透,助力初中生的稳定健康成长。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意义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显得非常复杂,也给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诸多限制性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积极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树立开放性思维,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一,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帮助初中生塑造优良品德。积极健康的心理是优良品德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佳,不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话,就会阻碍学生品德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是让学生误入歧途。而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调控心理状态,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第二,在初中班级管理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当中,教师会有意识地深入学生群体当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也会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密切学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理念。这样整个班级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为班集体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第三,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优化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保证师生之间关系密切,可以消除学生对于教师的抵触心理,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并在师生的双向互动当中实现教学相长,增强班级管理有效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

1.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通过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得到的一个普遍结论和共识就是初中生的心智成熟度还远远不足,对于心理问题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也不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积累。而心理知识是初中生成长和发展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调控个人情绪状态,形成达观坦然的人生态度,最终让学生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教师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当中,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并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教育方法,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对于过于情绪化的学生,教师适合开展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指导活动,坚持感情为先从情感着手,逐步过渡到理论教学。对于低落学生,教师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注意运用亲切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拥有强大的勇气和自信,让学生能够看到希望和自己更大的发展可能性。为了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可以在讲座活动当中习得大量的心理调控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方面的困惑和难题,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辅导时,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又要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2.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初中生的学习活动和过去相比在数量和质量要求上都有所提高,这加剧了学生的心里紧张程度,也容易诱发不良心理问题,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问题和阻碍。在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当中,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也是群体效应的表现。在班级管理当中,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至关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当中同样离不开好的班级环境,甚至是应该把打造良好环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水平,利用好群体的约束力,打造得到初中生广泛认同的心理环境,降低心理健康教育难度。首先,需要对班级人际关系和人际环境进行有效优化,因为一些学生在班级当中朝夕相处,假如关系不够和谐的话,班级管理工作就无法有序开展,更不能够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其次,需要对班级的人文环境进行优化,注意在班级当中落实民主管理,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文娱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在主动参与当中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最后,要打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激励学生互帮互助。

多元化考核方案打破了单一的笔答考核的限制,更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4]。使学生能够根据岗位的要求掌握必须的技能和适应本岗位的综合能力。企业考核重视过程评价,重点考核实践操作技能和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学生实践过程中平时的出勤、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解决问题的态度,吃苦耐劳品质等都纳入了考核的评分标准。

3.组织系列集体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一特殊而又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有效解决学生在心理层面上遇到的问题,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避免这些心理困惑演变成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丰富多彩的集体实践活动可以为初中生创造条件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往,有效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更为融洽的和同学相处,最终建立彼此帮助友爱团结的人际关系,让学生能够逐步敞开心扉,塑造良好心态。教师在设计集体活动前需要选好一定的活动主题,并设置考验学生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活动任务,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受到心理上的熏陶和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集体活动当中的表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并在活动结束之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塑造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4.加强家长沟通协调,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在初中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也不能够离开家长的教导和指引。虽然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担当的重要的管理责任,但是如果在这一过程当中缺少家长的支持,会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和学生管理的负担。特别是要将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整合,教师除了要发挥自身力量,积极完善和创新教育策略以外还需要加强和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指导家长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让家长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外,也要重视他们在心理方面的变化和心理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支持,让学生可以逐步的消除心理问题,迎来一个更加灿烂光明的人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或者是利用网络平台和家长交流沟通的形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让家长可以对关爱子女的方式进行合理化调整,有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作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而存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平台,引导学生打开心扉,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初中生的身心综合发展打好基础。教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认识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高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时代性。

胆囊 胆囊变硬是因为胆结石。以前中国人的胆结石基本上是泥沙样的结石,现在越来越多地变成了胆固醇结石。当出现右上腹部绞痛或右肩、右背部的放射性疼痛时,就要警惕胆囊结石了。

(责任编辑:文宝)

标签:;  ;  ;  ;  

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