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当今时代,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我国的超高压输电路线也逐渐增多。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工作的进行,得到了业界内的高度关注,同时在相关部门的督导下,正不断地做出改进。与既往情况有所不同,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工作遭遇到的技术难点较多,应坚持在应对的过程中,按照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完成,同时坚持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这样才能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大幅度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项工作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各位同仁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研究依据。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难点;应对措施
一、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现状
超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影响着整个电网的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目前,多采用监测加检修的方法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运行保护。使用最多的检修手段为红外线在线诊断技术,即通过红外线在线诊断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实时诊断,判断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信息和故障发展趋势。
(一)热图谱分析法
根据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设备在正常运行和异常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热图谱不同,通过实时监控分析图谱成像,以较精确地判断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这种分析方法的精确度较高,可靠性较强,适宜在实时监控中使用。
(二)相对温差判断法
相对温差的判断较为简单,直接通过相邻两个监测点的温度比较,较直观地判断测点温度。因为相邻两个监测点间受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影响大致相同,在同一个层面上保证两测点间温度差较小,所以当相邻两监测点间温差较大时,可以作出检修判断。但是,应该考虑到受环境温差带来的影响,需要科学设置温差大小。
(三)表面温度判断法
该方法应用于某些表面发热或极少数设备故障检修,可直接测量发热设备的表面温度,在超出标准时,判断是否故障、是否需要检修与维护。该方法的缺陷是标准的控制不易。由于目前没有对金属发热标准相关数据的出台,导致发热标准的控制不够清晰。
二、超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
(一)线路本体高处缺陷排查困难
通常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高度为30-50m左右,而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大约为60-80m。在常规的检修工作中不会上至杆塔顶端检查,通常是使用目测或者望远镜进行抽查,这种检查方式很难发现在杆塔高处的小部件是否正常,如出现输电线路导线、底线或者杆塔顶部形成小范围的缺陷,即螺丝松动、塔才变形等细微的损坏仅通过肉眼是无法发现的。除此之外,由雷击引起的地线断股事故在没有明显松散现象之前很难发现,而形成明显松散现象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这就意味着在此期间都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严重的会在这段时间发生地线断裂形成短路,最终导致停止输送电能的现象。
(二)停电检修损失较大
电力行业本身就属于高危产业,运维检修工作更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当前的运维检修技术并不能保证作业的绝对安全。现阶段的运维检修工作还需要获得停电审批之后才能正常作业,但是输电线路的等级越高停电所带来的损失也就越大,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造成停电困难的问题,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只有加强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研究工作,才能既保证运维安全,降低停电损失,又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输电线路容易遭受雷电的直接破坏
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而言,雷电属于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由于雷云放电,容易直接击中输电线路,使得输电线路表面的绝缘层被击穿,这种状况一般也可以称为大气过电。通常而言,雷电对输电线路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对输电线路表面或者中间位置的破坏上,严重的时候容易直接导致输电线路断成两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有的输电线路上,往往会设置一定的防雷装置,并且能够直接接地。但是防雷的效用依旧不是十分良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雷击的种类非常多,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要点
(一)健全运维制度
健全电力单位的运维机制是强化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有效途径,因此,电力单位需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应建立设备主人制,改变以往的集体管理模式,将运行检修任务分配到个人,由设备主人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同时建立设备主人与检修人员的连责制度,强化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保障运行维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建立并完善运维资料库。建立输电线路运维档案库,对每一次运维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设备主人的安全评估工作提供数据依据;同时强化电力设备的安全维护工作,保障运维工作的连续性。
3、建立合理的运维工作机制,明确运维人员的工作规范及巡视周期,从而提升运维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大力推广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在全国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从10kV配电线路到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甚至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从检测、更换绝缘子、线夹、间隔棒等常规项目到带电升高、移位杆塔等复杂项目均有开展。由于存在带电工具制造工艺水平较差、标准化水平低、人员培训不够严格、管理水平低等负面因素存在,电网企业在开展带电作业方面有一定保守。带电作业不受停电时间的限制,它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系统稳定性,检修效率高,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带电作业是科学和安全的,应该大力推广应用。要积极研究直升机带电检修、更换和带电水冲洗作业,直升机带电作业具有迅捷、高效的特点,可满足快速排除故障要求。
(三)对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进行不断地强化
通过对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可知,杆塔位置被雷电击中的次数非常多。因此,为了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对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进行不断地强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增强回路绝缘强度的方式,对双回路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进行不断的提升。当绝缘性比较大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提升输电线路的耐雷能力,同时减小绕击电流值,从而保证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雷击而出现跳闸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这种方式的时候,相关部门一定要对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分析,不断提升应用的质量和效果。此外,通过对自动重合闸装置进行合理的安装,也可以大大降低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避免出现意外事故,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四)加强自然防范
自然因素是导致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电力单位应加强对自然因素的防范工作,采取有效的自然因素防范措施。常见的自然防范措施如下:
1、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保护。由于大部分超高压输电线路都被架设在空中,所以应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沿海地区,由于空气比较潮湿,会对超高压输电线路造成一定的腐蚀,所以应采取相应的防潮保护措施,设置设施防潮保护层。
2、做好对自然灾害的防范。自然灾害是引发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应开展有效的防范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电力作业比较特殊,在整个维护过程中需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提升有事。将超高压输电线路实时性分析,科学合理实践后,符合要求。当前在整个维护阶段存在很多问题,科学处理,能满足要求,在整个应对和实施阶段,及时进行探索和分析,只有做好维护和管控,才能满足要求,维护管理部门提升维护力度,保证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广宇.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难点及应对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
[2]华逸民.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故障及检修维护方法分析与研究[J].科技风,2017:148.
论文作者:张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线路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杆塔论文; 难点论文; 温差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