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粮食产需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粮食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安定,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粮食生产,江苏省粮食生产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江苏省粮食生产处于徘徊波动的局面,尤其是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消费量增长较快,粮食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拟对江苏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剖析,预测未来粮食供需发展前景,研究和探讨今后如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证供需平衡的必需途径。
一、历史回顾与现状剖析
(一)、从生产方面看:江苏省粮食生产总量由短缺发展到自给有余和商品率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经历了波动增长、超常规增长和停滞与徘徊三个阶段。
1、波动性增长阶段(1949-1978)
由于受社会经济、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建国至1978年的29年间江苏省粮食生产呈现波动性增长。1953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1959年至1962年在900至1000万吨内徘徊,以后各年有增有减,至1973年踏上2000万吨台阶,到197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400.65万吨,比1949年增长2.2倍,粮食累计增加1652.15万吨,年平均增加57万吨,人均占有粮食414公斤,比1949年增加201公斤。这阶段粮食总量虽有所增加,但粮食压力未能得到根本缓解,粮食短缺与基本自给现象相互交替。
2、超常规逐年增长阶段(1979-198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彻底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大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给粮食生产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促使粮食生产潜能快速释放。1983年粮食总产突破3000万吨,1984年又攀上增长曲线的顶峰,达到3353.6万吨,比1978年增长39.7%,六年内累计增产粮食952.95万吨,平均年递增158.8万吨,人均占有粮首次突破千斤大关,达到545公斤,比1978年增加131公斤,并持续保持最高记录。这一阶段江苏省粮食彻底摆脱了短缺的困境逐步由自给向自给有余、粮食商品率较大提高方向发展。1984年粮食商品率达到46.2%,比1978年增加19.2个百分点,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粮1551万吨,比1978年增长1.4倍。
3、徘徊波动阶段(1985-1994)
由于新旧体制的冲突、摩擦致使某些农业政策出现扭曲、流失,特别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后,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和绝大多数农民尚不能尽快理解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种植结构调整出现无序化,农业生产配套措施不到位,种粮效益逐步下降,加之自然灾害频繁侵蚀和农业生产诸多瓶颈因素的制约,使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忽高忽低,粮食产量出现波动、徘徊、停滞不前的局面。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至199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仅有8614.3万亩,是建国以来粮食种植面积最少的一年。十年年均递减1.3%;粮食复种指数下降,1994年比1984年下降13.5百分点;粮食总产量始终在3000~3340万吨之间徘徊和波动,未能突破1984年的粮食产量最高限。十年间累计减产229.5万吨,年平均减产23万吨;人均占有粮食从1990年开始跌进千斤以内,1994年人均占有粮食为447公斤,比1984年减少98公斤,下降18%。
(二)从消费方面看:随着人口的逐年增长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1978年为拐点,江苏省粮食消费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半温饱型消费转向温饱型消费(建国至1978年)。此阶段的粮食生产量少,总体供给紧缺,消费的主要特点是以解决温饱为中心,粮食消费安排的重头是口粮消费,五十年代口粮消费占生产量消费的90%以上,六十年代占80%,七十年代占70%左右。这阶段的粮食消费水平较低,副食品匮乏,粮食转化率极低,居民肉蛋奶消费量极少,整个粮食消费由完全计划控制,因此又属于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消费。
第二阶段,温饱型消费转向营养型消费(1979至1994)。此阶段粮食生产量大增,国家粮食库存和农民存粮增多,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食物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粮食消费出现相对过剩,逐步由数量消费型(温饱型)转向质量消费型(营养型),由半封闭性消费转向适度开放性消费。
(三)从供需平衡上看:1978年以前粮食产量较少,粮食消费短缺的现象一直未能根本解决,为保证粮食供应,国家采取宏观控制,实行“统购统销”计划供应,这阶段粮食消费是供不足需。1978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大地刺激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力得到彻底解决,粮食生产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粮食购销体制也发生变革改“统购统销”逐步向国家供应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双轨制”过渡,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粮食消费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出现过剩性平衡。近几年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江苏省粮食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由生产性消费转为消费性生产,粮食供需出现新的特点。
1、粮食消费紧张状况下的总量平衡。
近两年来,由于粮食面积下降较多(93年和94年累计减少656.9万亩),使粮食生产量下降较快(93年减产40.9万吨,94年又减产155.6万吨),在消费量逐步增长的情况下,当年生产与消费的数量差距在逐步缩小。1992年生产量大于社会消费量(扣除损耗,但不含调进、调出数下同)270万吨左右,1993年生产量大于社会消费量210万吨,1994年生产量只比当年消费量多50余万吨,粮食调节余地变小,如遇灾荒只能靠挖库存解决,因此江苏省粮食消费由过剩性的总量平衡走向紧张下的总量平衡。
2、品种结构之间出现不平衡
由于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粮食消费结构出现线不平衡。据调查分析,目前江苏省小麦、水稻属消费过剩,其中粳稻略偏紧,籼稻过剩,玉米短缺。以1994年为例,小麦全省口粮消费量为364.21万吨,加饲料部份和种子、食品加工和工业用粮等约730.0万吨,而当年产量约900万吨,供大于求170万吨;水稻社会消费约1300万吨左右,而当年生产量为1640多万吨,生产大于消费340万吨,而其中粳稻生产量为975.73万吨,消费量950万吨,供应相对偏紧;玉米社会消费约590万吨,而生产量是230万吨,供需缺口较大。
3、地区之间不平衡。据对11个省辖市多年的粮食生产与消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目前江苏省各市粮食供需平衡出现三种状态:一是供大于求,以差出粮为主。这种类型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如连云港市,近几年来粮食生产量比当年社会消费量结余50万余吨左右,多用于外销。该市几年仅粮食系统净外销粮就达10万吨;二是供需基本平衡。这类地区主要集中在苏州、常州、镇江等地。这类地区粮食生产是基本能满足消费需求,部份品种与外地进行互调,欠年自保丰年外销;三是供不足需。这类地区主要以南京、无锡、南通等市为代表。如南通市为保粮食消费平衡每年要从外地调入或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仅粮食系统每年从外地净调入和进口的粮食就达30万吨。
4、丰年松欠年紧,以丰补欠余缺调剂成为保证粮食供需平衡的主要手段。1993年和1994年粮食生产连续两年减产,全省粮食商业库存降至历史最低点,出现了紧张下的粮食平衡,有近一半的市靠挖库存或外调满足需求。
二、影响江苏省粮食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根据江苏省多年的历史资料,结合近期内粮食生产和消费现状分析,影响江苏省粮食供需平衡主要因素除粮食消费量增长较快外,粮食生产的停滞不前是最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条件逐渐弱化,粮食生产潜力难以发挥。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稳定粮食困难重重。
2、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防灾抗灾能力有所削弱。
3、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科学种田和市场农业的发展。
4、农业机械总动力自1989年以后开始下降。
5、有机肥投入逐年递减和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增的剪刀差不断扩大,促使土壤营养结构比例失调,土地板结,地力下降,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加大化肥施用量换取。
(二)种粮效益低,农民积极性难以提高。
近几年来,国家为发展粮食生产曾几次调整粮食收购价格,但粮食种植面积仍在逐年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起来,分析其主导因素是粮食价格虽有所调整,但农民种粮收益依然普遍较低,部分地区是下降的,有的甚至是入不敷出。
1、种粮成本提高过快。
2、粮食是国家重点控制的重要商品,未能象其它农产品一样可以全面放开,目前粮食商品化的形成中国家征购仍占相当比重。
3、粮食比较效益与其它农产品相比仍很低。
4、粮食比较效益与其它产业相比也是很低的。
(三)农业投入不足,制约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多年来,江苏省对农业投入总量是增加的,但投入的数量不足,比重下降,特别是资金投入,由于比较利益的驱动,资金配置上发生明显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倾向。国家资金投入重工轻农,农村资金向农村工业倾斜,农户资金转向非农产品,农业资金又向非粮食作物倾斜,近几年资金转向非农产品倾斜又有加大的趋势。
(四)旧粮食流通体制的复归和粮食价格的波动,加剧了粮食流通体制矛盾的尖锐化,从而使农村商品市场发育不全,粮食利益在流通领域流失较多,遏制粮食生产正常发展。
流通领域是联系生产和消费者的关键环节,它传递的信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1993年价格改革的配套措施未跟上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粮食价格上涨带动抢购风潮,1994年国家又重新关闭粮食市场,对粮食价格实行计划控制,促使旧的粮食流通体制复归。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各种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和多数农产品价格放开,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开始上升,从而使得流通领域逐渐成为制约粮食生产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小,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江苏省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95亩,平均每户农户经营耕地约4.42亩,这种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粮食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已开始对粮食生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一是阻碍了现代化生产要素的扩充,只能维持农户自给自足和上交国家的低水平的简单再生产。二是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广泛运用,尤其是大型农业机械在单个农户,分散地块中无法操作,许多田间劳动也只能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上,农业机械化不能实现。三是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影响粮食发展后劲,削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不利于粮食生产统一布局、规划、管理控制,统一的科学指导和技术推广,其增产效益难以达到现代农业的技术水平。五是土地少、产粮少、农户收入少,不利于农户家庭积累,有限的收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六是不利于农民改良土壤,对土地长期投入,把有限资金大部分转于生活消费,助长了农民生产的短期行为和生产的超前消费。七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耕地的产出率、粮食的生产效率均难以有效的提高。
三、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前景预测
预测的一般假设:1.社会环境基本稳定;2.无重大自然灾害;3.经济体制改革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正常发展。
预测的依据:根据江苏省粮食供需历史演进中的发展要求,具体的说一方面是立足省内平衡,另一方面是强调供需的有效性。
(一)生产量预测
根据对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取粮食播种面积(X1)、农机总动力(X2)、农用化肥施用量(X3)、有效灌溉面积(X4)、粮食收购价格指数(X5)等做为参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常规分析,利用1983年至1994年的有关数据对1995年和2000年的粮食生产量可能达到的水平进行分析预测:
数学模型:Y=-5444.92+0.58X1+0.0018X2+0.43X3+0.40X4+8.15X5
预测结果:
现实供给 可能供给能力 人均占有粮(公斤)
(万吨)
(万吨)
现实 可能
1995年
3154.9 3195.8 447
453
2000年
3358.6 3618.0 456
491
(二)消费量预测
根据多年的社会消费发展情况,结合目前和今后江苏省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构成和政府重视程度及人口增长情况,利用消费函数分析预测今后江苏省粮食消费趋势是:
1.现实需求。城乡居民在生活用粮将稳中有降,生产用粮中的食品加工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将大幅度增长,种子用粮将趋降,整个社会消费量将有一定的增长。具体预测结果如下表:
2.合理需求。城乡居民生活用粮保持稳定,生产用粮中的食品加工、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将有较大增长,种子用粮趋降,整个社会消费将有一定增长。具体预测结果如下表:
(三)供需平衡趋势分析
根据前文的粮食供给和需求发展进程以及因素分析,综合生产量和消费量和预测分析,1995年江苏省粮食供需仍可基本维持平衡,到2000年将出现四种不同的平衡状态:
1.现实供给对应现实需求,即目前状态的延伸,供需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出现较大缺口(198.9万吨,未含社会损耗,下同)。
2.实际可能供给能力对应现实需求,即大力恢复和挖掘生产潜力,需求与生产基本达到平衡(紧张下的平衡)。
3.现实供给对应合理的需求,力求把需求限制在合理的限度内,虽然供给能力发挥不足,但粮食仍可达到基本平衡(紧张下的平衡)。
4.实际可能供给能力对应合理需求,采取挖掘和充分发挥供给能力与限制需求的双向措施,供给将走向平衡,并略有节余。
四、实现粮食产需平衡的对策和建议
粮食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大局。近两年来江苏省粮食由过剩到紧张,主要是由于农民的自主权和经济利益受到干涉和损失,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造成的,因此必须多方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同时应正确引导和适当控制消费,以确保全省粮食实现供需平衡。
(一)切实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逐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发展粮食生产首要基础是要有一个稳定的粮食种植面积,1984年和1986年全省粮食大增产的主要因素是面积的增长所至,因此2000年粮食达到总量平衡,粮食总产量必须增长到400万吨以上,而要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经测算粮食面积必须稳定在9000万亩以上。而现有的耕地资源情况很难适应,所以必须加强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一是全面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强化国土观念,提高全民珍惜和保护耕地的意识。要进一步贯彻《土地法》以法护地,严格履行占地审批手续,杜绝各种滥占滥用耕地现象;严格执行国家和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把农田保护真正落实到乡村农户和地块。二是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探索规模经营的道路。继续推行土地有偿承包制,搞活土地经营,逐步推行农户土地使用“两田制”(可在乡镇工业经济发达地区率先推行,在欠发达地区可以在局部地区试点推行)。根据无锡、常熟等地经验,把农户土地分成“口粮田”和“责任田”。“口粮田”由农户自由种植,“责任田”由乡村农技站经营,或公开向社会招标租赁,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增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强对耕地的土壤有机质投入,引导农民种地与养地相结合,利用生物工程和技术工程改造中低产田,通过对耕地的综合治理,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到2000年全省现有的中低产田能上一个等级,即中产变高产,低产变中产,则粮食至少可增产200万吨以上。四是加大对沿海、沿江、沿湖、沿河等滩涂及荒山荒坡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土地围垦和复垦制,增加耕地面积。全面推广现行水稻小苗育秧新技术,可节省秧田400万亩,增产粮食或饲料100多万吨。五是制定中长期计划,合理分配和使用耕地面积,同时对占用耕地的单位提高耕地资源补偿费。对开发区、工业、商业等占用耕地在付清有偿使用费的基础上,再加收一定数额的(20%到30%)耕地资源补偿费。这些费用的80%应用于农业,20%用于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补贴。
(二)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反哺”
1、加强政策投入。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条件。多年来的粮食发展经验表明,政策对发展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使江苏省彻底摆脱了粮食长期短缺的困境。因此有一个好的政策是一切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当务之急必须制定两个方面的政策:一是价格政策,制定一个有利于提高粮食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种植收益的价格政策,以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制定国家投入的农业倾斜政策,并尽快出台实施农业投资法规,以立法手段克服各级政府、部门的投资短期化和无序化行为,防止农业资金“非农化”,保证有限的农业投资真正流向农业领域。
2、加强资金和物质投入。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的中心。资金和物质投入是农业投入的具体表现,也是衡量对农业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家简·A·莫利特分析了88个国家农业发展与资金投入的关系后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人均收入增加1%,农产品总值中再投入农业的比率增加0.25%,农业才能稳定,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一是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等方面的投入。国家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及信贷资金等用于农业的比重,中央、省及地县级每年用于农业的投资幅度不少于10%、15%和20%,并确保农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长率。同时可通过改革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等诱导农村各种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劳动积累。二是要加强对支农产业的投入。这是农业发展的物质依托。根据1983年以来江苏省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情况分析,今后每形成增产100万吨粮食的增产能力,需投入化肥(折纯)10万吨,农机总动力80万千瓦,农用柴油4万吨,农用电4亿度。缺乏必要的物质投入,粮食生产难上台阶。
3、加强科学技术投入。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耕地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使得粮食靠扩大种植面积来获取增产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走内涵扩大再生产已成为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增产潜力更大的粮食增产途径。根据专家分析,今后科技改进和运用将占粮食增产的80%以上。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尽快研制出增产增效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对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994年江苏省水稻推行了轻型栽培等多项新技术,使水稻亩产在全国首次突破千斤大关。);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投入,保证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搞好农业人才培训和农民的农业知识,农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使农业劳动力不仅具有量的优势,而且具有质的优势,更有效地发挥资金、物质、技术投入的效用。
4、加强领导精力的投入。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力保证。也是上述几个投入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近几年来,国家一再讲对农业增加收入,也制定了不少发展粮食生产的好政策,但现在检查起来,有许多好的政策落实不好或基本没有落实。财政、银行等各方面用于农业的投入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加之中间截留和挪用情况严重,真正落实到农业生产的资金又要大打折扣。不能落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说到底还是领导重视问题和精力投入问题。我们有不少领导并没有花很大的精力去抓粮食生产,粮食往往是说起十分重要,忙起来又显得次要,工业投资毫不犹豫,农业投资借口资金紧张,拖之又拖。因此增加领导精力的投入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真正落实政策投入、资金、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的根本保证。
(三)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培育粮食市场,实现粮食生产供销一体化。
1、改革现行粮食流通体制,逐步放开粮食价格。
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粮食经济利益问题,这个利益涉及到国家、部门、农户等多方面,归纳起来又集中表现为粮食的购销价格。多年来,我国粮食价格一直被当作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手段,这种在粮食购销上长期形成的城乡利益分配格局决定了粮食价格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过渡和缓冲的时间、空间,加上江苏省粮食供需状况出现紧张下的平衡,粮食消费弹性又小,可替代商品较少,很容易引起抢购风潮,造成整个社会物价的波动。因此必须分阶段逐步的放开粮食价格。第一步应认真切实落实国家在粮食收购销售上的现行政策,保证现行政策落实到农户,发挥政策效应。第二步通过压销减购,逐步缩小粮食定购数量,扩大农民自由购销的比重,重点保护军粮、学生用粮以及城市贫困户用粮和贫困地区用粮,其它用粮特别是行业用粮应全部放开。第三步根据国家财力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程度以及社会承受能量(包括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适时放开粮食价格,实现粮食商品完全等价交换,大幅度提高粮食商品率,保证粮食生产者能获取粮食生产平均利润,实现粮食利益均衡和价格均衡,从而调动农民积极性,在粮食价格放开之前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粮食价格调节基金和风险基金与粮食储备基金和储备体系,在粮价放开后,国家粮食储备仍可以通过合同形式以市场价格或保护价格有计划的增收一部分粮食,掌握一部分粮源,稳定供给,增强国家对市场的吞吐调节功能,以保护粮食生产和消费者的生产利益。
2、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市场体系。
粮食商品化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粮食商品化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健全的粮食市场体系。现阶段的粮食市场还很落后,市场体系也不健全,已严重影响到江苏省粮食市场化进程。所以,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市场,增强粮食自身竞争。一是理顺粮食价格体系。使价格能客观地反映价值和市场需求变化,发挥及时调节粮食产品的杠杆作用。二是打破地区间经济分割和部门垄断,允许和鼓励多渠道经营,发挥市场竞争性,搞活流通,形成下系千家万户上联各类市场的统一的、全面的流通网络。三是建立粮食市场的保障制度,在资源配置,供需调节,价值评估,优胜劣汰等方面提供场所和保障,形成公开的、竞争的、有程序的市场体系。四是要以农工商、贸工农、产供销、公司带农户及各类专业协会、联合体等形式,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竞争,逐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形成农、工、商、贸、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五是建立粮食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农贸中心,把粮食批量贸易纳入国家管理下的批发市场,开展有规则的竞争;避免市场混乱,并与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市场接轨,引导粮食生产发展,为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创立新的基础,发挥国家对粮食价格的指导作用,分散、转移价格负风险,把粮食流通引向有序化和规范化,稳定粮食生产,促进供需平衡。
(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好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近几年来,江苏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不配套、质量较差。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农村生产力诸要素在粮食生产中优化配置,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向市场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为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的、多层次、系列化的优质配套服务。一是根据现有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出发,建立以国营服务为主体,集体服务为依托,专业合作服务和个体服务为补充的纵横交错、上下衔接、条块配套、功能完备的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化服务的总体功能。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自我积累、自我配套、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充实服务队伍,提高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社会化服务的实力,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三是建立农业、粮食、生资、工商、税务、金融、财政、物价等涉农部门综合协调服务的配套机制,以逐步调节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把不同部门之间的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一体化顺利实施。
(五)改善种植结构,实行人畜分粮、饲粮分治的种植结构,缓解粮食压力,解决结构性、区域性不平衡。
长期以来,饲料粮一直依附在粮食内部,人畜共食,粮饲不分不仅增加了粮食自身的压力,而且抑制了饲料业本身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而饲料没有同步增长,饲料粮消费需求大量进口或从外地调入,促使一部份粮食(口粮)积压“卖粮难”,一部分粮食(饲料粮)紧缺“买粮难”。出现粮食过剩饲料紧缺,以粮代饲现象。据有关专家测算,每公顷耕地上蛋白质产量,大豆是640公斤,玉米是457公斤,稻谷是388公斤,小麦是274公斤,1公顷苜蓿(青饲料)全年产蛋白质7倍于小麦。所以,苜蓿、大豆、玉米和若干豆科牧草是饲料业的高产、高效作物,而以稻谷和小麦等粮食直接喂养,既不科学又十分浪费。据测算生产1公斤猪肉,农村需要稻谷6到7公斤或小麦8至10公斤。如改用玉米、大豆等高蛋白配合饲料,则每头猪至少可节约15%的粮食。因此必须调整种植业结构,变粮食结构单元结构为粮食生产(主要是口粮)一饲料二元结构,重点是需用饲料现有口粮品种,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等改种为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改变人畜粮食品种不分的状况。
调整的原则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饲则饲,合理规划,统一布局”。调整的方法,循序渐进,在确保口粮盈余和国家正常储备的基础上有计划的调减部分粮食面积,用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饲料作物,同时积极开辟新的饲料来源,优化饲料结构。根据江苏省目前的粮食生产结构现状,可以考虑适当缩减早稻和部分中籼稻种植面积,扩大玉米或玉米间种大豆,可以适当缩减部分小麦面积用于种植青饲料或饲料性绿肥。(达到既可做饲料又可培养地力的目的)。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将早稻—晚稻—冬作物(油菜绿肥等)为主的种植制度改为玉米(或间作豆类)—水稻—冬作物或青饲料,后者的粮食产量与前者持平或增产20%左右。每亩粗蛋白质产量高出50%-100%,总能量和消化能增加20%-50%,用作养猪可节约饲料25%以上,种植加上养殖(不含加工值)经济效益增加50%以上;将小麦—玉米为主的种植制度改为小麦—饲料玉米间作大豆或高产优质的豆科饲料作物为主的形式,一般可以增产20%左右,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大量的蛋白质饲料,增加总能量和消化能,可以大幅度提高饲料的效益和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生态环境效益。另外,在生产粮食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剩余生产季节生产青饲料,为奶牛饲养业创造条件。如南方现行的小麦—水稻种植制度改为大麦—青贮玉米—水稻,能增加净收入30%,且青贮玉米和草干饲养奶牛,日平均增加鲜奶11%。
(六)积极引导消费,适当控制消费,坚持杜绝浪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逐步增长,粮食消费将会持续增长。到2000年江苏省粮食社会消费量约达3557.5万吨(现实的需求),比现在增长19.6%。其中行业用粮达到1077万吨,增长102.2%。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江苏省人均粮食不可能有重大突破,因此今后要保证粮食供需相对平衡,必须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对粮食消费进行合理的引导。要选择符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的消费结构,做到既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又使人们消费水平随着生产发展不断得到提高。目前要尽量做到需求和可能相结合即粮食消费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协调发展。要通过价格手段来调整粮食生产、消费、需求的关系,做到生产者有利可图,激发生产者积极性,消费者合理负担,减少不合理、盲目消费。要适当控制粮食转化的规模和速度,提高人民营养水平不能过份依赖于肉蛋奶,要通过多食豆类提高优质蛋白质的获取,逐步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的效率,减少粮食加工和转化过程中的损耗。要严格控制行业用粮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工业用粮的消费,要限制高度白酒的生产。另外,还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杜绝各种社会浪费。要改善粮食仓储、保管、运输条件,尽量减少储存、运输方面的损耗,同时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粮食供给压力。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粮食银行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土地政策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