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文玉瑶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株洲 412008

【摘 要】目的:观察86例子宫肌瘤患者实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6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8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手术均完满结束,没有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患病率上腹腔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且术后回访腹腔组也优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妇女之间,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也增高[1]。目前临床子宫肌瘤剔除除术主要的两种方式是开腹和腹腔镜,但因子宫肌瘤临床复发率高[2],开腹手术的患者会有二次开腹手术的可能,而且腹腔镜可以避免开腹的风险,较开腹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已经被广大患者接受。我院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8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剔除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8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腹腔镜组)以及80例临床特点相似的开腹患者(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术前给予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查明子宫肌瘤的大小、数目、生长部位,两组患者在年龄、怀孕次数以及肌瘤的大小、数目、生长部位的比较上均无差异(P>0.05)。同时术前进行常规全身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及宫颈癌。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好所有物品,患者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配合静脉全麻,取膀胱截石位,术前插导尿管,置头低足高15~30°(必要时双侧肩部以肩托固定),沿脐下缘弧形切开穿刺形成气腹,置入1cm trocar,置镜探视腹腔。经脐下缘、右下腹麦氏点、脐轮下缘左侧10~12cm处、耻骨联合上缘2cm,左侧旁开6~8cm处分别插入10mm,5mm,5mm,10mmTrocar,宫腔内放置举宫器,以利术中显露肌瘤。不同的肌瘤部位采用不同术式:①阔韧带肌瘤:镜下明确输尿管走向,切开阔韧带前叶或后叶,深达肌瘤,在真包膜内牵拉旋转、分离,剥离肌瘤核。采用套扎或缝扎方法止血,缝合时避开输尿管及宫旁大血管,剥除之肌瘤以子宫粉碎器旋切取出。②浆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直接用电凝从瘤蒂切断摘下瘤体,电凝出血处止血;③无蒂的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浅肌瘤:于子宫肌层注入催产素20IU或垂体后叶素6IU,用单极电钩于肌瘤正中纵行切开子宫浆肌层,长度是肌瘤的2/3,深达肌瘤组织,大抓钳钳夹肌瘤组织,操作钳钝性分离包膜,用套扎线从外围套住瘤体基底部,大抓钳钳夹瘤核,边牵拉、分离、剥离肌瘤,边收紧套扎线,包膜内完整剥离肌瘤,加固套扎一圈,在套扎线上方1.5cm修剪多余的组织,使之成“蘑菇”样形状;④肌壁间肌瘤:切开及剔除肌瘤(不使用套扎线),镜下弯针、腹腔镜缝线“8”字全层间断缝合创口。38℃生理盐水冲洗盆腔,放尽CO2,拔出Trocar,缝合皮肤,递敷料贴覆盖切口。术中调节室温在22~25℃,相对湿度在40-60%;遮盖病人暴露的肢体;进行体腔冲洗时用37-38℃的生理盐水,以免机体热散失;术中应加强观察,严密监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血压等变化,密切观察手术进程。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资料数据由SPSS19.0建立编辑与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时,则采用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手术结果 腹腔组组均顺利完成肌瘤剔除术,没有中转开腹病例,术中没有损伤内脏,且未见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回报均为子宫平滑肌瘤。腹腔组和开腹组的术中术后指标比较见表1。由表1可得知,腹腔组虽在手术时间上与开腹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病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明显意义(P<0.01)。

注:与腹腔组相比,▲▲P<0.01。

2.2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1月,腹腔组患者均无不适症状,大小便和饮食正常,而54%的开腹组患者伴有腹部不适症状,如伤疤疼痛、瘙痒等;术后3个月复查B超,两组子宫大小恢复正常,未见残留的肌瘤。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多无临床症状,目前子宫肌瘤的确切原因尚不明了,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方法多样,如,药物治疗,超声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术方式又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途径可通过腹部、经阴道、经宫腔镜和经腹腔镜下进行。因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优点,对盆腔内环境干扰小以及保留腹壁的完整性,而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3],因此成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术式之一。

从本次研究中,也可看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术,不论是在手术方法、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还是在长期疗效上均优于传统开腹术,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02-1822.

[2]Stewart EA,FaurAV,Wise LA,et al.redictors of subsequent surgeryforuterine leiomyomata after abdominal myomectomy.Obstet Gyneco,2002,99(3):426~432.

[3]冷金花,郎景和,刘琼风,等.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9(6):266.

论文作者:文玉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86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文玉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