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表现性和模仿性人际传播:四种新闻频道广播节目形式的比较研究_电视新闻论文

深度、展示与拟态人际交流——对四个新闻频道播报节目形态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拟态论文,新闻频道论文,形态论文,人际论文,深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视新闻,作为当代电视媒介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在现代公民意识形态赋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电视新闻内容的对比研究不胜枚举,但是往往由于国情、体制和新闻观念的不同而削弱了其可比性。而节目形态则是接近电视媒介本质的一个研究视角,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电视节目形态日益趋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节目形态可以说是电视新闻研究的一个“公共地带”,从这里入手,便于深入分析、对比研究电视新闻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播报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日益激烈的电视新闻竞争格局中,多个时段频繁滚动播出的播报新闻已经成为电视新闻专业频道的主要特征。有学者将其优势概括为:“短周期、高密度、多信息、快节奏,是电视挖掘自身潜力,与其他新闻媒介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①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新的研究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分析框架,对四个电视专业新闻频道的滚动播报节目进行对比研究。

一、研究播报新闻节目形态的分析框架

“电视节目形态”这一概念的出现与电视节目工业化生产密切相关。从业者需要不断分析确定哪些形态的节目适合电视媒介传播,以确保节目产品能够最大程度上吸引观众,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因而研究电视节目形态实际上是站在从业者的角度,从电视新闻生产过程思考问题。既然研究是为业界实践提供参考,也就决定了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分析框架既要有理论抽象的深度,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何谓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形态”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被界定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有些学者将电视节目形态等同于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些学者将电视节目形态等同于节目类型②。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定义也基本延续了这两种分野,一类是样式说,认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载体和表现样式;一类是综合类型说,认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形式、品质的自然延伸和个性拓展,即由题材、叙事、新闻、视听等元素构成的电视新闻节目设计模版”。③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概念的不同理解,导致了目前学界和业界在分类上的标准不一。

本文从操作化的角度,立足于电视新闻生产过程,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定义为“对于新闻信息的电视表现方法”。电视新闻不可能将搜集到的讯息以原始素材的形式传递给受众,而是必须要按照一套特有的编码原则将其加工成一些可理解的音像符号。由此,研究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最基本的就是研究电视新闻的编码方式,弄清楚电视媒介用什么样的符号来传递新闻信息及进行意义建构。

五种基本编码方式

“媒介形态决定着新闻的形态,从这一意义上说,新闻始终都是一定媒介形态建构的结果”④,因此,本文认为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认识也应该回溯到电视的媒介特质。

黄匡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电视是“声画符号双主体”的观点,⑤ 并在当时引发了中国电视理论界关于声画关系的争论,虽然人们对于谁为主、谁为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共识是将声画符号作为电视传播的基本元素。本文承袭这一思路,认为电视的形态特征就是声画符号互补配合的信息传播方式,无论多么复杂的节目形态都脱离不了声音和画面两个最根本的媒介要素,因此建立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分析架构也要从声音、画面两个基本元素着手。

电视新闻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和意义,斯图亚特·艾伦(Stuart Allen)认为“本质上,电视新闻报道体现了广播讲话的特征与新闻纪录片视觉属性的结合”。⑥ 就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声音的主要作用是由一个主述者用语言来引导观看并明确画面的不确定性;而画面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某个特定情境的展现,同时画面能起到吸引收视的效果,这也是视频媒体的最重要优势。由此,我们根据从业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于新闻信息的电视表现方法”,按照主述者和情境的不同,对常见的几种信息处理方式进行分类,得出口播、对话、探询、纪实、专题五种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编码方式。(如图1所示):

口播形态:是指演播室主持人以独白形式传递讯息。

对话形态:是指以演播室内主持人为组织者,与嘉宾或记者以讨论沟通的形式将讯息传递给观众。

探询形态:是指以记者为核心,在新闻现场直接报道或引领观众深入现场。

纪实形态:是指用同期声和现场画面还原新闻事件当时的声画原貌或者新闻人物在现场的形象和语言状态。

专题形态:是指视频画面搭配解说词或音乐。

以上五种方式是电视媒介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五种基本手段,也是电视从业者对于新闻信息的五种常规处理方法。各种类型的新闻节目,都是由这五种编码方式组合构成,只是因为强调其中一种编码方式而划分出了不同的形态类别。如,播报节目是以口播为主要表现特征,但并不是指整个节目都是以口播的方式进行的,而是由多种编码方式组合构成,并且具体到每一条讯息,也是由一种或多种编码方式组合构成。

在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概念和内涵重新进行操作化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对CCTV news、台湾东森新闻、BBC world、CNN Asia四个专业新闻频道中的新闻节目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时监测(2010年4月14日00:00—2010年4月20日24:00),⑦ 并抽取其中播报类的综合新闻节目为样本,以每一条新闻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对其编码方式、更新情况以及使用背景、评论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和具体的观察研究,以对比分析四个新闻频道播报节目形态的差异。⑧

二、数量还是深度?

在监测周期内播报的新闻讯息数量统计结果显示:

央视新闻频道共有3638条,东森共有3380条。CNN和BBC两个频道在节目编排上不同于东森和央视的新闻频道,除了主要时段的综合新闻之外,还有体育和财经新闻以及地区新闻的专门播报,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是与央视、东森有可比性的综合新闻播报,因此CNN共有1204条,BBC共有1602条。央视播报新闻讯息的总量显著高于其它三个频道。

对首发、跟进、重播三种情况监测的统计结果显示:

首发是指在监测周内首次出现的新闻讯息。央视首发信息为1453条,占全部信息总量39.9%,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发布的新主题信息在200条以上。东森首发信息为836条,比例为24.7%,平均每天近120条。CNN的首发比例为17.5%;BBC的首发比例为13.5%。央视也明显高于其它三个频道。

重播是指基本上原样滚动播出之前发布过的讯息。除CNN有40.3%的新闻为重播以外,其它三个频道的重播比例都在50%以上,其中东森的比重最大,达到62%。

跟进是指之前出现过同主题讯息,本条讯息增添了最新进展或相关背景、分析评论等。新闻跟进能力最强的是CNN,占42.2%;其次是BBC,占29.4%;东森占13.3%;而央视信息跟进的比例在四个频道中是最少的,只占6.2%。

图2 四个频道更新情况对照图

此外,如下图所示,最多使用背景和评论的是BBC,其次是CNN,东森排在第三位,与其它三个频道不同的是,它使用评论的比例略高于使用背景的比例。而央视新闻频道无论使用评论的比例还是背景的比例,都显著低于其它三个频道。

图3 四个频道评论比例和背景比例对照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央视新闻频道在日常新闻处理中,注重对新讯息的开发,无论发布的讯息数量还是首发量都高居榜首。但是由于在新闻跟进和背景评论方面明显弱于其它三个频道,因此对新闻讯息绝大部分还只是一次性关注,或者说一次性消费。

皮埃尔·布尔迪厄曾经指出:“电视引发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速度和思想之间的关系。”⑨ 而新闻滚动播报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数量和深度的关系。首发新闻数量多的确可以满足观众对资讯全面性与丰富性的要求,从制作成本方面考虑也具有优势。但是在网络时代,电视新闻的数量价值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博,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提供着海量信息,电视媒体在时效与数量上很难竞争,它的优势显然在于深度,以有限的报道容量精彩地传达最有价值的内容,而对新闻讯息的跟进和连续关注不仅仅是新闻追踪能力上的考验,同样也是对所报道新闻重要性的认证。如果所报道的讯息中只有6%是对之前讯息的跟进,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所报道的大部分内容不过是一次性的“讯息快餐”。

在处理“数量与深度”的关系时,要重新认识新闻播报提供相关背景和评论的重要性。背景是观众理解新闻讯息的“地平线”,而通过评论提供观点,往往是挖掘这条讯息的真正价值所在。观众不仅需要事实性传播,而且需要意见性传播,满足对于生存的清醒感知并减少不确定性。就像吕新雨所指出的那样:“新闻不是,或不仅仅是信息,没有普遍的认同需求,没有社会效应,没有舆论形成就不是新闻”。⑩

由此,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的价值更在于如何形成公共意见,而不只是事实层面的信息提供。那些与背景和意义割裂的一次性报道,对于恰巧收看到它们的电视受众来说,可能仅仅是转瞬即忘的信息碎片。电视新闻碎片化是对网络讯息快速、海量特征的刺激反应,但绝不是电视媒体能在新的媒介格局中生存的核心价值。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对于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对信息解释权的开发,才是其存在的真正意义。CNN与BBC在这方面的坚守,以及坚守中的创新,可供借鉴与参考。

三、告知还是展示?

口播、对话、探询、纪实、专题五种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编码方式的统计结果显示(如图4所示),CNN使用播报的比例为39%,使用对话的比例为16.9%;BBC使用播报的比例29%,使用对话的比例为8%。都要高于央视与东森。

图4 四个专业新闻频道编码方式分布对照图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两种编码方式都体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演播室情境。

演播室是播报新闻中最主要的背景环境。它既为新闻主播提供了基本的电子工作平台,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和情境。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演播室。总的来说是端庄严肃的气氛加上具有权威感的主播。而CNN和BBC的演播室除了要体现权威感之外,还在强调着某种特殊的仪式化。

这种仪式化首先体现在无时不在的现场感。无论是在主播进行播报的时候,还是与记者或者专家进行对话的时候,大量插入的现场画面为原本单一的演播室场景提供了一个虚幻的跳转空间。CNN采用的方法是多视窗,即一边是口播视窗,一边是一个或者多个现场画面的视窗,遥远的现场画面因为与演播室内的话语互相配合而产生了就在眼前的生命力。你既看得到正在发生的现场,也看得到正在发生的解读和阐释,仿佛同一事件正在你面前以多个维度的状态呈现。再加上主播具有现场意识的表达——“现在我们来看……”、“我们来连线正在……现场的记者”,这些话语让你更深地体会到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参与感召。

其次,CNN和BBC还频繁使用播报权交接。比如主演播室与分演播室之间,主演播室与体育、财经或者气象等专业演播室之间,以及和连线记者之间的配合切换。主播在演播室内的组织调动其实更像是一种面向观众的表演,他们通过不断地引入新角色和转移发言权来推动情节的进展。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话语权力交接,暗示着有一整个专业的新闻团队在为你提供及时、可靠的讯息。

另外,仪式化还体现在开放式的演播室(Open Newsroom)。CNN和BBC的演播室可以称作是一个组织中心,内设多个电子屏幕,可随时调取相关背景资料。可随时与其它演播室互动、连线嘉宾和前方记者。主播的角色已经实现了从播报员到总调度的转换,不再正襟危坐,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告知,而是平视的,亲切的,更强调口语化,甚至是服务性质的站立着并四处走动。他们的身份有点类似具有个性化风格的主厨,演播室其实变成了一个透明的厨房,主厨随时将新鲜的视频资讯素材展示给你,并告诉你这些素材之间的联系。主厨不是完美的,他们和你的交流不像是生硬的背诵,他们会说错话,不连贯,但是却表现出真诚的服务态度,你看得到他们的装备和手段。仿佛跟随他们去发现新情况和挖掘旧背景,并一起得出你认可的结论。

比如,2010年4月14日CNN频道Prism栏目的主播StanGrant在播报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难民采取的军事行动的新闻时,首先口述了这些军事行动所引起的愤怒和骚乱,然后连线了“正在”耶路撒冷的记者PaulaHancocks报道了各方的反应和最新局势,这中间插入了当前犹太人定居点修建情况的镜头画面。之后StanGrant调出了不久前以色列新闻发言人Mark Regev接受CNN采访时的视频,视频中这位官员称,以色列的军事措施是为了阻止巴勒斯坦人的渗透。最后则是StanGrant通过口述并调出一个图表屏幕,展示了约旦河西岸主权归属历史和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修建的简要过程。这些以主播为核心进行的口播和对话编码,其实是一些经常使用的仪式化的举动,但是却通过不断变化的有效的组织,将演播室情境进行了重新建构,打造出来的是一个权威、高效的“新闻工作坊”形象,并不间断地在展示新闻生产过程。这也印证了詹姆斯·凯瑞(James.W.Kerry)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传播是一种仪式性的行为”。(11)

四、大众还是人际?

图4的数据还表明,央视和东森相对而言更多地使用专题这种编码方式,央视的专题比例为38.1%,东森的专题比例为61.6%。

如果从传统的电视新闻样态来看,专题形态是最直接、最大容量传递信息(无论是声音信息还是画面信息)的一种编码方式,这种“影像+解说”的专题方式类似孙玉胜所说的“读报电视”,“信息量大,新闻含量也足,片子里充满了对比和冲突。解说词是连续、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的文章,是报纸新闻的电视翻版。”(12) 这种方式曾经是早期电视新闻最主要的报道方式,具有极强的宣讲和告知能力,是比较典型的大众传播方式。而播报、对话还有探询这三种编码方式,则更倾向于拟态的人际传播。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央视和东森运用大众传播的编码方式更多一些,而CNN和BBC更注重在新闻播报节目中实现一种拟态的人际交流效果。

国内很多学者都强调电视媒介具有人际性传播特征(13),电子技术提供了虚拟的人际传播环境,使得电视新闻传播能够以“拟态人际交流”形式完成。比如,主播的面对面播报、与嘉宾的对话、记者出镜现场报道,都是在利用人际交流状态进行传播。但是实践中人的元素是否运用到位?这并不是依靠主播的微笑和平易近人的口语表达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理念和与之对应的新闻传播形态。而从统计结果来看,央视对人际元素运用的编码比例偏少,另外,还不乏这样的缺陷:演播室里主播还只是播音员的角色;所谓的记者现场报道,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现场的某一个标志性建筑为背景,进行的“现场播音”;甚至连线中,很多现场记者只有一个虚幻的电话或者头像照片;主播与记者或嘉宾的交流也只是一次性的问答,而忽略了更有价值的有层次的交锋过程。由此不难看出,央视播报新闻的传播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面向大众的事实告知层面,其核心理念是强调尽可能多地、准确地向受众传达信息,这种理念是基础和必要的,但只是电视新闻传播目的之一,更关键的是如何达成双方共同的参与和认同。前者注重的是信息的到达,而后者则可能建立现实中的某种信任关系和习惯性的联系。

CNN和BBC在运用人的元素传播信息和观念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大量使用对话的编码方式,注重主播与其它主播、记者或专家的交流,这不仅仅增添了现场同步(Live)、多视窗连线所造成的逼真感,更重要的是,主播直接展示了这种人际交流的真实、完整的过程,并让观众以自己的视觉和听觉参与到正在进行的新闻解析中。再比如,在探询编码方式中,力图实现的是出镜记者与观众之间的拟态人际交流。这种方式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可理解性,其次,观众可以参与到了新闻事实与意义的生产过程中。总之,强调构建一种拟态人际交流、人际传播的效果,是为了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特质,在电视新闻展示分析过程中让观众分享到一种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的乐趣,用斯图亚特·艾伦的话说,他们之间形成一种对“新闻价值”共同的“私人”感觉。(14)

综上,本文从深度、展示和拟态人际交流三个方面比较了CCTV news、东森nwes、CNN asia、BBC world四个新闻专业频道播报节目形态存在的差异。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新闻频道有各自的实际情况,但在电视新闻传播理念、节目形态等方面还是有规律可循,有发展趋势可以观察与判断的。希望以上的对比分析能够为不断发展的中国电视新闻,以及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的中国电视新闻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注释:

① 辛闻:《滚动播出头一年》,《电视研究》,1994年第3期。

② 梅笑冰:《电视节目形态研究述评》,《现代视听》,2009年第3期。

③ 孙宝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定义与元素简论》,《北方传媒研究》,2008年第1期。

④ 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⑤ 黄匡宇:《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现代传播》,1997年第4期。

⑥(14) 斯图亚特·艾伦著:《新闻文化》,方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第111页。

⑦ 因研究时间所限,以及为避免春节、元宵节、“两会”、“五一”长假的干扰,挑选在4月进行监测,开始日期随机抽取,周期为7天。

⑧ 本研究的编码工作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郭雅婧、白景雪、徐辉、代宁、徐璐、吴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黄珊珊、何旖旎、代颖、韩琳、徐阳、肖妮、李莉、任芯序、贺胜男、李博雅、张明明、王蕾、陆佳飞、陈鹏共同完成。

⑨ 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⑩ 吕新雨:《书写与遮蔽:影像与文化论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11) 詹姆斯·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12)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5页。

(13) 参见任远、邓理峰:《电视是什么——论电视传播的人际性》,台北:中华传播学年会论文,2001年。

标签:;  ;  ;  ;  

深度、表现性和模仿性人际传播:四种新闻频道广播节目形式的比较研究_电视新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