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期日本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及主要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科技发展论文,初期论文,重点论文,领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32(3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7348(2001)08—115—02
1 21世纪初期日本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根据日本《科学技术基本规划》和1998年发表的日本《科学技术白皮书》,日本在21世纪初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分为:基础、尖端科学技术;人类共同面临的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
1.1 基础、尖端科学技术
(1)物质与材料科学。 着力从理论和体系方面研究关于物质和材料的诸多现象,开发高性能、新功能的物质和材料。
(2)信息和电子科学。重点研究大容量记忆器件、 信息输入输出器件、高速信息处理器件、高性能知识处理和模糊处理器件、高效准确并具有多种传送信息功能的通信技术、简捷并容易操作的信息处理和传送技术系统等。
(3)生命科学。 本世纪初日本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脑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生命现象,遗传信息解析及其机能原理解析和生命的基本原理等。
(4)软件科学技术。 日本的发展战略是:计算机记忆和计算装置如何能适应和满足人类的思维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尖端基础科学。 在日本规划的重点中包括:超高精度测量及分析技术、微小控制技术、纳米技术;寻找不同科学技术领域可共同利用的尖端手段,促进不同领域的相互融合;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开创新的方法解决目前所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6)宇宙科学技术。重点进行地球观测,宇宙环境利用、 通信、广播、测位卫星,人造卫星基础技术,宇宙飞船、光通信实验卫星、数据传送卫星、人造卫星和火箭技术的基础性、超前性研究试验等。
(7)海洋科学技术。全球性环境变化原因及海洋实况调查, 海洋资源开发及持续利用,深海有人或无人探测,深海环境及其变化原因及海洋实况调查,世界海洋观测系统研究,海洋气象观测、气候变化监测,海流、海浪测量与预测等是日本21世纪初的重点研究方向。
(8)地球科学技术。深入研究气圈、水圈、地圈、 生物圈等地球环境系统和各圈的构造与相互作用;地球自然变动对环境、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其预测;地球观测技术及信息系统的开发等。
1.2 人类共同面临的科学技术
(1)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 区域性公害的防治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综合保护技术、社会所有领域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等。
(2)能源开发与利用。 本世纪初重点开展广泛领域的原子能开发与利用;核聚变及自然能等多种能源的开发;能源产品换代;能源在运输、储存、消费等环节的有效利用技术和社会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3)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效利用矿产资源等天然资源、 资源勘测、开采与处理、天然资源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容易再利用产品生产的研究、资源管理系统等将是日本本世纪初研究的重点。
(4)粮食持续生产。 建造与粮食及其它农林水产物品相关的稳定、持续的生产系统;提高育种、栽培、饲养、加工、流通等领域的技术含量;增强农田、森林、海洋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加强对遗传基因资源收集、保存;以及对未利用和低利用资源用途的研究与开发。
1.3 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
(1)增强及维护国民健康。疑难疾病、 社会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药特药的研制、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关于促进增强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关于对人体有害物质的预防措施、处理技术等。
(2)改善生活环境。开拓有利于衣、食、住方面的生活技术; 促进并形成和谐的生活环境;研究开发新的福祉技术,为高龄者和残障人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方便。
(3)健全社会经济基础建设。土木、 建筑等公共设施技术及交通、运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高水平信息通信系统的技术开发和建立相关数据库的研究;废弃物品的处理技术;在注意减轻对环境压力的同时,发展适合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劳动力不足情况的生活劳动方面的技术等将是日本未来的研究重点。
(4)完善和加强灾害预防措施。重点研究自然灾害发生原理、 预测、预防、恢复的技术;火灾、危险品等灾害的处理技术;巨大构造物、系统使用和保养管理技术的研究;高科技和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危险的研究。
2 日本为实现科技重点发展目标所实行的主要政策
2.1 加大科研人员培养力度,健全研究开发的运作机制
(1)加大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的培养力度。 具体有:①研究生院重点为培养科技人才服务;②实施“万名博士后支援计划”;③实施科研人员支援者计划。
(2)健全、完善有利于研究开发的运行机制。为创造灵活、竞争、开放的研究开发环境,使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日本制定了“任期制聘用制度”,规定国立实验研究机构和国立大学可通过“招聘型”、“年轻人才培养型”两种任期制聘用方式,招聘特别优秀的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招聘资深研究人员从事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工作;实行“录用外部人才制度”,外部人才包括外国人、各类学会和产业界人员等;促进产官学合作与交流。
此外,还有“休职制”制度,科研人员兼职制度等。
(3)加强对研究活动的评价。 日本制定了“关于对研究工作全过程评估实施办法的指导大纲”,大纲确立了对研究课题、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进行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指导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法;“实行由外部人员进行评估”的机制;实行“开放的评估”原则;根据评估结果决定研究经费的重点资助对象。
2.2 努力改善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条件
(1)努力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日本决定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对20年以上的建筑予以改建,对使用10年以上的设备逐步进行更新,扩大研究所、研究室等的试验用房面积20%。近年来,日本在改善研究条件和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2)促进研究领域的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信息流通。 日本采取了以下措施:完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科学技术数据库;完善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之间的网络建设。
(3)加强知识的基础建设。日本计划加强对计量标准种类, 试验评估、测定、调查等标准化的试验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生物遗传资源、遗传基因资源以及标准物质、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蛋白质等研究材料的数据库建设,同时加强对研究材料制作方法、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
2.3 增加多种形式的经费投入
从1996年开始,日本政府设立了促进基础研究的专项基金、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科学技术振兴调整基金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竞争性研究基金;为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推动大学、国立研究机构、特殊法人所属研究机构根据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急需且有效的研究,日本设立了开展多种研究的重点资助经费;为使国立大学和国立实验研究机构中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能够有条件从事经常性的研究,日本加大了对经常性研究经费的投入。
2.4 促进民间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科研成果的应用
日本政府实行了以下政策:实行贷款倾斜政策;补助金制度;调整税收政策,为促进国家科研成果的应用。日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国家研究机构通过定期召开科研成果发布会、公开专利等多种方式向民间宣传介绍科研成果;在国家研究机构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归国家和科研人员共有,科研人员可将属于自己拥有的一部分卖给企业或转让给企业,以促进国家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负责收集国家研究机构的优秀科研成果向发展困难的企业推荐,委托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大型尖端科研成果涉及多种技术领域,允许不同种类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开展实用方面的试验,共同开发创造性成果。
2.5 促进国际交流
(1)在国际科技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 日本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主要政策是:在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在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开发机构(OECD)等场合的国际科技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日本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政策是:加强在多国合作组织中发挥作用,加强与亚太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专家交流和共同合作研究;加强与独联体、东欧各国之间在农业、等离子物理、核聚变、高能物理、宇宙科学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努力创造有利于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环境和条件。 加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基地建设,加大聘用和接受外国研究人员的力度;为国立研究机构的学者长期或短期出国研究创造条件;支持各国立研究机构和国外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国立大学等聘请世界一流学者到日本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2.6 促进地方科学技术的振兴
支持地方培养科技人才,鼓励地方开展与当地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科技开发以及增添相关的科研设备和设施。
2.7 促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关心
(1)加强中小学校的理科和技术课教学。
(2)为青少年以及国民提供了解科学技术的机会。 为使青少年以及国民能够更多地了解科学技术,日本鼓励大学、高专和国立研究机构接受高中学生去体验科学技术,鼓励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去中小学进行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演讲和试验表演;支持各地创办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博物馆和科技馆。
(3 )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的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的宣传活动,开展对科学技术的宣传,促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深入理解,唤起国民对科学技术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