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四川 绵阳 621000)(2绵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观察组以及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对照组,比较麻醉苏醒状态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麻醉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停用麻醉药物后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语言应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3天时,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以及记忆力、计算力、图像辨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能够缩短苏醒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七氟烷;瑞芬太尼;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165-02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临床上接受髋关节置换术以老年患者为主[1]。手术过程中的创伤以及麻醉药物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会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风险[2]。瑞芬太尼是全身麻醉常用的麻醉药物,麻醉效果确切,但术后POCD的发生率较高。七氟烷是一类新型的吸入型麻醉药物,具有麻醉可控性好且能改善脑组织代谢的特点。已有研究报道,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POCD具有预防作用[3],但是关于该麻醉方案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尚未见报道。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的预防价值进行了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排除精神状态、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接受不同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67.5±9.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68.1±1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麻醉诱导方案如下:咪达唑仑0.04mg/mg、舒芬太尼0.5μg/kg、异丙酚 2mg/kg、罗库溴铵0.6mg/kg按次序静脉注射;诱导完成后按照下列方法进行麻醉维持:(1)观察组:瑞芬太尼0.5μg/(kg·min)、丙泊酚100μg/(kg·min),每30min追加罗库溴铵2ml,同时持续给予七氟烷吸入,保证呼气末的七氟烷体积分数为2%。(2)对照组:瑞芬太尼0.5μg/(kg·min)、丙泊酚100μg/(kg·min),每30min追加罗库溴铵2ml。
1.3 观察指标
1.3.1术后苏醒状态 麻醉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停用麻醉药物后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语言应答时间。
1.3.2认知功能 手术后3天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另外参照下列方法判断患者的记忆力、计算力以及图像辨识能力:(1)随机选择5个食物词语让患者记忆,2min后正确朗读1个词语为2分,总得分/总用时(s)为记忆力;(2)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5题,答对1题为2分,总得分/总用时(s)为计算能力;(3)随机选择5张辨识度高的图片让患者在30s辨认,而后混入5张未看过且相近的图片,正确挑出所看过的1张图片记2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录入和分析数据,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按照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苏醒状态
麻醉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停用麻醉药物后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语言应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较多,老年人群的机体功能、尤其是神经功能发生退化,对手术创伤以及麻醉药物的耐受能力较差,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风险较高,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改变。麻醉维持过程中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也会造成脑血流灌注改变,进而造成神经功能损害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瑞芬太尼是临床采用的麻醉维持药物,麻醉效果确切,但是剂量过大会影响血流动力学波动、脑血流灌注不足、苏醒延迟,术后POCD的发生率也较高。
七氟烷是新型的吸入型麻醉药物,具有麻醉程度可控性强、停药后苏醒迅速。近年来关于七氟烷的研究证实,七氟烷对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具有改善效应并且能够促进脑组织能量代谢、不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4]。已有研究报道,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5-6],但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在上述研究中,我们首先分析了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苏醒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停用麻醉药物后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语言应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这就说明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能够缩短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苏醒时间,七氟醚对麻醉深度的控制性较强、停药后苏醒时间较短。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时的MMSE评分以及记忆力、计算力、图像辨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能够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表现为精神状态更好且记忆力、计算力、图像辨识能力更强。
综上所述,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能够缩短苏醒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振青,朱东海,葛武.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对比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5):606-607.
[2]吴天慧.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学,2014,35(8):1106-1107.
[3]蔡伟红,郑伟萍,应颖.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4,6(5):899-901.
[4]姜向春,徐爽.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6):547-539.
[5]颜景佳,李扬亿,柯国辉,等.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41-2743.
[6]余锋.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麻醉后认知功能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23):149-151.
论文作者:鲁鸿1,刘桃2,李娟1,李卫(通讯作者)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芬太尼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关节论文; 认知论文; 氟烷论文; 时间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