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中医医院 湖南娄底 4175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骨伤科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临床治疗效果,方便临床的可靠价值依据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00例进行实验分析,采用回顾中医骨伤科相关接诊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医学资料分析标准。按照实际明确的诊断标准,排除各类医疗治疗禁忌问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必要的中医骨伤科技术治疗分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分析,对比两组实际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的综合有效治疗统计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对比分析显示,实验组的综合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综合治疗率为70%。实验组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其差异符合临床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科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分析意义。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神经根型;颈椎病
引言
神经根型颈椎病受各种临床因素的影响,颈椎关节容易发生错落,盘源、骨源容易发生化学问题,颈神经根部压迫,造成颈部上肢出现严重的疼痛问题,造成患者整体功能受限。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准确的分析颈部肩臂的疼痛水平,判断是否有颈部神经的疼痛问题。从肢体远端位置开始,放射,颈部活动受到限制,容易导致上肢沉重,这属于骨伤科中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60%左右,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按照中医骨伤科收治的200例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隔离的神经根型颈椎疾病相关资料,准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靠治疗标准,,方便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和判断。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入院收治的骨伤科患者2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基础治疗资料和标准。按照诊断的实际情况,排除治疗的相关禁忌问题,按照数据统计分析标准进行判断。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有效的骨伤科治疗方法,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分布在19岁值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68±2.64)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分布在19岁值6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57±2.8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发展程度、身体状况均无明显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价值意义。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有效的中医骨伤科治疗,内服中药汤剂,配合外治、针刺、推拿等方法。中医内服方剂中采用丹参15g、防风15g、鸡血藤20g、葛根20g、桑枝10g、姜黄10g、炙甘草5g、炒白术10g。采用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寒湿型情况采用桂枝10g、细辛5g、肾虚型增加盐杜仲15g、菟丝子10g。湿热性的采用薏苡仁35g、黄柏10g、加泽兰10g、红花5g。用量上采用每日一剂,使用水煎服的方式,通过2次的混合均匀,两次饭后温水服用。每次100ml。采用针灸疗法对穴位进行大椎、风池处理,控制穴位与夹脊,对上肢的麻木程度进行针刺处理。颈肩部分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疼痛,需要采用拇指、食指、中指进行针刺穴位的处理。无名指、小拇指往往存在麻木感。根据各类穴位的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针刺平补操作处理,提高针留体内的时间,控制穴位的处理效果,确保10min内完成艾条的悬灸处理。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配合治疗,具体方法是采用250ml的甘露醇20%,在30分钟内滴注处理。使用10mg的地塞米松,使用1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配合滴注处理。治疗过程中每天一次,从第四天开始,每日递减,一次减少2mg的地塞米松,直到减少完毕为止。如果在整体流程中,出现有效好转的情况,需要控制降低药物的剂量标准。两次治疗都是7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三天后开始下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完毕后,观察实际的评价效果。
1.3治疗效果评价分析
参考《中医诊断疗效的治疗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治疗明显改善,眩晕麻木症状减少达到95%以上,可以判定为患者痊愈;临床表现消失,眩晕麻木的情况减少为70%至95%之间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眩晕麻木症状减少为30%至70%之间为有效;眩晕麻木症状减少未达到30%,临床治疗症状基本未消失为无效。综合有效率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的综合。
1.4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治疗有效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实验组中基本痊愈的有15例,显效的有68例,有效的为15例,无效的2例;对照组中基本痊愈的有5例,显效的有43例,有效的为21例,无效的31例;由此可见实验组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x2=30.5028,P=0.000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谈论分析
中医治疗过程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麻痹性的疾病,大多数发病时日积月累的伤颈问题,内伤肝肾,导致气血淤积,经络不畅。西医治疗过程中,神经根型颈椎患者主要受颈椎、周围软组织的影响,产生严重的退化性改变问题。颈椎生理的弯曲发生改变,颈椎轻度滑脱,骨质与椎间盘之间产生严重的炎症,导致患者不适问题的发生。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从事伏案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神经根型颈椎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轻化严重,颈椎病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患者的整体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治疗过程中,采用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推拿的方法,合理的控制治疗技术方法,逐步改善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强神经根缺血、缺氧问题。按照有效的针刺、推拿组合方式,以有效的舒缓通络的方法,行有效的止痛治疗功效方法,逐步改善突出物、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有效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骨伤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相比传统的西医治疗,中医骨伤科治疗效果更佳,符合中医理论的治疗标准和治疗效果。中医骨伤疗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过程中,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 李祥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06)
[2]手法配合高分子热能并中药酊剂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J]. 陈志坚,吴惠明,王庆来,张帆.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06)
[3]石氏方药内服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J]. 江建春,邱德华,王敖明,蔡奇文,俞沛文,石仰山. 中医正骨. 2013(11)
论文作者:曾颖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论文; 实验组论文; 颈椎病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中医论文; 颈椎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