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大型建筑结构构建的浇筑难度,避免施工技术人员高空作业风险,为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凭借模板滑动等系统的构建,更有效降低了模板与支护结构的损耗率,降低了建设单位整体经济损耗。本文基于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展开分析在,在明确故障隐患与完善对策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高层建筑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一、高支模施工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基于我国高层建筑框架及剪力墙等结构整体浇筑需求创造的新型施工方法。在此类技术落实期间,既能够为大型建筑构件体系的浇筑提供保障,避免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更可以避免技术人员频繁的高空作业,使建筑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落实具备更全面的保障,也降低了此类工程施工的整体压力。由此可见,高支模施工从技术本身角度来看,具备先进性与经济性的优势,凭借阶段性施工的措施与设备,更转变了传统人工混凝土浇筑的形式,使整体模板体系施工更倾向于高效率与高质量的标准,为后续工程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可持续的平台。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 高支模板体系安装
首先,在设计高支模施工方案时,必须对现场岩土质量环境进行勘测,确保基础环境与沉降系数满足支护结构稳定性的需要,才能保障模板体系承载力满足工程混凝土等施工流程的需要。而模板材料在选择期间,则需要从经济性、精准性、形变量等系数角度来选择,以确保能够保障整体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模板安装期间,需确保模板连接部件稳定且缝隙间距较小,满足混凝土浇筑完整性的要求,才能避免对高支模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其次,在高支模施工准备时,管理人员必须细致审核工程材料的质量,明确尺寸、形变量、模板数量可能造成的影响,才能有效降低模板材料方面的隐患。而后,管理人员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为施工人员提供完善的培训平台,确保相关技术有效灌输,并且技术操作水准满足模板体系构建质量的要求,才能让施工人员正式入岗。
最后,在高支模施工管理期间,管理人员必须准确识别工程施工中可能潜在的风险,并提前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全方位的工程监督体系,才能确保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障,并能够保障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
2. 楼面模板体系安装
在进行楼面支撑安装前,要进行测量放线,然后标注出梁的轴线,进而确定梁的水平高度,然后沿着梁绑好脚手架,锁紧脚手架的两侧,且上脚手架与下脚手架一定要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障脚手架的平稳性,不然很容易发生施工危险。
3. 外框架梁柱体系安装
在进行外框架柱梁设置时,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进行展开,通常情况下是采用从柱到梁板依次进行浇筑的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到井格梁瓦盖的时候,要将排架与梁柱形成一个水平式的支撑力,同时还要确保排架外框架梁柱整体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并且承受主力的主柱梁其纵向的水平杆一定要对两端形成一个支柱作用,形成一个侧面的力,最后在土建工程中的每一个柱梁其中间延伸出的斜向支撑钢管要与每一层的脚手架进行衔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混凝土浇筑措施
混凝土浇筑就是运用砼进行浇筑是施工,具体操作流程是运用罐车将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然后运用泵将混凝土送至到施工建筑高层中,先从梁的中间位置进行浇筑施工,然后向两侧浇筑,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障混凝土堆放的均匀性,同时要将其浇筑高度控制在145mm之内,不可超出这个范围,当混凝土已经浇至楼面上层时,对其进行赶平和铺散。同时在浇筑施工过程中,振捣工作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一定要依照国家先关施工规范标准进行,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才能确保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防止出现过振或者漏振现象,影响施工的稳定性。
5. 模板拆除措施
高支模拆除是土建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这项施工时,一定要依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为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是一定要注意:
(1)在混凝土振捣浇筑结束8天左右后,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对起混凝土强度进行测试,若是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了施工标准,就可以进行高支模拆除工作,但若是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就要在等一段时间从新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直至达到标准,方可进行拆除作业;(2)在进行高支模拆除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先浇筑后拆除,并采用分段、分级、分部的顺序进行施工,并且在拆除过程中,要先拆侧梁模板,然后再拆除柱梁模板;(3)在进行拆除作业时,要先将拆设平台搭接好,然后才能将木枋与模板进行拆除,同时在拆模过程中,可以按照松枋、散板、模板、支架的顺序进行施工作业,切记拆下的模板整齐的堆放在一旁。并且要严格控制拆模力度,防止由于力度过大对楼层建筑造成负荷冲击,且在拆除模板后,要将拆下的模板与零散的支架及时运出施工现场,若是不运出现场,也要将其堆放在远离楼层边缘10米外之处,且谨记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m以上,并且施工现场的出口处与通道口处,一定不可以堆放任何一种拆下物件;(4)最后当所有的拆除任务结束后,要对拆下的模板进行检查,若是出现漏口或者破陋的要及时进行修理,并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后,分类储藏,可以依照其品种和规格进行分类,然后妥善保管,以待在其他工程中继续使用
三、高支模施工质量对策分析
首先,在高支模施工方案落实前,设计单位必须指派专业的勘察人员对施工现场岩土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判定可能对支模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提供补足措施,才能避免工程质量受到损害;其次,在工程施工期间,为保障整体混凝土浇筑质量,必须细致核查模板承载构件与模板板材,确保板材尺寸与结构体系具备稳定性的前提,才能开展后续工作;再次,在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作开展之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细致检查模板的密封性与牢固性,避免因为振捣等措施出现漏浆的情况;最后,在高支模施工结束时,模板施工单位必须遵照工程质检要求确定模板构件浇筑尺寸与质量,并根据材料施工状况拟定较完善的报告,才能便于工程管理人员从材料中看出潜在隐患,由此及时提供补足措施。
四、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大体积的建筑构件提供可浇筑的空间,由此保障模板支护系统的构建质量,同时凭借高支模施工内容,更可以凭借技术与设备优势,降低技术人员高空作业频率与经济成本的损耗,如此更刺激了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保障了整体混凝土工程浇筑的质量。故而,在论述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期间,必须明确该施工技术的质量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确保能够借助土建补足措施改善传统模板施工技术,才能为后续土建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丹丹,许予辉.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 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18-00018.
[2]黎光.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00009-00009.
[3]赵湘.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6).
[4]郭贵法.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建筑知识,2017(3).
论文作者:孔爱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体系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