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信息开发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西部论文,高校论文,农业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实施,为农业文献信息服务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发展农业离不开科技进步与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离不开农业信息的传递和利用,这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就目前而论,农业管理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民的科技信息意识不浓,限制了大量的、宝贵的科技信息被广泛应用,许多有用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另外,社会化农业信息的流通处于无序状态,使得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难以沟通,且有许多农业信息鱼龙混杂,使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望而生畏,成为农业科技转化的一大障碍(这在西部尤为突出)。仅对社会化信息服务所能提供的农业科技信息而言,就技术谈技术,不能全面反映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更谈不上经过综合分析的有用信息。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科技信息意识一定会加强,况且已有部分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市场经济意识强的农民,通过生产实践已经尝到了科技信息的甜头。农民为了更好地加入市场经济行列,走上富裕之路,对农业科技综合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必须有农业高校图书馆(尤其是西部)的参与,因此也对农业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农业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被誉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教学、科研的信息中心,学校的第二课堂。而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专家学者们提出图书馆是“信息产业的资源化”、“信息产业的加工厂”、“转运站”。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新的发展背景中应该跻身於信息产业化中,在深化公共、公益信息服务的前提下,提高人们对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再认识。为此,有必要分析一下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优势。
(1)文献资源优势。农业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藏书、藏刊规模大,信息量大,来源广,且有稳定的信息资源,备有各种公开发行的图书、期刊、报纸、专著、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成果报告、产品目录等等。随着文献载体的不断演变,已由过去单一的书本式发展到声像资料、缩微资料、电脑光务等电子媒体,加之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各种综合与专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和联网,为图书馆全方位掌握和运用信息,弥补馆藏资源不足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从质到量均优于一般信息提供中心。
(2)智力资源优势。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有教学、科研、设计等方面的高技术专业人才,人员广含大农业各个学科。既有一般的文献管理人员,还有专门从事情信息工作的专职人员,大都受过专门训练,可以在庞杂的各类信息中识别和提炼有价值的信息,按不同的专业分类编目、组织和整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推荐和传播。农业高校图书馆可采取抽调一部分优秀图书情报工作人员与学校的专家、学者挂钩,成立一些信息咨询公司,专门从事承办科技项目转让、市场预测、市场调研、法律法规咨询、项目论证,代译、代查文献资料,为客户整理加工二、三次文献;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开展数据库、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网络等服务项目。
(3)技术设备资源优势。农业高校图书馆一般都具有较先进的技术设备,特别是自动化网络系统与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利用光盘开展信息检索服务,目前正在向联通全球互联网方面过渡,这为农业高校图书馆发展信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提供信息准确率高、实用性强优势。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来源渠道正规,如政府文件、专业报刊、成熟的科技成果等,因此,提供政策信息、科技信息以及致富经验、市场动态等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图书馆可以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针对市场热点和用户需求广泛收集、有机选择与组合,提供的信息实用性强。
(5)党和政府的有力支持。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科技兴农”与“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农业高校图书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同时,国家又先后推出了“万村书库工程”、“科技扶贫工程”等,为科技兴农服务事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
(6)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由国家实施的“知识工程”总体目标中,要求把“知识送到农村去,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科技兴农贡献力量”。这项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全国各省的积极响应。尤其在一些较发达的省份,社会各种宣传媒体也对大农业、养殖业和种植业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对提高广大农民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大加强,促进了农业发展。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这方面工作做得很不够。在这方面,江苏、山东、四川等地为农村服务的成功事例颇多,充分证实了这一工程的切实可行,并为农业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服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 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信息网络化发展对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信息产业化道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障碍。
(1)用户信息意识薄弱,信息需求与提供的针对性差。
(2)受本校教育、科研服务的属性限制,致使经济来源渠道狭窄。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各类咨询服务机构雨后春笋般地崛起,使农业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系统中所占比例极小,失去了往日与情报机构共同主宰信息领域的风光。面对加剧了的市场竟争形势,短期内要全方位地面向社会是不现实的。但仅仅顾忌客观原因而仍不与外界联系,或联系较少,服务范围仅限于本校,且以知识信息为主的传统服务,就无法进行切实的、深层次的开发研究。另外,由于经费拮据,文献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信息资源储备有限(西部农业院校间差距较大),服务手段比较落后,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不高,对信息用户的培训重视不够,导致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3)图书馆实现信息产业化的人才素质亟须强化。就图书馆馆员素质而言,高低悬殊,知识结构欠合理。目前,受过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专业人才仍偏重于图书选择、分编等传统工作,还没有能称得上培养专博相济知识结构的信息学人才专业。信息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图书馆仍还是做些借借还还的工作,造成图书情报学教育与发展信息产业目标相脱节的现状,有些素质较高的人才很难将其留住。
(4)信息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在建立高速通讯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以及政策基础结构等方面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为用户提供联接能力与足够的通信容量、电子信息服务、专业咨询服务等方面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的构架有待进一步完善,方可确保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在信息产业化服务中对不同层次需求的服务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从事信息产业、参与信息市场竞争,从信息资源、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设备的拥有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障碍。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一定会被纳入市场经济调控的运行之中。为此,笔者认为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在管理观念上进行面向社会服务的转变,主动承担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诸如市场科技中介服务、科技选项、再就业咨询等工作,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 建立矩阵式的图书馆管理体制
为了使农业高校图书馆成为有一定经济实体的、名副其实的文献信息中心,可对图书馆实行矩阵式(或称一馆两制)的管理体制,就是在图书馆馆长的统一领导下,组建两大业务体制,即基础服务部门与综合服务部门。
(1)基础服务部门。其职责范围包括:书刊采访订购、编目、流通、阅览等。要根据该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固定人员编制,要有较强的图书馆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
(2)综合服务部门。该部门职责范围包括:农业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社会化用户培训、科技咨询等。应由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扎实、专业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承担,个别岗位可根据人员状况在两部门之间进行流动(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固定)。当在综合服务部门进行服务活动时,要经过馆长批准,由该部门负责人根据计划和要求,在不影响基础服务部门工作的前提下统筹用人。这种在两部门间经常流动、随时间和任务纵横交错的组织体制就叫做“矩阵式”组织体制。这种体制的建立对工作本身有很大促进作用,尤其是综合服务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经常检查督促基础服务部门的工作,也易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办法,既分工、又合作。亦可考虑组建信息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