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就业发展状况及政策目标_农村人口论文

“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就业发展状况及政策目标_农村人口论文

“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就业发展态势与政策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中国人口论文,时期论文,目标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试图借用“城乡人口动态预测模型”,在分析当前人口与就业状况的基础上,剖析“十五”时期人口与就业问题存在的特殊机理,探讨并解决以隐性失业为主体的中国就业问题的思路。

一、当前中国人口就业状况的基本估计

1.人口增长趋势减缓,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明显。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强化,在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年龄段妇女人数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在短短二十多年内就由七十年代初的3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中国人口出生率、增长率及妇女总和生育率与七十年代相比都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最新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结果表明,1998年全国人口出生率16.03‰,调查出生人口比计划出生人口少194万人,年末调查总人口为124810万人。出生人口的减少和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加快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加速向老年型转变;同1995年相比,我国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由26.70%下降到1998年的25.8%,平均每年减少0.3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由6.70%上升到1998年的6.88%,平均每年增加0.06个百分点,全国已有部分省、市超过7%。

2.就业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发展迅速。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包括职业介绍、就业咨询、职业培训、劳动仲裁等在内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1万多家,职业介绍咨询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1998年全国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约为900 万人次的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包括信息咨询、 职业介绍、 就业指导在内的就业服务, 年培训能力超过4000万人,再加上企业开展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及民间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类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全国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职业培训服务网络,全年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180 多万名企业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3.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结构趋向合理。随着我国城镇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城镇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职工人数继续减少,而各种合营、外资经营和个体企业就业人数同比增加。从城镇新就业人员的就业去向来看,1998年底城镇职工比上年减少403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比上年减少388万人,城镇集体经济单位比上年减少213万人; 在国有和集体单位职工人数大量减少的同时,其它经济单位职工人数却保持了继续增长的势头,1998年其它经济单位职工人数比上年增长198万人,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增加563万人,两项合计(相当于全部非公有制单位)超过了城镇从业人员增加量的总和,城乡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已成为全国劳动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4.自主择业意识明显增强,劳动力流动频率显著加快。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动态需要,劳动力跨城乡、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的流动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以双向选择为特征的单位自主用工权及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意识明显增强。从城镇职工来看,1998年调出调入人员流动率为3.5%,再加上职工辞职、被辞退、 终止和解除合同者占全部职工的1.9%,仅职工在单位间的流动率即达到5.4%,如果再考虑到单位内部的岗位变动,劳动力流动的频率还会更大。根据近两年多项大规模全国抽样调查,常年流动的农民工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左右,据此推算1998年全国流动的农民工将超过6000万人,其中跨县市流动的劳动力约占50%以上。在大量农村劳动力“离乡进城”的同时,部分进城劳动力返乡创业和部分城镇职工“上山下乡”,城乡间的劳动力流动已由过去“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模式发展成双向流动模式。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统计,目前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已超过1000万人,还有近40万劳动力输出到国外。

5.劳动关系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加速。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已开始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已经在部分领域发挥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调节作用,初步形成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相互选择的市场机制。据劳动快报统计,截至1998 年末全国城镇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长了24.3%,合同制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已达51.1%,较上年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企业单位合同制职工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4%。在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的同时,劳动合同管理也得到加强,部分省市还开展了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试点工作,全国已有3 万多个企业与职工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的全面实行,规范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促进了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人口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育水平区域差异依然较大,出生人口绝对数字居高不下。我国目前妇女生育水平已降到更替水平左右,但巨大的人口基数致使“九五”期间每年出生人数仍在2000万左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差异较大,因而生育水平的区域差异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我国目前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由流动人口所生孩子的比重难免随之增大,尽管宏观上人口流动对社会进步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具有积极影响,但大量的流动人口势必冲击社会各领域原有的生育控制功能,使得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根据多项调查结果分析,我国目前妇女生育愿望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如果计划生育工作稍有放松,计划外生育就会出现反弹。因此, 为了实现把我国总人口到2000年控制在13亿之内的战略目标,计划生育工作绝不能够有丝毫放松。

2.隐性失业显性化加速,企业结构优化困难加大。国家统计局根据近期对城镇劳动力的抽样调查推算,1998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5%,涉及下岗人员1000万人左右,如果再考虑到企业倒闭职工全部下岗的情况,实际下岗的职工人数还要远远大于这个数据。在许多行业为冗员所累的同时,部分行业(如纺织)、部分岗位(如采掘一线、铸、锻造工种等)又存在着无人上岗和就业人员流动性很高的现象。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1996年联合进行的一次“企业富余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据此推算1998年冗员已达到1500万人左右。如果考虑到企业改制后科学管理的加强、企业装备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富余人员的比重还会上升。

3.社会对失业承受能力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问题突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已经明显提高,但绝大部分城镇家庭的生活来源仍对就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社会对失业的总体承受能力仍然很低,大量人员“下岗”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贫困人口群体。1998年我国城镇中大约有1500万人的人均生活费收入水平低于1500元,仅相当于最高收入户的20%,人口贫困率达4.4%, 新贫困人口的迅速涌现与远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根据全国总工会近年对失业工人的调查发现,只有1.7%的失业工人领到了民政部的救济,25 %—35%的人拿到了单位的救济,余下的人就哪儿的救济也没有。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只是针对城市居民而言,而底层社会还有很大部分是从农村到城市来的流动人口和民工群体。考虑到不可逆转的劳动力供给压力以及就业弹性系数的可变因素,在就业转失业现象加重和社会保障系统脆弱的相互作用下,物质和心态的双重严重失衡有可能引发局部甚至较大范围的社会风险。

4.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失控可能性依然存在。由于城市户籍制和就业壁垒的限制以及农民收入水平难以应付向城市转移的费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最初转移先是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发展乡镇企业。但由于受资本扩展、技术升级和高质量人力资本对乡镇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的限制,以及农民对城乡劳工收入差别高于转移费用的预期,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半径日益扩大,“离土不离乡”逐步转向“离土又离乡”,形成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的人数在6000万人左右,其中跨省流动达3000万以上。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农业生产中人多地少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改变,这必然会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改革。

5.部分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困难日益突出,激发社会风波的概率显著增大。我国当前就业领域中困难行业和地区的范围潜存扩大的趋势,个别地区和行业局部失业率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指标。目前,森工、军工、冶金、纺织、铁路沿线、边远地区及中、西部某些地区就业困境依旧严重,相当一部分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困难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各种具体成因千差万别,解决难度系数极大。目前下岗职工约为1200万人,其中50%约600万人为下岗失业人员,部分人员生活相当困难, 一旦处理问题方法不当极易激化矛盾。我国1996年以来出现的多起罢工、游行和请愿活动,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些地区和企业,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失业人员采取过激行为的苗头。

三、“十五”期间中国人口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1.关于预测方案的几点说明

影响人口发展的直接因素是出生、死亡和迁移,鉴于我国现阶段国际迁移人数很少,而死亡率又在较低水平上波动,生育已成为决定我国人口发展最积极的因素,而影响生育的社会因素又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也颇为复杂。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提供的年龄结构, 结合最近几年城乡生育率变动的趋势,对“十五”期间中国人口预测方案作出如下参数假定: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5 年中国城乡妇女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55和2.45,对于未来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动的趋势,本文作了三种方案的假定:方案A为一种低生育方案, 采用目标逼近法假定城乡妇女总和生育率从现在分别下降到2050年的1.20 和1.60;方案B为一种中生育方案,假定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到2000年时降到略高于替代水平2.3左右,然后再缓慢下降到2050 年达到替代水平2.1,而城镇妇女总和生育率到2050年逐渐下降到1.4;方案C 为一种高生育方案,假定城乡妇女总和生育率从现在到2050年维持在1995年水平上不变。

表一:1998—2005年中国未来人口数量发展趋势 单位:万人

年份 1998

2000

2001

2002

2003

方案A124810 126370 127520 128680 129830

方案B124810 127330 128490 129660 130830

方案C124810 127680 128840 130020 131120

年份 2004

2005

2010

2050

方案A130980 132140 137710 115230

方案B132000 133160 138760 151940

方案C132360 133530 139150 163190

2.预测方案结果分析

1 )“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势头。我国当前妇女总和生育率已接近更替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的增大和八十年代后期人口生育高峰将在“十五”期间继续,人口增长仍有过快之虑。根据本文所依据的“城乡人口动态预测模型”,表一给出了未来人口数量发展趋势的三种方案。

方案A接近于目前我国所宣传的力争实现方案,按照这一方案, 如果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2000年全国总人口(未含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下同)为126370万人,“十五”期间年平均净增1154万人,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9.13‰,2005年全国总人口为132140万人,2010年全国总人口为137710万人。尽管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近几年减缓的趋势来看,并不排除其实现的可能性,但从二十一世纪其它方面的配合条件来看,短期内实现这一方案的可能性不大;方案C表明,尽管我国目前出生率已降到八十年代以来的较低水平, 但低生育水平还很不稳定,如果假定城乡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维持在目前水平上不变,200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27680万人,“十五”期间年均净增人口1171万,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9.17‰,2005 年全国总人口将为133530 万人,照此水平下个世纪我国人口将突破15亿; 从“九五”与2010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其它因素与总和生育率的联系进行数学分析结果来看,若能够持续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我国未来人口数量很可能沿着方案B的轨迹发展,2000年全国总人口将为127330万人, “十五”期间年均净增人口1166万人,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9.15‰,2005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33160万人,2010年接近14亿,峰值大约出现在2044年前后,届时人口总数将接近15.4亿。据预测,2005年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为18.58%,比1990年的21.3%略有下降,可见“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势头。

表二:1998—2005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年份

0-14岁以下 15-64岁

人口比例(%)

人口数(万人)

人口比例(%)

人口数(万人)

1990 25.8

32200 67.4 84023

2000 25.3

32214 67.7 86203

2001 24.8

31865 68.1 87502

2002 24.4

31637 68.4 88688

2003 23.9

31268 68.8 90012

2004 23.5

31020 69.0 91080

2005 23.1

30760 69.3 92280

2010 20.7

28723 71.1 98659

2050 16.3

24766 63.1 95944

年份65岁以上

人口比例(%)

人口数(万人)

1990

6.88587

2000

7.08913

2001

7.19123

2002

7.29335

2003

7.39550

2004

7.59900

2005

7.6

10120

2010

8.2

11378

2050 20.6

31230

2)“十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 老龄化社会的迅速逼近是未来半个世纪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大特点,按照联合国关于划分“老年型”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标准,一个国家和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即为“老年型”的国家和地区。 依据“城乡人口动态预测模型”测算,2000年我国老年系数将超过7%, 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从2010年起,由于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将陆续达到65岁,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老年人口比重在20年间提高5个百分点,明显快于1990—2009年间提高2个百分点的速度。尽管2000年以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位居世界第一,2000年将可能达到8913万。虽然我国目前农村生育率明显高于城镇,但由于人口城镇化促使大批年轻人口向城镇转移,致使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城镇。目前以及未来我国大多数城镇老年人口均为退休金领取者,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退休与社会养老成分也将不断增加。毫无疑问,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意味着巨额的退休与社会福利支出,将使下一世纪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3)“十五”期间我国人口抚养比相对降低。 我国当前劳动年龄人口84023万,随着总人口的进一步增加, 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还将逐年增加,2000年将超过86000万,2003年突破90000万人。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逐渐增大,人口抚养系数将随之逐渐降低。从1990—20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了2个百分点,而总抚养系数下降了4个百分点,表明“九五”与2010年期间的人口年龄结构为我国的经济起飞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并相对减轻了人口压力,这样的条件在世界人口发展史中比较少见,只有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带来了60年代和70年代总抚养系数的降低,为日本的经济起飞创造了重要条件。由于2010年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而且社会对一个老年人的支出负担要明显地多于对一个儿童的负担,因此社会实际负担水平在2010年后将呈上升趋势。从总负担系数的角度来看,“十五”期间无疑是我国发展经济、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最佳时机。

4)“十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劳动力供需能否取得平衡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十五”期间中国劳动力自然增长的压力依然十分沉重。根据模型测算,整个“十五”期间都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即使扣除当年退出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约950万, 每年仍将净增劳动力1000多万人;与此同时,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存量也在加速调整,在减少和逐步消除存量中的严重就业不充分现象时,富余劳动力将不断加速向社会转移,“十五”期间由劳动力资源存量中转移出的劳动力供给也将十分巨大。而随着经济技术结构的推进,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不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依据人口调查资料推算的就业人数,“八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可新增74.4万个就业岗位。 即使假定“十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保持不变,“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五年期间只能新增就业岗位2600万。 在新增劳动力供需差距过大和改革进程中富余劳动力不断形成的双重压力下,“十五”期间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性增长,仅使用世界上3.4%的资本投资资源来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对任何一届政府来说都是极其严峻的挑战。

5)“十五”期间我国就业难点矛盾将更加突出。 从各国工业化进程来看,或先或后都出现过农业劳动力绝对数下降趋势。我国农业部门80年代平均每年吸收新增劳动力405万人, 约占全国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的1/3;90年代农业劳动力绝对数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八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减少567万农业劳动力。根据世界银行研究, 农业部门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由70%下降为50%,日本用了60年时间,美国用了50年时间,菲律宾用了30年时间,而中国仅用了17年时间。农业就业人口比重的迅速下降加速了我国工业化进程,预计2000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到45%左右,脱离农业部门的大量劳动力流动对非农业部门形成就业压力与竞争。按照一般就业人口产业结构分类理论,我国目前人口就业结构已接近发展型结构阶段(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超过25%),但相对于产业结构而言,我国就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过高、第三产业过低的状况虽在逐步改善,还处在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传统就业阶段。随着市场的发育,我国就业难点矛盾将更加突出,流动性就业和结构性失业将上升为主要矛盾,失业人员素质能力与产业需求之间的不相适应进一步加大了再就业的难度,边远地区和困难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失业率很有可能超过15%,引发社会动荡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

综观“十五”时期人口就业发展态势,我国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增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诸多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十五”与2010年时期,我国将处于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社会总负担相对最轻的时期,虽然劳动力资源在此期间已经显露老化趋势,但还不至于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负担系数虽然明显高于目前的水平,但少儿负担系数将比80年代初期降低一半,总负担系数低于35%。如果能够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综合国力,我们就能以坚实的物质基础迎接人口与就业问题的挑战,走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困境,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黄金时期”。

四、未来人口就业的若干政策目标

1.调整利益导向机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和持续增长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沉重压力迫切要求控制人口,要在2000年将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必须要求计划生育工作、尤其是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比目前有明显的改善。针对我国人口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这一特点,必须研究在有关政策上把人口控制同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优先照顾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和家庭脱贫致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必须坚持不懈地执行“大力提倡一胎,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三胎”的现行生育政策,即使到下世纪上半叶对人口年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过分的人口老化,也不能放松全局性的人口控制工作;同时注意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差异过大,在制订具体的人口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避免简单的“一刀切”。

2.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职工下岗和失业问题,应把充分就业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劳动力供求不均衡格局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世界其它国家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全员就业,但它是以牺牲企业效益为代价的,正是这种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而实现的全员就业,扼杀了企业的创新精神,造成了经济体制弊病的积重难返,成为转型时期改革的难点所在。从各国经验来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失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目前许多国家都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欧盟1993年和1997年分别通过了两个发展中小企业的四年规划,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方面的巨大潜力。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也应在发展大企业集团的同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职工下岗和失业问题,就业政策的制订需要着眼于促进“就业型”企业的发展,调控隐性失业显性化的速度,以避免过大的失业劳工冲击社会,给已经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

3.强化就业竞争机制,双向推进劳动制度改革。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向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转化,最终实现企业和劳动力之间的动态优化组合,保证劳动者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流动。为此,应建立和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事业,防止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造成“技术结构断层性的失业”;在城市用工制度方面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之间的壁垒,消除劳动力之间不同形式的身份歧视,创造一个鼓励劳动者自由流动的宽松环境;广泛开辟农村就业门路,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同时在放开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前提下,加强对农村进城劳动者就业的服务工作,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完善劳动争议、劳动促裁、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便维护劳动者与企业的正当权益;适时取消城乡的户口管制,实现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地参与就业竞争。

4.在鼓励市场竞争就业的同时,强化国家对就业的宏观调控。根据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处理经济现代化和促进就业两者关系的经验教训,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既要有利于加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又要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通过制订人口政策和调整教育结构来调控和影响劳动力的长期供给,并通过加强就业培训不断改善供给,把劳动力市场就业磨擦减少到最低程度;②通过制订就业促进法、职业介绍法等法规来规范劳动力市场,运用劳动监察手段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解决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③依靠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来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来扩大劳动力总需求。

5.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强化对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引导。随着我国生育高峰的逐渐过渡,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速度相对放慢,就业矛盾有可能从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转向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为此,要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合理调节企业富余人员流向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和速度,发挥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面积极性,走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的道路;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网络,将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就业纳入有序轨道,在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及大中城市实行流动就业证制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引导。同时,借鉴发达国家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一些成功做法,鼓励和帮助失业人员积极地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树立“没有终身的职业,但要有终身的就业机会”的观念,推行终身培训计划,使更多的就业人员具有从一种职业转到另一种职业的能力。

标签:;  ;  ;  ;  ;  ;  ;  ;  ;  ;  ;  

“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就业发展状况及政策目标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