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证整个工程可靠、安全,提升房屋的耐久性和适用性。借助水和水泥以及砂石等材料进行混合,混凝土就成为一种非均性脆性材料,虽然抗压的强度比较高,但是抗拉强度却比较低。当前社会中已经出现很多房屋建筑安全事故,施工的质量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这就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前言
作为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工程质量对整个工程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这不仅能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质量,也能加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做到对每一个环节认真负责,把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高效完成建筑施工为己任。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混凝土运输的过程
需要在对整个工程所需混凝土量和浇筑的时间以及现场的具体状况等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下,和混凝土的运输方进行沟通协调,对混凝土的调配方案进行落实,对混凝土的运输开展有效、合理的分配,防止因为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太久而出现分层和离析的问题,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坍落度都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2.2混凝土在浇筑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前,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保护层、预埋件和钢筋以及模板等进行仔细的检查,还需要对位置和尺寸等进行严格控制,使其和工程的图纸相符。还要做好对模板和隐蔽工程的验收,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刚度,保证接缝的密合度,在混凝土的浇筑结束之后,还需要做好对浇筑工程的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带来很大影响。
3混凝土的浇筑
3.1混凝土浇筑振捣的要求
在开展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时,为了防止出现泵送管道的堵塞现象,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对受料斗内颗粒比较大的杂物、异物或者骨料等进行清除,但是需要保证受料斗内有适量混凝土存在,防止混凝土过多而出现倒吸浪费现象,或者混凝土过少而使大量空气流入泵送管的现象。一般来说,混凝土初凝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超出这一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都没有有效性,因此,运输和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掌握,以便及时进行浇筑。混凝土是一种由水、胶凝材料和砂、石等混合而成的人工石材,假如从高处落下,浇筑结束之后就出现离析现象,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需要对浇筑高度和速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还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标准和规范,对分层浇筑和连续浇筑等工艺进行合理的使用,施工人员还要及时使用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3.2各分项混凝土的浇筑
首先,是地下室的基础垫层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对混凝土的垫层来说,需要在使相关要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开展仔细检查,垫层周围要铺设好模板,为了防止胀模,需要使用木方对规定模板进行支撑,还需要严格控制垫层的质量。其次,框架柱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柱子的角部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进行控制,在混凝土终凝现象出现后,就需要对柱内的混凝土表面开展凿毛工作。再次,地下室的内墙和外墙浇筑环节,墙体的施工一般使用连续浇筑,每层浇筑的厚度也不能超过450毫米,需要严密进行振捣,并对混凝土初凝的时间进行掌握。最后,梁、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梁和板的混凝土浇筑需要同时开展,相关人员在测量好500毫米标高的控制点后,需要使用拉线方式对混凝土浇筑的高度等进行严格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泵送混凝土特殊状况的处理
在实际施工时,对坍落度比较低的混凝土来说,需要做好监督,防止出现直接往收料斗内进行加水的现象,保证在搅拌好之后才能开始泵送。在进行泵送时,如果有特殊与异常现象,就要立刻停止泵送,对泵机进行仔细检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3.4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首先需要处理表面的蜂窝,在混凝土的浇筑结束后,可能存在蜂窝现象,这就要按照蜂窝实际状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其次,对于露筋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如果在某位置发现了露筋,就需要对其进行清洗,然后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平,如果这种现象比较严重,就需要把突出的颗粒进行凿除,在表面刷洗之后,采用更高级的混凝土进行堵塞密实。
4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4.1原料的配比
为了得到强度有保障的混凝土,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进行科学控制,防止出现使用经验配比方式,从而减小出现配置比例不恰当的现象,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安全,得出较为合理的水泥强度与水灰比。对于原材料水泥,要在施工前仔细核对其信息的同时,注意对水泥产品进行抽样对比,利用统计学知识处理抽样的数据,达到验证水泥样品使用的目的。水泥的抽样处理过程需要检验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概率统计知识,所以检验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也是混凝土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前提。
4.2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混凝土应该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再实施浇筑,如果混凝土搅拌不充分或者搅拌速度不适合,非常容易使混凝土内部出现气泡或者骨料沉降,这会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因此,在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振捣棒的搅拌频率与速度,按照事先计算好的振捣时间来进行,从而有效消除混凝土内部出现气泡及气孔的问题,进而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
4.3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
为了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应该不断提高施工工艺。①需要充分根据设计规范来进行模板组合安装工作,模板构建与支座是混凝土浇筑之前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可以为混凝土浇筑过程提供保护,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构件出现漏浆、变形等一系列问题。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科学配合比进行拌合,同时应该全面考虑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科学的保证混凝土质量安全与强度符合要求。③对于混凝土表面可能会出现的裂缝问题,需要立刻实施修补工作,并且应该结合产生裂缝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此外,在振捣过程中需要利用振捣棒,这时应该对振捣棒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充分振捣,最终达到预期的密实程度,这样才能实现对混凝土浇筑构件的保护。
4.4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在于缺少相应的养护管理。如果混凝土表面有泌水现象出现,这时应该立即针对泌水问题进行处理,否则混凝土表面极有可能会出现裂缝问题,进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5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不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进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满足人们的要求,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红卫.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44-45.
[2]吴建忠.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77-78.
[3]刘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91-91.
[4]梁健明.试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16-17.
论文作者:王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现象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