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建筑工程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之下,建筑工程数量与日俱增,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也愈发的重视起来,强化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中的方方面面。但是目前在诸多建筑工程竣工之后,正式投入运用的时候就会引发诸多问题,特别是房屋建筑工程渗水问题相对严重,这会直接性的影响到后期应用与人们生活质量,由此可见,解决建筑过程中所出现的防水防渗问题十分的有必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1导言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正在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建筑工程渗漏问题尤为突出。在工程建设中,需及时有效的开展防水防渗施工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质量,使此类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2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漏水渗水部位以及原因分析
2.1外墙及窗台渗漏问题
外墙及窗台大部分裸露在空气和阳光中,所以要经受寒暑和雨雪挑战,通常情况下,外墙和窗台出现渗漏的区域比较集中,若是不及时进行处理,自然现象的侵蚀很容易导致裂缝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常年阴雨潮湿的气候当中,雨水从裂缝中侵入,更是加重裂缝的开裂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的规格来进行,导致外墙的装修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工作。
2.2卫生间及厨房渗水问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水最多的两个地方为卫生间及厨房。这二者基本上很少发生漏水现象,出现漏水现象主要原因:管道破裂、防水层未过关、楼间层之间防渗防水处理不得当、房屋内墙的质量不过关。很多时候小面积渗漏可以进行简单的补救;但如若发生较大的渗漏很可能影响到楼上楼下两层楼之间居住人的使用,需要进行重新整改装修才能解决问题。
2.3屋面漏水渗水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屋面出现漏水渗水现象,主要是由于屋面臌胀、开裂、脱落等情况造成的,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的,建筑施工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导致屋面后期产生变形,再加上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更容易导致建筑结构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导致现浇之间的节点不容易产生融合的情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振捣工作不到位就容易产生屋面建筑不均匀的情况,都会导致屋面漏水渗水的情况。通常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自身所掌握的技术不纯熟或者是施工器材使用不规范导致的问题,在装饰装修后很快就出现问题。若是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浇筑的屋面不均匀,收口形式不够恰当,这也直接会造成建筑物产生相应的渗水问题。
2.4地下室渗水
地下室渗水是建筑物种常见的渗水部位之一。地下室管道较多,伸缩缝、衔接缝较多,受到外界土壤变化因素也多以及受到温差等环境因素影响更多,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伸缩缝、墙体的沉降缝和冷接缝等,这些接缝位置施工的时候若是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将直接导致地下室产生明显的裂缝问题。若是因为操作过程中砂浆干裂而导致管道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的裂缝,那么地下室的水流就会流入到管道内,或者是管件在安装的施工过程中敲打或者是撞击等都可能会导致管道松动的情况,拆模工序施工过早也会导致地下室发生漏水渗水的情况。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分析
3.1屋面防渗水技术要点
3.1.1分格缝处理
建筑屋面板支持端利用分格缝处理,板缝与转折交界位置、防水层等与屋面对齐,避免因防水层混凝土干缩变形而出现裂缝。分格缝间距应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如果超过6m,则在其中设置V形分隔缝。如果以分格缝用于排气管,则应当适当加宽排气出口,同时,用油毡作为防水层,并且在分格缝位置设置油毡,再用沥青胶进行单边点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找平层与隔离层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找坡时,先确定泛水坡度以及流水方向等,在最高点以及泄水口间用鱼线将其拉直、打点,泄水口厚度不宜设置太小。在浇砌过程中,需利用滚筒和尺方滚等进行压赶,从而使其密实度达标。隔离层防水施工时在基层涂刮处理剂,均匀且薄,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从层面最低位置标高向上与屋脊持平,使卷材根据水流向进行搭接操作。屋面坡度超过10°,则卷材、屋脊之间就要保持垂直。在铺贴作业时应当先将卷材脊面隔离纸打开,再将卷材贴在基层表面,卷材应当保持松弛。铺贴以后利用平面振动器压实,并且用橡胶榔头敲实垂直位置,黏结卷材搭接时先将卷材压实,打开搭接处用油漆涂刷黏结剂,然后揭开接头两黏结面,略感不黏粘时即可黏合。
3.2卫生间及厨房
卫生间及厨房的防水防渗除了需要保证建筑质量过关外,还需要保证楼上下层管道处衔接恰到好处,通水顺利流畅。对于卫生间,最好将其全地面及1.8m以下墙面涂膜防水材料,并进行试验测试,保证不会发生渗水现象。同时更要根据人们使用需求布置恰当地卫生间内置管道,保证管道与墙中混凝土的接触面。其次,整个楼层中的管道须符合国家标准,楼间层之间的管道衔接处须浇筑混凝土将预留口进行布置,若口预留得较大需要用材料将多余处进行填充。对于卫生间内地面最好低于室内地面2公分左右,保证室内地面不会受到卫生间水的影响。
3.3卫生间及厨房
卫生间及厨房的防水防渗除了需要保证建筑质量过关外,还需要保证楼上下层管道处衔接恰到好处,通水顺利流畅。对于卫生间,最好将其全地面及1.8m以下墙面涂膜防水材料,并进行试验测试,保证不会发生渗水现象。同时更要根据人们使用需求布置恰当地卫生间内置管道,保证管道与墙中混凝土的接触面。其次,整个楼层中的管道须符合国家标准,楼间层之间的管道衔接处须浇筑混凝土将预留口进行布置,若口预留得较大需要用材料将多余处进行填充。对于卫生间内地面最好低于室内地面2公分左右,保证室内地面不会受到卫生间水的影响。
3.4地下室以及楼板防渗漏处理
对于建筑混凝土楼板来说,其防渗漏处理时各层楼面10cm位置均应当设置外墙模板,同时在楼层各平台位置以及外墙翻口位置,应当利用适量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浇筑,以免建筑墙体出现裂缝问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而且其中多数情况下是因渗漏水所致,因此建筑墙体裂缝问题的处理及其控制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整体防水防渗性能。尤其是地下室以及楼板等处施工过程中应当进行合理的选材,切忌使用易热胀冷缩的材料进行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如果材料对温度较为敏感,则一律不得使用,否则将会引发楼板裂缝。在对地下室空间防水防渗处理过程中,选材工作也非常的重要,符合标准条件而且还要耐用,尤其是防水性能要好。在选择外防水卷材时,防水基面一定要保持坚实以及平滑整齐,在施工处理时将材料基面阴面变成折角状或者圆弧状。材料喷涂操作时,应当确保涂抹均匀性,以免涂刷时出现不均匀现象。应当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内的自助防水设施,并且预设管套,完成预设管套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应当保证地下室中的穿墙管道间隔距离至少为300mm,而且将穿墙管道、墙面接口之间焊接牢靠。
4结论
总之,为了保证建筑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建筑施工过程中须严格保证施工技术,同时将防渗防水应用到实际,保证房屋的完整性及安全性。防水防渗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环节,需要施工人员谨记施工要点,按照要求施工、按照规范施工、按照图纸施工做好防水防渗工作。
参考文献:
[1]卢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措施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4):69-70.
[2]蒋仓兰.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17(12):122.
[3]项增远.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200.
[4]章远齐,高鑫.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6):26-27.
论文作者:祁颖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管道论文; 防渗论文; 卫生间论文; 过程中论文; 屋面论文; 裂缝论文; 卷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