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疏散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论文_孙习文

防火疏散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论文_孙习文

深圳市协鹏建筑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52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高速提升,其对于建筑的安全要求也逐渐提升。由于我国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为了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建筑的楼层越来越高,商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商场功能也在不断复杂化,这些变化给我国建筑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下建筑的规模与功能要求,因此,利用先进的设计措施对于建筑消防安全性能的保障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保证人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对建筑进行相关的消防设计极其必要。

关键词:防火疏散;建筑设计;作用

引言

随着我国建设经济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迅猛、城市化建设加快,建设技术和施工工艺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更具艺术化,建筑结构更加复杂,规模更加庞大,高层建筑、大型建筑屡见不鲜,这都对建筑的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此,国家一再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调整和补充,让其更加科学规范、与时俱进。

1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布局不合理

建筑布局是建筑消防设计中的重点,不合理的布局将严重影响建筑消防安全。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设计人员缺乏全局观念、对建筑结构理解不深刻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设计人员对建筑的个性化特点以及审美功能过度重视,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因此从消防的角度来看,建筑布局呈现出了不合理的状态。因此,在实际进行建筑消防设计的过程中,努力提升建筑布局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1.2对建筑消防设计的标准理解有待加深

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日常运行过程中,使用者数量增加,同时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内部系统的复杂性等现状,都对建筑消防设计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确保火灾发生时,建筑内部使用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有秩序、有规律的进行撤离和疏散,必须提升建筑消防设计的合理性。这一设计,必须能够为建筑使用者所熟知和理解,这就要求建筑消防设计人员能够对相关设计规范进行深刻的理解,并能够结合实际,科学的展开建筑消防设计,例如在实际设计中,应对疏散楼梯与普通楼梯之间的区别进行明显,在严格遵守设计标准以及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升建筑消防设计的合理性。

1.3疏散时间过长

第一,不合理的疏散出口设计。部分建设方为了促进建筑实际使用面积的增加,将重要的安全疏散通道面积缩减,其中包括楼梯和建筑出口等位置,还有部分建筑存在安全疏散口数量不足和疏散宽度不够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这都将导致建筑发生火灾时,延长疏散的时间,设计呈现出严重的不合理性。

第二,将普通电梯视为建筑消防电梯,将各种竖井布置在消防前室周围,同时前室口周边设置了走道排烟口,这一不合理的设计会导致排烟气流与人员疏散方向形成相向的问题,最终对疏散人群造成困扰,无法确保疏散快速进行。

第三,设计建筑楼梯间时,部分建设方存在压缩楼梯间空间来增加建筑使用空间的现象,这种设计严重忽略了建筑楼梯口的自然通风以及防排烟问题,不利于火灾发生时,为人群提供相对便利的逃离通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设计中防火疏散设计策略

2.1安全通道的设计

对于建筑安全通道的设置,至少应该设计两个通道出口,并且出口的位置应该在不同的方位,另外,通道的宽度也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通道净宽的设置应该在保证一米范围内低于一百人的前提下,而对于高层建筑一层楼的宽度设置也是同样的标准。防火疏散能够保证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建筑内部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按照逃生路线逃离到安全地带,因此,对于通道路线的设计还应该避免反复,以缩短人们的逃生时间,让人们在最短时间内脱离危险,并且通道的出口应该能够保证人群的疏散,当建筑楼层低于四楼时,出口的设置可以在楼梯十五米的范围内。而对于具有商场的建筑,应该保证楼梯间的开放,并连接安全出口,避免一楼发生火灾,而导致以上楼层的人群在浓烟中发生跳楼、窒息等情况。

2.2减少人员安全疏散时间

要想缩减火灾发生后人员安全疏散时间:①要减少火灾发生之后人们发现火灾的时间,设计人员可以采用火灾探测这类的系统,减少火灾发现的时间,进而可以增加人员安全疏散时间。②尽量减少人们在火灾发生后的反应时间,多数案例表明,人们并不知道自身的建筑着火了,也不了解火灾发生在哪里,所以需要给建筑中的人们设置一个火警信息,让人们快速了解到火灾发生地点,逃离现场。采用火灾系统和通讯设施可以大大降低人们对于火灾发生后的反应时间。③设计人员要选取易于人员安全疏散的建筑结构,采取建筑综合体的树形结构进行建筑设计。这类型的建筑空间性能比较出众,且有利于人们疏散。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空间的认识,尽快进行防火安全疏散,可以提升防火安全疏散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员疏散时间。

2.3安全出口、疏散距离的设计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物的功能性也越来越高,建筑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要求,设计规模也更加的复杂和庞大。因此,疏散的长度和安全出口的设置在火灾发生时就更加的重要和关键。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并没有针对这一部分做详细的规定,相关的计算标准和要求也没有明确。但新的规范中对于建筑物安全出口的距离和数量都做出了相当详细的规定。地下建筑一般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在使用面积小雨50平方米,停留少于10人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设置多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能低于2个,必须保证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相邻的防火分区防火墙门也可作为一个安全出口;建筑房间最远点至该房门的距离不能大于15米;地下建筑的墙上部、顶棚、出口上部应设置足够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照度不能低于5.0Lx;疏散标志要位于通道的墙面底部或者地面上;疏散走到的灯光和疏散标志,距离地面距离不能超过1米,疏散指示灯与指示灯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5米,照度最低不能小于0.5Lx,在人员聚集量较多的地下建筑内还应该安装应急事故广播装置。

2.4合理布置疏散走道

对于安全出口来说,其实就是给人们疏散提供便捷的楼梯、走道以及门等。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内部或其本身要按照防火的规范要求等来进行设计。同时还要结合好人员的密集程度以及安全出口的数量等方面综合考虑,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对于一些人员较为集中的建筑来说,不仅要分析好疏散总宽度,同时还要分析好安全出口的数量。如在一些人员较多的区域来说,就可以布置一个到两个较为宽大的出口,这样就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在设计时还要保证设计的均匀性,两个不同方向出口之间的间距也要保证在5m以上,这样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建筑消防设计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相关要点进行充分的把握。即必须统一设计、规划建筑设计与建筑消防设计,努力为消防车的进出提供便利,促进救援效率的提升,将建筑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外储水设备位于建筑周围,其应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升消防水池的规范性,才能够将充足的水源提供给建筑消防用水;加大对用户消防意识的培训力度,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其可以对消防水喉进行充分的利用,第一时间控制建筑火势,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等。

参考文献

[1]张益.现代建设设计防火规范的疏散问题[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9).

[2]冯利君.浅谈大型建筑设计中的防火疏散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3]刘明亮.河南某大型高层综合性建筑消防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06).

论文作者:孙习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防火疏散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论文_孙习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