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要点(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会论文,五中论文,要点论文,十五届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丰收,粮食多了,但并不等于农业基础已十分牢固了,要注意防止忽视农业的倾向。农业如果出现反复,整个经济工作都会陷入被动。”朱镕基同志也强调:“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在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更要防止忽视、放松农业的倾向。”在当前经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的情况下,农业尤其不能出问题,这是关系经济全局的大事。
第一,不能忽视农业,最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农业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减少投入,放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讲农业基础脆弱,主要是指农业的基础设施在总体上还很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多数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要靠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改变。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任何时候都中断不得。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正面临着两个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其中有相当部分用在了农业、水利和农村道路、电网等方面。二是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振兴西部,而且对于农业发展,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第一是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为中心,继续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要搞好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要注意把搞好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改革小型水利投资和管理体制这三件事有机结合起来,使农田水利建设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二是抓好以植树种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生态脆弱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这是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各地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原则,全面规划,先行试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切实把这件好事办好。第三是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在指导思想上要实行两个转变,即由过去的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宜农荒地相结合,转到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不再搞新的开荒;由过去的以追求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转到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上来。第四是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要以农村的道路、电网、饮水、通信、广播、电视和农产品市场设施等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第五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各级财政都要调整支出结构,把支持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要逐步转到主要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要鼓励全社会向农业和农村投资,多渠道引进外资;要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对能收回投资的农业建设项目,可以使用贴息贷款,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同提高经营效益、社会效益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不能忽视农业,最关键的是不能忽视粮食生产。近几年,粮食连年获得好收成,国家库存和农民的存粮都有明显增加,粮食在总量上确实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强调不能忽视粮食生产,并不是要求不顾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继续追求当前产量的增长,而是要求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当前出现的粮食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的过剩,也是低消费水平下的过剩。粮食连续5年丰收,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这主要得益于中央实行了正确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粮食的总量虽然较多,但其中品质较差的不少,而且很多是不适销对路的品种。我国地域辽阔,农业发展极不平衡,居民尤其是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还有几千万人尚未解决温饱,粮食转化品特别是肉类的消费量还比较低。从长远看,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人增地减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巨大的需求潜力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既要客观地面对当前粮食供大于求的局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节年度间的粮食供求平衡;又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发展,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这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
2 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针对农村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这次调整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八十年代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短缺情况下进行的,主要是改变“以粮为纲”,提出“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发展乡镇企业。那次调整对于实现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起了重要作用。这次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次结构调整,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长期任务。这次结构调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目前多数农产品总量过剩, 但品质结构矛盾仍很突出,许多优质产品还供不应求。因此,必须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逐步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
(2)加快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畜牧业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畜牧业特别是畜产品加工业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可能成为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优势产业。必须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发展饲料工业和畜产品深加工,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还比较低,发展潜力很大。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应当有比较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使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4)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因地制宜、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要充分利用粮食较多的条件,进行区域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要在稳定总量的同时,注意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同时发展多种经营转变,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纯注重产量向提高效益转变。
(5)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主要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要结合小城镇的发展,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乡镇企业科技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发展。
结构调整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各级政府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第一,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要把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重点扶持。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只有建立起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也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三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要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使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
第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高效益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和显著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要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要抓好技术推广,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调整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搞好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都应当加以扶持。
第四,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农村各种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和聚集的过程。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在发展小城镇问题上,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政府的责任是制定政策,扶持引导,而不能用行政手段强制推动;二是要有总体规划,特别在重点建制镇的基础上规划建设。
3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明确“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如下10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人均GDP水平在世界上排在很低位次上, 我国仍然属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1998年,按汇率法计算,我国人均GDP75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3%, 在低收入国家之列(低收入国家标准为人均GDP低于760美元),排在世界第149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人均GDP322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1.9%,在中低收入国家之列(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人均4080美元),排在世界第129位。
第二,社会物质财富远不够丰富,尚需要大量创造。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电力消耗量可以集中反映社会财富的丰裕程度,也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1996 年我国人均石油消耗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1684千克)的53.6%,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5346千克)的16.9%;人均电力消耗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2027千瓦时)的33.9%,高收入国家(人均8121千瓦时)的8.5%。
第三,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升级任务繁重。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1998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1%,低于世界平均30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品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份额为3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多为资本、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份额为32.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第四,一半左右的劳动者在初级产业就业,劳动力需要大规模转移。 在发达国家中,初级产业就业份额一般都低于10%,1998年美国为3.1%,日本为5.4%,而1997年中国为48.7%。这说明, 我国大部分居民依赖来自于初级产业的收入生活。
第五,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消费结构需要升级。人们通常用恩格尔系数(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判断消费结构层次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结构的层次越高,反之亦然。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4%,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3.4%,整体上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44%与53.4%之间,处于很低的层次上,与人均GDP 小于或等于1000美元的国家组别相当。在这个组别,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48%。
第六,尚有3400万农民和数以百万计的城镇居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收入分配关系有待改善。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 经济越发达, 人均GDP水平越高,收入越均等。改革开放以来, 居民收入普遍得到增长,但是,不同阶层的居民并没有平等地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0≤基尼系数≤1,其值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由1984年的0.30上升到1989年的0.35,并进而上升到1995年的0.415。另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24 ,1997年是0.425,1998年是0.456。
第七,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任务艰巨。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尚未达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2%),低于高收入国家78%的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第八,成人文盲率高,教育普及任务重。 成人文盲率高与人均GD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1995年,我国男性成人文盲率为10%,女性为27%,接近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男性为12%,女性为27%),普及教育、消除文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第九,劳动资本比较低,生产要素质量需要提高。1995年,我国劳动资本比仅为每个劳动者2200美元,不及美国人均1156005 美元的1 /500,欧盟人均144200美元的1/60,日本人均281900美元的1/120。
第十,贸易结构不发达,国际竞争能力需要大力提高。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由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在“十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推进工业化和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
“十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有重点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基于现实国情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问题是“十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的突出问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我国是一个大国,但还不够富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高度发达是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实现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为主的转换,那么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将永远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成本的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从长期的、战略的角度出发,必须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二,在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扩大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从投入要素构成来看,制造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从产品的使用性质来看,制造业又可分为消费品制造业、中间投入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一般地说,资本品制造业具有资本密集的特性,而消费品制造业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一般地说,制造业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总量仍需要进一步扩张。在资本品制造领域,应重点发展国民经济的装备业,如机床、电机、交通设备、专业和科学仪器设备等产业。在消费品制造领域,一方面要发展一些新兴的消费品产业,如高清晰度电视制造业、智能家庭服务设施制造业等,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发展一些传统的产业,如食品和纺织业。
第三,大力发展以新兴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是吸纳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制造业竞争能力的需要。因此,“十五”时期,既要继续发展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又要大力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如金融、电信及法律、资信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
4大力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大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严重滞后。我国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相当低,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 %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我国1996年仅为31.2%,接近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第二,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额仅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 1%,而且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服务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服务的社会化、商品化、产业化程度低,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第四,服务业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外资企业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是,缺少一部统一的服务贸易基本法,一些重要的服务部门如旅游、卫星发射等领域尚无立法或立法不完备。此外,已有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对在华外国服务机构服务提供者的规定较少或没有规定。
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步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认真研究和掌握WTO的各项规则, 特别是《服务贸易总协定》,认真调查、研究各成员国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二)鉴于中国经济市场化中的时空差异,我们应对电信业进行必要的、有力的保护与扶持。电信业是集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于一身的行业,其国际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因此国家应自主开发和经营如通讯卫星、程控交换机等事关国家和经济安全的电信工业部门,不能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要大幅度地增加对国有电信企业等民族电信产业的投入,制定必要的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对电信工业发放风险贷款;国家要加强对电信服务业发展的规划、调控和监管,制止无序竞争和行业垄断。
(三)加强金融监督,加速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工作,努力拓宽我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覆盖面,抢在外资大规模进入前占领制高点和新阵地。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和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金融机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特别报告制度,建立科学的金融业内部竞争规则,以消除恶性竞争带来的金融风险。
(四)摒弃传统式工作思路和常规化工作方法,在营销理念、金融工具、管理体制、传导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当前,首先要面向市场积极开拓,在经营理念上创新,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整体营销体制,加大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主动向客户推荐和出售自己的服务;其次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在金融工具上创新。
(五)积极创造条件,使上海、深圳、香港等地成为外资银行和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集结地。吸引跨国公司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来源,也是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知识与技术差距的重要途径。上海、深圳以及香港等地应把吸引大跨国公司的投资、技术与自己的地域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优势结合起来,鼓励大跨国公司与自己的大企业联合。应采取得力措施,加快为外资银行和大的跨国公司落户、云集上海、深圳等地创造条件。
(六)完善立法,使中国服务市场管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七)抓紧人才培训工作,尽快拥有大量符合电信、金融保险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并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外部条件。
5继续发展商品市场,培育现代批发商
现代批发商业通常表现为经销商依托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大批量从生产商进货,并组织分销的经济活动。与零售商相比,批发商不是直接面对千百万消费者和用户,而是面对具有一定购销批量的中间商。与大批量现代生产相适应,需要低成本、大批量地组织货源、储备商品,并大批量组织分销。这种以低成本支撑的“大进大出”的经济优势,使批发商业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商品经营形式。更重要的是,批发商了解市场信息,可以节省用户、零售商和亿万消费者家庭的选择时间,在众多生产商之中先期筛选出物美价廉的适销产品,自然具有降低成本、裁决优劣、剔除赝品、满足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批发商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尺度,是流通领域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现代批发商配置资源的经济。
截止1997年底,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农副产品、粮油、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在内的四大类批发市场体系, 初具规模的大型批发市场有4400多个。其中,大型粮油批发市场近200个, 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500多个,大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900多个,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800多个。与此同时,批发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年成交额超过1 亿元的批发市场有近千家。截止1996年底,支撑上述批发市场的大大小小的批发商网点达到202.6万个,从业人员1509.9万人。 从经济成分或所有制结构比重看,国有批发企业或批发商网点有39.98万个,拥有员工607.2万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批发商网点48万个,拥有员工360万人; 私营批发商网点7.38万个,拥有雇员64.9万人;个体批发商贩104.78万个,从业人员达241.98万人;联营经济性质的批发商网点4342个,拥有5.59万雇员;股份制经济性质的批发商网点1.45万个,拥有雇员23.3万人;外商投资设立的批发企业网点1698个,拥有雇员3.2万人; 港澳台商投资设立的批发企业网点1165个,拥有雇员1.9万人。
中国批发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存在问题也很多,最大的问题是批发商的经营规模普遍过小,经营、结算方式十分落后,甚至非常原始,商业欺诈行为屡禁不止。因此,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批发市场建设,在“十五”期间,各级政府除了整顿、规范由小商贩构成的批发市场以外,要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对大批发商的培育,特别要尽快从目前实力雄厚的大零售商中,开发出能够与国外商家抗衡的大批发商。对此,现代批发商的规模和活动能量值得关注。凡国际化的巨型制造商或销售商集团,其销售额之所以巨大、利润之所以丰厚,根本原因就在于其销售额的绝大比重不是来自“地产地销”和“外产地销”,而是来自大大超出本地市场容量的“地产外销”,特别是来自具有大进大出批发优势和特征的“外产外销”。例如,世界驰名的美国沃尔马公司,1997年销售额达到1192亿美元,利润额达到35.26亿美元, 位居美国企业界500强的前四名。作为商业企业,生意做到如此之大, 全在于该企业并不局限于美国本土,而是在全球寻找发展空间,迄今依托商品批发、配送模式,已在世界各地成功布点3000多个。这一点很值得重视。
反观中国商业企业,即使是名列前茅的知名商家,几乎没有走出地产地销、外产地销,受制于本地市场容量的发展阶段和传统模式。于是,我们看到的景象是:本地市场容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本地大型零售店的单纯数量扩张,本地客源和购买力加速分流,“生意越来越难做”。各大商家之所以奋力拼搏(有的只能算是苦苦挣扎)依旧难寻出路,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中国新时期商业机会的巨大空白视而不见,却继续在本地商圈里“挤作一团”,没有实行购销重心的战略转移。除了原来认识到的以外,严重缺乏“转移意识”、“空白意识”,是中国与国外商家的根本差距。亡羊补牢,新的巨大商机正在于此。窗纸被戳破总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大有希望的出路,就只须将眼光从地产地销、外产地销的传统模式中稍微移开一点,再向前迈出一步。当然,这一步对中国大型零售企业来说,将是又一次并不轻松的质的飞跃。批发商是批发市场的主体。抓批发市场建设必须抓住培育大批发商这个要害,要抓住这个新增长点的关键,一是推动国有工业企业、商业零售企业改革,同时对近些年来各类企业另起炉灶、自发建立起来的各种分销机构,通过市场化途径实行专业化资源重组,按照商品特点、流通环节的客观需要,在平等互利、合理分工原则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和促成一批具有现代规模、专业化的国有大批发商。这是提高商品市场组织化程度,改变商业领域“小”、“散”、“乱”、“低”(水平)状况的重要举措。二是放宽政策,有针对性地鼓励非国有商业企业和个体、私营商贩,把自己的批发生意“做大”,通过改组现有的众多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调整其原有市场主体的经营批量过小的组成结构,引导他们参与更多品种、更大范围、更大批量的商品交易,赋予其权利,明确其责任,同时对他们的交易行为和经营状况实行有效管理。
6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对于我国来说,信息时代是一个以经济为主导,以日益激烈地争夺信息、技术和市场为标志的时代,我们必须去迎接这种挑战。但我国要发展网络经济,在环境和条件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问题。网络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只有在基础通信网上,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等应用网络才能进一步建立和发展,电子商务才能有可取的网络平台基础。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大容量高速率的光缆传输网络;绝大多数省会城市都有两条干线光缆通过,加上本地中继光缆,总长度达100万公里。 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城乡公用电话网、公用移动通信网,通用数据和多媒体通信网等,基础通信网络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目前上网的速度还是太慢,这对今后网上交易的大规模发展是一个限制因素。
2、企业信息化问题。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主体, 所以网络经济的顺利发展直接受制于企业信息化程度。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企业的信息工程相对滞后,信息化总体水平低,离大规模发展网络经济的要求还很远。
3、电子商务的立法问题。由于因特网是公共网络, 任何人都能非常容易地在网络上漫游并实施入侵。因此,如何确保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商业数据不被泄漏或破坏,如何确保信用卡信息不会被窃取,如何确保在交付电子货币款后不会受到欺诈等,虽然在技术上需要努力确保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但也需要用相关法律来保护。
4、金融电子化问题。网络经济中成交的付款形式是电子货币, 这就要求金融系统全面进入电子货币时代,即开设网上银行,建立全国统一的发行银行卡体系和银行卡服务体系,实现各个银行和商家间的连接,实现跨银行、跨地区的通存通兑、联机授权、实时转帐,但目前我国银行系统网络互联性还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银行卡的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5、电子税收问题。一旦盛行用电子货币来交易, 逃税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向国外转移大笔资金将易如反掌,并很容易进入逃税区进行避税。另外,电子购物等消费可以在世界范畴内进行直接交易,这既使常设机构概念面临考验,可导致交易场所无法确定而难以征收,又使税收征管、稽查失去了传统的纸质凭据,且电子凭证易修改,不留痕迹,从而使审计失去基础,各种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越来越难以征收。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1、政府要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规划和指导。 应尽快出台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框架,指导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一框架应包括政策法规标准、组织机构、市场和应用、技术产品和产业、人才培养、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内容。
2、提高认识,促进企业信息化。 各种类型的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必须更新观念,改革经营管理,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用信息技术来装备企业。
3、进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国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质量也比较低。所以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把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国家行为来对待,并建立平等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优先发展互联网技术为主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4、构造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制环境。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 商业秘密,防止网上诈骗案件的发生,保证交易各方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国必须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明确交易各方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使电子商务活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活动,所以它的法律框架和体系的建设要与国际电子商务法律框架相衔接。
7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做好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规划工作
当前世界性的水资源危机与本世纪早期能源危机一样,正席卷着全球,成为今天人类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从宏观而论,全球年均径流量约为46.8万km[3],而巴西、 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等六国就占有其45.8%。从一国而言,俄罗斯南部地区集中着全国80%的人口和工农业,而河川径流量却只占全国的15%;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径流量占全国的径流总量的一半;巴基斯坦年径流量的34%发生在4—9月,而7、8两月的降水量就占总径流量的一半。因此,国外都把修建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的主要手段。
跨流域调水,从表面上看一般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者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深入研究,却发现其中潜在着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和复杂的,归纳而言,其影响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复次的等诸因素。鉴于跨地区调水的重大、深远影响,对于跨域调水,国家必须制订有关法律和政策。
我国淡水资源数量有限,而人口逐年增长,人均占有淡水量逐年减少(目前仅占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5);况且我国淡水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极不均衡。 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水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81%,而耕地仅占全国总量的36%;黄、淮、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7.5%,而耕地却占全国总量的37%。另外, 北方地区的降水多集中于汛期的2—3个月里。因此多变的自然降水及濒繁的旱涝灾害,一直决定着我国农业收成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盛衰。
我国领导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已提出了南水北调(即将长江水调往华北平原乃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设想,以求根本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严重局面。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以调剂盈缺,已成为国家长远的重大战略措施,无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可能是巨大的。但是象南水北调这样远距离和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所涉及的工程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特别复杂,施工期长,投资巨大。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慎重的方针,并借鉴国外已经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或教训,做到宏观决策有充分和科学的依据,设计工程有可靠基础,经济上合理,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效益显著,并根据投资可能,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逐步扩大效益。
南水北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某些严重缺水地区适当发展规划的用水要求。因此,一些严重缺水地区应把节约用水和废污水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运用于现在乃至未来。况且长江水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长江流域近些年来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利用所有自然资源,并任意排放大量废弃物,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已造成很大破坏,长江流域也存在生态系统失调、环境恶化状况,近几年长江屡发大或特大洪水和重大水污染事故即为例证。
南水北调工程,是关系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生存环境的巨大工程。为了调水工程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保护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必须对调水方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进行科学的、技术经济的、生态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和论证,从而选择出经济效益最有利,没有或最少不利影响的调水方案;舍去不合理的、利少弊多的方案,选择方案后,仍应对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减免或改善不利影响因素的措施。
规划、勘测和设计是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是前期的前期。在调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为此,应通过社会调查,查阅历史资料,研究其它调水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环境监测;通过统计分析、分类对比,建立环境数学模式,进行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利用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弄清调水系统和有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演变历史的现状,预测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再根据调水工程目前和长远的效益,并结合社会调查和公众参与,权衡利弊,实行多方案比较,然后采取适当措施。这样,既能达到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预期效益,又能减免不利的生态环境等影响。
8健全畅通安全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首先要在“十五”期间健全畅通安全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到21世纪中叶,建立一个以高速化和智能化为目标的新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成为世界交通强国和运输大国。交通科学技术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交通运输技术装备、运输组织与运输管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铁路(含高速铁路)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系统;公路及其运输系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航空运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水运成为世界航运强国。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任务艰巨:
1、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21世纪我国交通运输要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首先必须扩大交通网规模。
——铁路应拓展和完善铁路网,建设高速铁路,提高路网规模,并建成现代化的铁路枢纽和客货运输中心,构筑起全方位的铁路运输网络。
——公路建设在国道主干线以及公路主枢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主要公路客货运输站为枢纽,实现全国重要城市、工农业生产中心、交通枢纽和主要陆上口岸相连接,并通过发达的干、支线公路和农村道路连接全国各地。
——港口建设以集装箱运输系统为重点,形成枢纽港、干线港和支线港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机场建设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扩充机场数量,形成由枢纽航空港、干线航空港和支线航空港组成的民用航空系统,使全国民用航空航线基本覆盖全国大中城市和边远、偏僻等交通不便及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2、不断提高运输速度,大力发展高速交通
高速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速交通发展,相对交通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总体滞后30年左右。21世纪,交通运输的运行高速化、运营优质化、运量集中化等发展趋势和特点,要求高速交通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国高速交通的发展,设想用5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完成全国高速交通系统的建设。
——建设新型的高速列车系统,使运营速度达到500—700公里/小时。同时,大力提高现有铁路列车速度,客运列车达到200 公里/小时以上,货运列车150公里/小时以上。
——新建和改扩建民航机场,使占机场旅客吞吐量90%以上的40个城市的41个机场尽快达到现代化水平。
——建成由全国高速公路网为骨干的公路运输通道,提高汽车行驶速度,实现由小客车和大型客货汽车构成的快速运输。
——在沿海、内河及湖泊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舒适的水上高速客运,大幅度提高客船航速。货运船舶航速也将大幅度提高。
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交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同时不可避免地形成环境污染,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就业、资源和环境等压力,建立对生态危害最小、消耗资源最低、运输效率最高的交通运输系统,是交通运输行业负有的特殊使命和责任。
①建立综合交通系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
②发展智能运输系统(ITS)。智能运输系统是指运用自动化、 信息化、通讯与感测等技术,对运输工具和线路设施运行状况等信息进行交换和处理,进而增进运输的安全、效率与舒适。智能运输系统的大规模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主要是智能公路系统。目前,我国在智能运输系统研究开发方面处于一种零散的、初级的状态。
③开发交通环保技术。21世纪交通科技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开发各类交通环保专项技术。预计21世纪,随着能源新技术的突破,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燃油汽车将被环保型汽车所替代;公路路面将采用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公路交通的噪声将大大减小;普通铁路将基本实现电气化,高速铁路将进入磁浮系统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将采用低噪声新型电车。
9加强政策和财力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大战略。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十五”期间,国家要在这方面加大政策和财力支持,包括: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交通、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交通通信、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要增加投资额度、贷款规模并提高政策性贷款比重。要研究制定支持性投融资政策,如建立西部大开发专项基金,发行长期债券或其他方式融资,在政策性金融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1、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关系西部大开发的全局, 必须抓紧抓好。要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开发长江、黄河上游,以及塔里木河、琉勒河、柴达木河、黑河等流域的水资源,加强地下水的勘探和科学开采,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设施。
2、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大长江、 黄河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坚决禁止砍伐天然林,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决禁止新的毁林毁草开荒;要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以粮换林、换草;国家要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把退耕还林(草)目标具体化,抓好试点示范工作,并逐步推广。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要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畜牧业;要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着力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持有市场、有优势的企业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4、加快教育普及和科技进步, 把发展教育科技作为开发的战略重点。发展教育科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条件和保护。国家要适当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西部地区群众享有的基础教育,逐步接近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也要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增加投入,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各类人才。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并积极吸引外部人才参与西部开发和建设。
5、实行更灵活的开放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西部开发。 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采取更灵活的措施,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到西部投资;要放宽吸引外商投资领域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条件,鼓励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投资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同时,要鼓励沿海地区企业到西部投资办企业或承包经营管理企业。
6、以三沿地区(沿江、沿边、沿铁路干线地区)为重点, 加大开发力度。从现阶段看,西部大开发要以三沿地区(沿江、沿边、沿铁路干线地区)为先行起步区,优先开发。可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发展出口导向的产业和产品。在沿江、沿铁路干线城市和内陆航空港有选择地增设口岸,促进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和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开发旅游资源,允许重要的旅游设施引进外资,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10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搞好西部大开发
在迈向21世纪之际,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开发西部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富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保障边疆安全。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盛、植被繁茂,经济、文化繁荣。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林草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方已经成为不毛之地,不少地方失去生产、生存的基本条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发展和繁荣西部地区经济,首先要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西部地区的生存条件较差,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弱,这也是中科院对我国31个省市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定量评价的结果。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将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而不能盲目步东部发展的后尘,也不能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道路。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系统工程。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1、生态建设的重点在植被恢复。建设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西部的发展步伐,而且对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大意义。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中央确定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山上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作物”的经济结构,把以粮食换林草同扶贫脱困结合起来,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要结合流域综合整治,以大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 要坚持“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防止乱采滥挖;要开发特色产业,如生物资源产品、民族特色产品等,增加其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要开展技术创新,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改造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巩固提高资源型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要坚持市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开发能矿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尽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体和知名品牌;要加大对资源勘探的投入,并作为战略储备,在将来价格优势明显时开发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3、加快城镇化,形成增长点。 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人口从应该退耕的土地上退出来进入城市,以减轻退耕还林还草的压力。人口只有从农业中退出来,才能减少大量的农业用水,减轻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并转用于工业与城市生活,产生更好的效益;同时又可以减少砍树毁林行为,保证植树种草的成功,实现中央以粮换林草的战略构想。
4、加大对西部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要发展太阳能、风能、 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减轻农民对薪材需求的压力。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水电发展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水电资源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资源优势,应将水电开发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实施水电“西电东送”战略,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这是一种“东西部双赢”战略,应当予以重视。
5、加大投入,形成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 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各种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其一,要建立起明晰的产权制度和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谁建设谁收益”的原则,稳定经营者的长期预期目标;其二,对建设者要一视同仁,享受造林经济补贴、信贷及相应的政策优惠;其三,要进一步完善“四荒”拍卖政策,并建立相应的检查、监督机制,防治新的水土流失发生。
6、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发”质量。 要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生态建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如提高植被的成活率,植被恢复的免灌技术等,积极探索不用水灌溉植被就能成活的办法,植被恢复中的虫害、鼠害防治等,以提高生态建设的效果。
7、进一步严格控制人口,减轻人口对生态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资源、环境失衡,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下来,同时要提高这些地区的人的素质,鼓励他们向外地转移,以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批发市场论文; 粮食银行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农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