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文学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探析论文_孔贤锋

农业水文学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探析论文_孔贤锋

杭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农业水文学,主要研究作物需水量、农业水资源、节水管理系统化、农田灌溉节水保墒技术和节水灌概技术等问题。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恢复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达到既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又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目的。本文浅析农业水文学中的节水灌溉技术。

关键词:农业水文学;节水灌溉

引言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推动农业节水技术科技创新、促进灌溉方式转变的革命性举措。随着水资源不断减少,用水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因此发展节水农业以及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节水灌溉工程不仅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也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首要内容。

1定义及主要内容

目前国内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为充分利用各种灌溉资源,通过提高水的使用率及使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措施。是由水资源、农业、管理、工程等环节的节水技术措施组成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通过这一技术体系的运作,可以增大灌溉水资源使用的整体利用率,进而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节水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滴灌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水稻浅湿灌溉技术、坐水种技术、膜上灌技术等)、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包括地上水及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机井测试改造技术、劣质水利用技术等)、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

2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2.1节水有利于减灾,提高农业收益

近年来,随着大自然气候的变化,如:干旱、冰雹、内涝等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对农业造成重要影响。为了减灾,提高农业收益,就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是有助于减灾、防范干旱,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必备条件。

2.2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的降雨量多而北方的降雨量少。在广大农村,人们的节水意识还很淡薄,浪费水现象很严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以实现节约用水,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2.3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有差别,特别是干旱地区更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既可以改善水资源紧缺,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生态资源。

3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

3.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较为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在许多区域的农业生产中有大面积的应用。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喷灌是通过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地头的,借助小口径的喷头将水均匀的喷射到农作物上面,能够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在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3.2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机械设备与灌溉技术的完美融合,借助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水资源的移动式点状灌溉,提高了灌溉的针对性和水资源利用率,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必须的水资源。与喷灌、微灌技术相比,步行式灌溉技术无需铺设管路,灌溉方便,高效,在许多地区获得广泛的应用。

3.3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在喷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两种技术的原理大致相似,都是通过管道将水传输到农田中,然后借助微小的孔径缺口进行灌溉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喷头的形式上,微灌技术的喷头孔径更小,采用小管涌流、滴灌或渗灌等方法对植物进行灌溉,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灌溉,单次灌溉的总水量小,灌溉时间长,能够较好的解决蒸发、渗透等造成的水资源流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中国地处北温带,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每年的六、七、八月份,其他月份降水相对较少。针对此问题,应该积极研发先进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和灌溉利用。该种节水技术在西北干旱地区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在解决农田灌溉问题的同时,解决部分的人畜饮水、用水问题。

3.5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农村最常见的一种灌溉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将农村现有的各种农用机械设备与电力组装而形成的利用电力发电来引水的一种特有的灌溉设备,具有流动方便﹑适应性强﹑水量大﹑针对性等特点,在严重缺水的田地灌入大量的水;在一般缺水的田地少灌水。这种灵活﹑方便的灌溉技术不仅减少了因为修建渠道﹑维护渠道而使用的资金,也节省了劳动力,保证了灌溉技术的有效性,更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3.6雨水储存技术

雨水储存技术虽然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来说有点陈旧,有点落后,但对于贫困的山区农民来说是生活的根本所需,用雨水做饭﹑用雨水洗漱﹑用雨水种田不是道听途说的结果,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据统计:甘肃省定西市,也就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全年降水量只有250毫升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以上,以至于流传了这么一句话“那里的人一辈子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死亡,甚至连流出来的泪都要张嘴喝点”或许这是夸大其辞的说法,却也说明了那里严重缺水的客观事实。所以雨水储存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的缺水问题还可以弥补山区饮用水的不足。雨水储存技术是通过挖地窖或搭塑料棚的形式,在下雨天将雨水储存在里面,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再将地窖或塑料棚内的水用于农田浇灌或人﹑蓄饮用。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民的种植模式,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4.1积极应用管道输水、渠道防渗技术

为了降低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浪费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应该积极应用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措施,降低渗漏损失。具体来说,有条件的地区应该积极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传统灌溉形式存在的渗漏损失、蒸发损失问题。如果输送距离过长,难以实现管道传输,则应该考虑对渠道进行防渗施工,通过浆砌块石、渠道混凝土浇筑或腹膜等形式减少水的渗漏。此外,还应该考虑水渠的断面形态,应该尽量选择U行断面,尽可能的减少水的蒸发。

4.2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灌溉形式

农田灌溉形式的确定受到农田的水土条件、农作物类型等的制约,应该根据具体的灌溉情况进行灌溉形式的确定,选择合适的灌溉形式。更为重要的,应该考虑灌溉形式的经济性,不能为了追求节水而损害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就此而言,产出效益高的作物,应该尽可能的应用喷灌或滴灌等投入较高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期取得更好的节水效果;对于产出效益偏低的常规农作物,还应以地面灌溉为主,可以考虑采用步式灌溉技术,膜垄沟灌溉技术等,将水资源集中到植物附近,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结语

节约水资源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节约用水是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而农业节水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由于农业用水量大,农业节水尤为重要,农业节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的外部需要。发展农业节水,有助于实现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发展节水农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田雪东.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4(2):00110.

[2]油海霞.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6,14(13):00177.

[3]程亮.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177.

[4]马依拉?卡地尔.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6(22).

[5]刘波.浅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

[6]奚阿玲.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乡村科技,2016(05).

论文作者:孔贤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农业水文学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探析论文_孔贤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