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是世界电力工业输电技术发展的领跑者,工程建设任务重、技术新、难度大、挑战性强。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保证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质量以及效率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方向。所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广机械化施工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如何在输电线路工程基础阶段推广机械化施工,在地质、地形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全面的机械化施工技术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灌注桩基础施工;施工流程;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基础工程施工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线路的正常施工与使用安全。目前,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凭借其全机械化操作,降低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且施工质量可控而被广泛应用到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然而,如何确保灌注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就成为我们掌控的关键,因此分析研究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一、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建筑基础施工技术,简单来说是指在施工地面上钻孔,然后向孔内灌注预先配置的混凝土,同时预先埋设杆塔以及其他基础构件,从而与混凝土柱共同构成建筑基础。从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定义来看,该技术十分符合软土地基施工,并且可以提高建筑基础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从而确保软土地区建筑工程质量。当前,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施工中,之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灌注混凝土技术具备一定的优点:①灌注桩技术为全面机械化操作,相对以往的人工挖孔基础降低了安全风险;②灌注桩技术造成的振动较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也符合目前国家推崇的保护生态环境战略思想。③灌注桩技术不但适合软土层施工,而且也适合其他土层的施工,应用比较广泛。目前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所采用的灌注桩种类有多种,如下:
1、钻孔灌注桩。技术原理是先使用钻机在地面钻孔,然后将钢筋笼放置在孔中,最后向孔内浇筑混凝土从而与钢筋笼一起构成桩体。另外,按照钻机在土层中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将钻孔灌注桩技术分为泥浆护壁和干作业成孔两种技术。
2、冲孔灌注桩。这种技术与钻孔灌注桩技术相似,只不过这种技术采用的是冲孔机成孔方式。这种方式适宜于底下地质勘探为岩石层或者风化岩的坚硬地质情况。
二、灌注桩基础施工流程以及问题分析
1、灌注桩基础施工流程工艺分析。虽然不同灌注桩施工方法不同,并且每种施工工艺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灌注桩基础施工流程还是比较固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步:1)施工准备。在灌注桩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①准备工程施工将要用到的材料设备,并且对材料设备质量进行严格的抽样检验,务必要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要求。②对相关工程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安排,灌注桩基础施工需要大量技术、管理人员的参与,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工程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同时确保工程人员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③与相关社会职能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工程施工中的用水用电通畅。2)测量放线工作。测量放线是确保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勘察,然后根据勘察结果以及其他技术资料对桩体定位同时进行测量放线,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3)正式施工。灌注桩正式施工中首先要进行的是成孔作业,施工企业要根据预先测量的孔位选择合适的成孔方法进行成孔操作。在进行钻孔作业时,要合理控制钻孔的速度,保持作业的连续性,以免出现倾斜、弯孔等质量问题。钻孔完成后就需要进行注浆工作,然而在注浆作业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搬运钢筋笼时要注意保护钢筋笼免受碰撞或者挤压破坏,并且放置钢筋笼时要保持垂直,避免钢筋笼刮擦破坏孔壁。②灌注使用的混凝土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给出的配比进行配制,只有混凝土质量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4)灌注完成后。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要对桩头进行一定的清理,并且用专业仪器检查桩体是否存在质量缺陷。以上一切完成后就可以对桩体进行养护。
2、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1)钻孔倾斜这是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土层不均匀,钻孔作业中遇到较大石块或者其他坚硬物体。2)护筒外壁冒浆。护筒外壁冒浆会造成护筒倾斜,从而影响到钻孔作业的质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护筒外周并没有用土进行填实,因此发生问题后要立即停止钻孔,待对外壁重新填实后再重新施工。3)钻孔坍塌。在灌注桩施工中导致钻孔坍塌的原因有很多:施工地区存在软淤泥等松散土质;钻头上下移动频繁;钻机长时间空转或者转速过高等。4)桩体断裂,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桩体断裂的原因主要是灌注完成后的强力拔管或者灌注分多次进行等。另外,在灌注桩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还有导管堵塞、钢筋笼上浮等,以上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
三、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前期审查。在前期审查过程中,项目部要重点审查施工图纸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原材料质量。施工人员要考核施工方案、施工流程以及施工企业将要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同时对工程勘察报告图纸、施工技术图纸、施工将要采用的技术以及原材料质量进行重点审查。另外,工程前期还要对工程测量放线参数进行复合。
2、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施工阶段是对工程质量影响最大的阶段,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抽检。原材料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虽然在施工前监理人员已经对材料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明等进行了审查,但是在施工阶段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随机抽取材料样本,并对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从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2)检查钢筋笼质量。钢筋笼是确保桩体质量的关键,因此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要重点检查钢筋笼的质量。首先要检查钢筋笼所使用钢筋的规格,然后检查钢筋笼的焊接,焊接长度等是否符合工程技术要求,焊缝是否饱满。3)设置钻孔以及混凝土浇灌的旁站制度。施工技术人员要全程监督工程钻孔操作,在每一次钻孔前技术人员都要对桩位以及桩高参数进行检验,并且要核查每个钻孔的深度、直径以及倾斜度等是否符合工程技术要求。根据相关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浇灌作业时工程管理人员要进行旁站。要重点审查现场工作人员是否具备施工资格、是否有持证上岗,同时还要对混凝土的搅拌、配比等进行严格审查。另外,还要进行现场取样以及预留试块,及时工程流程进行记录,保存施工资料。
3、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措施。在施工完成后要对桩体质量、强度、承载能力进行检测,并且根据灌注桩施工工程以及检测结果等对桩体的质量进行评估,说明桩体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意见。
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凭借其全机械化操作,降低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且施工质量可控而被广泛应用到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工程的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所以如何控制好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是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工程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郭井宽.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2).
[2]温兴萍.浅析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5,(09).
[3]朱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与承载力关系分析[J].桩基工程技术进展,2016(09).
论文作者:张志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钻孔论文; 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线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