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开展现状研究
张亦勋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 无线电测向运动又名电磁频谱管控是一项集科技、健身、军事、娱乐于一体的智慧健康型的体育项目。本篇文章就近三十年无线电测向运动开展现状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为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无线电测向运动;开展现状
2004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就发文《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课余开展无线电 测向活动,团中央2005年发文《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定向、无线电测向、业余通信、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等科技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建立青少年科技体育活动中心,以此促进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发展。
1.研究现状概述
以中国知网为文献信息来源,以“无线电测向运动”为主题共有210条结果,根据对这些文献整理与统计发现,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研究始于1986年,此后的十六年内对此研究较少,只有21篇相关文献。自2006年起,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研究逐年增多,2017年达到最高峰(21篇),占总量10%。从刊源分布来看,主要涉及中国无线电、当代体育科技、才智等专业期刊。从期刊类别来看,期刊数量占到160篇,占总量76%;硕士论文43篇,占总量20%;中国会议6篇占总量3%。从文献研究对象来看,对高校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研究42篇,对中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研究25篇,对无线电测向运动设备的研究20篇,对无线电测向运动赛事的研究12篇,分别占比20%、12%、10%、6%。从文献作者地域分布来看,2010年以前华中、东北地区的研究占据主流,特别集中在河南等地;2010年以后华南、华东地区的研究占据主流,特别集中在江苏、广东等地。
2.研究内容分析
从研究内容分析上述相关文献,发现对已有研究可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1934 年,美国标准化学者约翰·盖拉德(CJ.Gailard)在《工业标准化与应用》一书中对“标准”作了如下定义:“标准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或用任何图解方法,或用模型、样品或其他物理方法确定下来的一种规范。”英国标准化学者桑德斯(T.R.B.Sanders)在1972年出版的《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对标准概念的定义为:“是经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它可采用下述形式:文件形式,内容是记述一系列必须达到的要求;规定基本单位或物理常数,如:安培、米、绝对零度等。”
2.1 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概念研究
熊开封(2010)在《广泛开展无线电测向项目 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文中提到无线电测向运动又叫无线电猎狐, 是一项融健身、科技、国防教育于一体的竞技科技体育项目。刘朝辉(2016)《无线电运动研究》中提出无线电运运动是将现代的体育运动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产物。它是一种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运动。扶健华(2017)《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测向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提到无线电测向运动,是一项将体能和智能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体育活动。
2.2 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意义研究
云浮族的人口并不多,每年死者寥寥,所以安魂殿的规模并不是很大。神殿的正中立着一座神像,那是云浮族信仰的神。她在人间呈现的形态,是一位身着白羽、背生双翼的老妪。
在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现存问题研究中,学者们从政策、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设备上都提出来了存在的问题,但是梳理发现文献发现,学界公认的主要问题就是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普及度远远不够。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中随着时间的推进,社会对体育新的需要,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发展又将面临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进行阐述和分析。此外,在现有文献中缺乏影响无线电测向运动发展的实证分析,同时对广东省无线电测向运动发展的研究也亟待补充。
2.3 无线电测向运动相比其他奔跑类运动项目的优势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学者们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概念发生的改变。由于无线电测向运动是从军事活动中演变出来,所以2000年以前的时候学者们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概念更多是爱国教育、科技和体育的综合项目。2000年到2008年之间,由于当时国家的重心转到了竞技体育,奥运战略上,所以这段时间的学者们给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定义都基本为经济科技体育项目。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结束,中国体育也进入了后奥运时代,当下更加强调全民健身,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学者们又将无线电测向运动定义为一项集科技、健身、军事、娱乐于一体的智慧健康型的休闲体育活动。随着时间的进展,以及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体育的战略,对于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定义也是与时俱进,但是在一点上学者们基本都达成了共识,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科技和体育的结合。
2.4 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方法研究
在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方法研究上,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也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方法要求不同。在2000年之前,因为当时无线电测向运动基本以标准距离和长距离的比赛形式为主,所以当时的学者们认为体能训练是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根本。随着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政策的实施,无线电测向运动也相应的演变出新的短距离模式,在2000年到2011年之间学者们在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上达成了一致观点,专项技术训练是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最重要的部分。在2012年之后,在弱化了竞技体育的观念后,无线电测向运动也随着演变出定向猎狐、快速测向等更具娱乐性的项目,所以这段时间的学者们关于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观点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注重某个单项而是结合三维空间,全方面训练。
2.5 无线电测向运动现存问题研究
在无线电测向运动现存问题上,相关文献的主要观点有:吕柏松(2009)在《对江苏省无线电测向运动现状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有四个原因导致无线电测向运动开展不善,分别是(1)应试教育的影响(2)奥运战略的影响(3)教育部门加分政策的影响(4)比赛成绩对该项目开展的影响。罗杰(2017)在《近三年广东省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发现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发展极为不平衡,从地区上来看普及度和该地区的经济水平直接挂钩;从面对对象来看中小学比大学的普及度高了接近95%。苏华成(2018)在《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品牌定位探究》中谈到无线电测向运动主要面临四个问题(1)普及率低,发展规模小(2)学校经费不足(3)缺乏专业化管理(4)忽视学生需求。
3.无线电测向运动开展现状研究总结与展望
3.1 研究评述
由文献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无线电测向运动得到了学届的关注,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研究也是自2006年起逐步增多,但是研究成果总数与其他体育项目的研究相比还是很少,特别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比例较低。对高校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研究比其他的对象研究要多,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意义和优点的研究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设备研究也占比较高。东南地区的学者们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关注度较高,特别是高校资源发达的江苏、广东等省份。
王天毅(2013)在《无线电测向运动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中说到传统的跑步项目只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力储备就可以了, 但无线电测向运动不仅要有耐力储备, 还要时刻在高强度的运动中保持浅析的思维, 不管如何劳累, 都必须清楚的辨识信号仪指示区域, 以使于找到无线电台。林松、张慧(2016)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拓展的新视野》提到无线电测向运动相比传统田径项目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熊开封(2008)在《高校开设无线电测向素质课程的探讨》中谈到在相同距离上无线电测向运动和其他田径类奔跑类项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消耗体力更多(2)动作变化结构大(3)较好的耐力储备。
在无线电测向运动相比其他奔跑类运动项目的优势研究方面,学者们的观点趋于一致,相比其他奔跑类运动项目(健步、短跑、中长跑、马拉松等)主要有三大优势:(1)地形选择,无线电测向运动不拘于地形的限制,在奔跑的同时还能享受美好的风景(2)动作幅度变化大,不同于其他运动有着机械式的动作,无线电测向运动没有统一的动作更讲究因时因地适宜(3)保持清晰思维,传统的跑步项目只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力储备就可以了, 但无线电测向运动不仅要有耐力储备, 还要时刻在高强度的运动中保持浅析的思维, 不管如何劳累, 都必须清楚的辨识信号仪指示区域, 以使于找到无线电台。
在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意义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个人综合素质,学者们关于无线电测向运动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的观点趋于统一,普遍认为无线电测向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辅助专业学习,学者们在无线电测向运动中学生通过理解测向机的工作原理,识读电路图、感知电子元器件、亲自动手焊接器件及结果调试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6/胡萝卜素能够有效的预防皮肤对花粉的过敏症状和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而且β-胡萝卜素还能够调节细胞内的平衡,加强身体的抗过敏能力,从而使身体不易出现过敏反应。
关于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方法,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时期对于训练的着重点都有着区别。王新民、冯自法(1991)在《论无线电测向运动员的智能训练》中表示应该让无线电测向运动员接受智能训练,智能训练包括(1)专项理论知识教育(2)智力培养(3)能力培养。黄敏、林呈生、傅志忠(1994)在《无线电测向运动员选材研究》中提到影响无线电测向运动成绩的最基本因素就是专项耐力因素,专项耐力是无线电测向运动训练中的基本。包敦峰(2011)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特点分析及训练研究》中指出技能训练是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关键技术。郭恩强(2012)在《通过定向越野识图、用图训练提高无线电测向运动竞技水平之实践研究》中指出我国无线电测向运动员普遍技术单一,过于依赖无线电测向机,而忽视对地图用图技术和指北针的利用,从而导致竞技水平受到压制。包敦峰(2012)在《普通高校无线电测向运动训练时间研究》中指出体能训练、心理训练和野外综合训练也是影响无线电测向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扶健华(2016)在《无线电测向运动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到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应该根据对象来制定不同周期的训练计划,技术训练、体能训练两头走,都不能落下。田海丽、郭军利(2018)在《高校无线电测向运动健康发展探究》提到持续训练和以赛代练是无线电测向运动训练的关键。
在关于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意义研究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阐述。林松、张慧(2016)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拓展的新视野》提到(1)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利于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科技知识与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3)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有利于增强学生随机应变、现代科技应用能力。田海丽、郭军利(2018)在《高校无线电测向运动健康发展探究》提到(1)无线电测向竞赛获奖彰显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成果(2)无线电测向促进高校科研。
统计显示,近五年来,遵医附院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项,批准立项数连续7年在贵州省医疗机构中排名第一;2015-2017年,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26项,各级科技成果奖27项,连续获得2015年、2016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全科专业住培基地”“H7N9防控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度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等荣誉。
3.2 研究展望
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预测未来无线电测向运动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网站宣传上,一方面由于军队院校管理严格,学员到馆通过传统方式查阅资料的时间有限、方法单一;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对于OA学术资源这种新生数字资源缺乏深度认知,忽视利用。因此,为满足军事科研更广、更深的需求,军队院校图书馆对于OA学术资源的宣传至关重要。一是普及OA学术资源基础知识,提高用户认知度;二是组织资源获取利用相关教学,增强用户体验感;三是线上线下加强宣传,提升资源知名度。如在主页设置OA学术资源专栏、填入流动电子公告栏、制作资源使用教学视频,线下在校园内、馆内设置宣传栏,定期举办资源宣讲等。
3.2.1 各省应打造成功的无线电测向运动省级锦标赛,包括以运动员实际水平来制定比赛难度,适当增减项目,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裁判队伍。继续加强赛事的宣传工作,扩大影响,在夯实群众基础的前提下逐步走市场化道路。
3.2.2 各相关单位要转变观念,摒弃竞技第一和单一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而不是以比赛的成绩来评价学校体育或科技工作的好坏。希望相关部门的领导加以重视,从根本上认识到无线电测向运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体质素质的重要性,设置专项科技经费,多举办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宣讲会和培训班,组织广大高校老师去学习无线电测向运动,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便于更好的发展。同时在发展薄弱的地区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带头发展这种科技性、竞技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扩大。
3.2.3 各学校尤其是高校应充分利用高校学科优势及大学生的丰富知识,在理工科学院可开设无线电测向选修课,在公共科可开设无线电测向体育课,加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将无线电测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改善和提高无线电测向器材的性能及日常可以作为科创项目,让学生动起手来。组织和支持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类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推动和普及学校无线电测向运动。
参考文献:
[1] 李荣华.健康智慧的体育项目——无线电测向运动[J].搏击(体育论坛),2010,2(02):55+65.
[2] 陈 华.无线电测向运动教学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01):65-68.
[3] 朱 玲.高校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可行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5):50-51.
[4] 邵永祥,申伟华.定向运动与无线电测向运动之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101-103.
[5] 黄 敏,林呈生,傅志忠.无线电测向运动员选材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4(02):64-69.
作者简介: 张亦勋(1994—),男,吉林长春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通讯工程。
10.16730/j.cnki.61-1019/g8.2019.08.022
【责任编辑 吴 洋】
标签:无线电测向运动论文; 开展现状论文;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