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024-02
朱家雄教授指出,主题活动是将各个学科科目的教学内容综合到一个网络状的主题之中[1],即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园将围绕主题活动的中心内容在各个学科科目教学当中开展各种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幼儿园主题活动作为我园教学课程的重要模式,我园致力于探索开展兼顾幼儿实际发展与园所特色发展需要的主题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保持我园教师参与课程探索的热情。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思想碰撞、观点交锋的课程审议,有助于生成更科学、更适宜的主题活动。因此,我园以“幼儿园主题活动审议研究”为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幼儿园主题活动审议分为主题活动开展前的审议、主题活动开展中的审议以及主题活动结束后的审议三个阶段,目前我园已完成第一个阶段的审议。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前的审议需历时一个月,审议的形式分为班内审议、年段审议、园部审议以及专家审议。不同审议形式,参与对象也有所区别,班内审议的参与者为实验班教师,年段审议的参与者为年段教师,园部审议的参与者为课题组成员,专家审议邀请了林菁教授对我园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相关指导。在此,笔者结合本园实际情况,以大班主题活动“畲族”为例,对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前的审议过程进行相关梳理与分析。
一、审议主题
选定活动的大主题在主题活动审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题的由来是开展主题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主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2]教师积极挖掘主题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观察、思考幼儿与主题关联的兴趣点及值得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主题活动开展前需为审议所做的必要准备。
(一)班内及年段审议
本主题活动审议前,班级老师介绍他们大三班的部分幼儿是畲族人,平时孩子们谈起金涵畲族宫、三月三畲族赛歌会、色彩亮丽的畲族服饰、美味的乌米饭、糍粑、菅粽等话题时就十分感兴趣。而我园地处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当地保留了丰厚的畲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畲族在语言、音乐、舞蹈、节俗、手工艺等方面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3]畲族传统文化凝聚着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其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是幼儿教育最珍贵的本土教材。通过班内及年段审议,老师们认为与畲族文化相关的主题是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同时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我们可以利用醇厚的畲族文化与淳朴的畲族聚居区离孩子“近”的特点,将畲族文化引入幼儿教育,以实现“儿童发展”与“文化传承”。通过该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了解我们本土的畲族特色,传承畲族文化,培养儿童的民族意识,因此适合开展该主题活动,并将宁德金涵的畲民聚居地“畲家寨”定为本主题活动的名称。
(二)园部审议
原主题活动说明,要写出该主题的原因、理由和依据,班内教师的主题说明中基本上都能表达,经园部审议后认为:第一,在文字上要求更简洁;其第二,在书写上,突出周边畲族资源丰富的特点。因而课题组教师对主题说明进行了相关修改:首先,在文字的表达上进行了提炼与简化,将幼儿关于畲族的具体话语删去,直接用“发现孩子们对畲族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引出选题缘由;省去对宁德市畲族人口的描述,直接点明金溪幼儿园周围有“醇厚的畲族文化、人文景观、历史古迹”等,为本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不再过多地阐述如何实现“儿童发展”与“文化传承”,直接表明本主题活动开展的目的即是为了“让孩子了解畲族文化,感受畲族传统习俗”。其次,增加幼儿园周边畲族资源的具体实例,“醇厚的畲族文化、人文景观、历史古迹,中国民俗旅游专线——中华畲族宫、上金贝畲民聚居地、金邶寺等”以突出周边畲族资源丰富的特点。另外,在主题名称上,“畲家寨”是一个畲民聚居的村落,在主题网络中,将其放在核心位置并不能统领全部内容,因而园部认为主题名称需要进行修改。有教师提议命名为“畲韵金涵”,但部分教师认为“畲韵金涵”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也不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经课题组教师共同商讨,拟定的主题名称有“畲乡”、“宁德畲族”、“畲乡金涵”、“畲家乐”,而最终选择哪个主题名称,课题组教师没有确切下决定。
(三)专家审议
专家审议后认为,第一,在文字的表达上应要求更简洁,主题说明部分不需要去解释“上学期在班级每日播报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畲族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对于主题由来的阐述没有太大意义;第二,在主题说明部分一旦写上某某人的名字,以后每轮活动都需要重新调整,无形中加大了额外的工作量,故而将“上学期在班级每日播报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畲族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整句阐述删去;第三,林菁教授指出,这类主题活动应是预设的主题,而不是生成的主题,并不是某某幼儿在班级每日播报活动中给小朋友分享了关于畲族宫的趣事,才引发班级幼儿对畲族文化产生兴趣,而是我园积极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因而在主题说明的首句就可直接点题“宁德市有畲族人口19万人……金溪幼儿园坐落在金涵畲族乡畲族聚居区,周边有非常丰富的畲族文化资源……”。另外,林菁教授指出,本主题活动的内容都是围绕畲族展开的,建议主题活动名称可直接命名为“畲族”。
二、审议主题网络图
主题网络是主题活动开展的脉络呈现,指引着教师和幼儿了解主题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内容及从浅入深的教育价值。主题活动网络图是活动执行的支架,也是主题核心目标与实际教学活动联结的纽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一)班内及年段审议
在搭建主题活动网络图时,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从主题核心目标出发,围绕各阶段活动小目标设计整个主题活动网络图。在主题活动“畲家寨”中,经过班级老师阐述及年段老师的讨论审议后将主题网络分为衣、食、住、姓这4个二级标题展开。三级标题中,在“衣”方面主要了解“畲衣的由来”、“畲族服饰”以及“畲族银饰”;在“食”方面主要了解“糍粑”、“菅粽”以及“乌米饭”;在“住”方面主要了解“畲族宫”、“上金贝”以及“畲族民居”;在“姓”方面主要了解“百家姓”、“畲族的来历”以及“我是畲族姓”。
(二)园部审议
经园部审议后,对主题网络图进行了相应调整。首先,原主题网络图中二级网络的内容“衣、食、住、姓”较为繁杂、范围太广,应进行适当取舍。从幼儿核心经验、主题进程中的资源利用方面考虑,课题组教师将其调整为“畲族的来历”、“畲族的服饰”、“畲族的美食”、“畲族的建筑”。其次,畲族图腾是畲族文化的符号,具有代表性,课题组教师认为有必要让孩子认识图腾,因此在畲族来历上增加了“畲族的图腾”。最后,“畲族民居”与“上金贝”,“畲衣的由来”与“畲族服饰”有重复和包含的部分,因此删减了“畲族民居”与“畲族服饰”。
(三)专家审议
经专家审议后,认为主题网络图没有扣紧宁德地区,且主题网络级数的划分不够合理,因而进行了适当调整。首先,“畲族的来历”不能涵盖“畲族的姓氏”与“畲族的图腾”,林菁教授建议直接删去“畲族的来历”,将“畲族的姓氏”与“畲族的图腾”作为二级标题。其次,“畲衣的由来”不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故而将“畲族的服饰”的三级标题调整为“服饰”与“银饰”。再次,上金贝是畲民聚居地,是一个村落,不属于建筑,将“上金贝”作为“畲族的建筑”的三级标题不准确,且地点应该用全称,因此林菁教授建议用“宁德金涵畲族乡”来涵盖“中华畲族宫”与“上金贝畲家寨”。最后,在专家审议时,有教师提问该如何把畲族的民间游戏以及畲族的语言与文字融合在主题活动中,林菁教授认为可直接添加,将其作为与“畲族的美食”、“畲族的服饰”等平行的二级标题。
三、审议主题目标
主题活动的目标要贴近幼儿生活,以幼儿为主体,要结合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办园特色,对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起引导作用,因此,主题和核心目标应能全面概括主题活动内容,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目标。
(一)班内及年段审议
经班内教师介绍,年段教师审议后,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活动的目标为:1.知道畲族,了解畲族的姓氏及故事传说;2.初步了解畲家美食文化及制作方法,体验自制美食的乐趣;3.感知畲族服饰、头饰、银饰的美,大胆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感受创作的乐趣;4.了解畲民的居住环境,大胆讲述、表征畲族建筑,感知特点;5.感受畲族的音乐与舞蹈,用表情、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6.感受畲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萌发爱家乡之情。
(二)园部审议
经园部审议后认为,首先,在制定总目标时,应从以幼儿为主体、抓住主题活动给予幼儿的关键经验、凸显主题活动的核心目标三个方面入手,而“大胆讲述”不能表征畲族建筑的特点,相比之下,建构畲族宫更能帮助幼儿梳理认知经验,因此将其调整为“能运用对称、转接、围合、模式等建构方法,表征畲族建筑特点”。其次,“知道畲族,了解畲族的姓氏及故事传说”与“感受畲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萌发爱家乡之情”有相似的表述,有重复之嫌,因而将这两条目标合并为一条“知道畲族是少数民族,了解畲族的姓氏及图腾,萌发爱家乡之情”。最后,“感受畲族的音乐与舞蹈,用表情、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难度不匹配,可将畲族的音乐与舞蹈作为主题活动背景下的艺术欣赏,但不可成为主要目标之一,故而将此目标删去。
(三)专家审议
经专家审议后认为,第一,主题活动目标应首先阐明主题活动与宁德的关系,因而将第一条主题活动目标调整为“知道畲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第二,在认知方面,幼儿应能“认识畲族的图腾,了解畲族的姓氏、服饰、美食、语言文字和习俗等”。第三,在能力方面,幼儿通过“感受畲族的服饰美与独特的建筑”,应“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表征”。第四,林菁教授表示,“能运用对称、转接、围合、模式等建构方法,表征畲族建筑特点”是建构游戏的目标,不能作为主题活动的主目标,故而将其删去。第五,林菁教授指出,目标中必须考虑到非畲族的幼儿与本主题活动的关系,且对于非畲族的幼儿而言,畲族聚居地并非其家乡,因而,将主题活动的情感目标调整为“增进对畲乡的了解,激发对畲乡人的喜爱之情”。
主题活动开展前的审议是主题活动审议的核心阶段,科学、具体、适宜的主题名称、主题说明、主题网络图以及主题目标的拟定,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正式开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理清了脉络与思路,极大地提升了主题活动开展的效率与质量。幼儿园课程审议是一个集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为一体的问题[4],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园将坚定不移地进行主题活动审议,以继续推进主题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师出版社,2007:67.
[2]虞永平.论幼儿园课程审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论文作者:陈颖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畲族论文; 主题论文; 幼儿论文; 目标论文; 宁德论文; 教师论文; 幼儿园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