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 15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率、护理工作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血糖含量升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旦患病终身不愈。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仅排在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之后,居于流行性疾病的第3位,可导致眼、心、肾、血管等多器官、系统损伤,严重时甚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1]。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天有2767新发糖尿病患者,但是我国对糖尿病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健康教育为主,这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院对50例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2.16±5.02)岁,病程(6.39±1.75)年。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3.65±4.95)岁,病程(6.71±1.8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健康教育护理,通过一般性的护理来控制血糖,减轻患者的病情痛苦。同时,还在这样的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以及运动护理等。临床护理中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医护人员需要积极进行回答。实验组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保证护理质量。在护理中主要的方法如下。
第一,入院时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住院环境和相关的医疗设施,住院时应该遵循的规定、住院作息制度等,以减少患者的住院焦虑,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减少医患纠纷现象。在护理中,医护人员要积极评价患者的情况和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度,尤其是对糖尿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要积极与其沟通,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降低他们的恐惧心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病症的治疗。患者在住院的第一天,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的饮食状况,向他们发放一些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让患者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减少他们的焦虑感和恐惧感。
第二,在人院后,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准备T作,节约患者的检查时间,保证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检查时间、目的、意义等事项,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用药知识,保证用药的正确性,进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做好患者病历了解丁作,掌握患者的病情,出现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要及时上报,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者痛苦。
第三,临床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护理制度进行,制订相应的护理路径计划、方案、实施、监督评价机制。对患者的发病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升他们对糖尿病的认识。
第四,医护人员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发现低血糖现象时,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并且向他们宣传健康的生活知识,要保证糖尿病患者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饮食习惯,让患者树立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
第五,健康教育护理方式中,医护人员也要对患者的饮食状况进行控制。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他们自身的免疫力以及营养吸收功能都会出现下降,患者在饮食过程中,要保证营养搭配。患者还要保持卫生,每天做好皮肤的清洁,经常洗漱,衣物也要保持干净。
1.3评价指标
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9~6.0mmol/L为良好,6.0~7.0mmo]/L为一般,高于7.0mmoL/L为差,血糖控制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两组血糖控制率、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1两组血糖控制率、护理满意度比较(n)
P<0.05
3.讨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五点,具体为健康教育、运动疗法、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以及血糖监测,这五点缺一不可,这也是一种干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式,控制患者的血糖,让患者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及服务,使其在面对健康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3]。传统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护理,大部分患者没有明确的阶段性护理目标,这导致健康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再加上起步较晚,很多护理人员没有健康教育意识,一些规定只是流于表面,没有真正的实施起来。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是一种有预见性、计划性、时限性、可视性以及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不但有助于患者疾病的防治以及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对糖尿病实施护理管理中运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一项常规化、制度化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9—2171.
[2]查万群.健康护理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2,17(6):99—100.
[3]曹玉芝.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63—64.
论文作者:丁淑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糖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路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