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李昌新[1]2002年在《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美国西部曾是一片未开发的蛮荒之地,在历经200年左右的拓荒、产业开发之后,落后的西部地区一跃成为了美国“新经济”的增长中心。以往对美国西部开发的研究多是从政治层面或宏观经济角度论述开发历程及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开发的角度,对美国西部开发在空间上的展开进程,即点轴开发模式作了考察和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和西部的具体现实,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为我国当前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史鉴。

李昌新[2]2002年在《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美国西部开发所走的是一条地区非均衡发展道路 :由交通运输网和各类城市构筑成不同等级的点轴开发网络系统 ,利用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的“扩散效应” ,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并在倾斜政策的作用下 ,落后的西部逐渐赶上东部 ,实现了区域均衡发展。其市场主导、大力发展交通和城镇建设以及向落后地区倾斜的政策 ,对中国当前的西部开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韦伟[3]2013年在《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世纪之交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世纪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美国曾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从19世纪初开始西进运动,走上了拓荒西部、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的道路,通过成功的西部开发,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西部开发的成功,就不可能有现在全面繁荣的美国。在这个开发西部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工具,就西部开发而言,可供指导的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尤其是后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又包括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们分析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中国历代统治者,在国力许可的情况下,都会致力于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巩固。但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始终未能达成美国那样的成就。尤其是到了近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已经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在我国近代与现代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次政府主导下的西部开发的热潮,但都未能促成西部经济持续发展,更未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开发史上,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本文就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进行横向比较,从政府这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分析两国政府的异同点,对于厘清我国西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理性认识,开阔视野,从而走出一条既借鉴西部开发的国际经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大开发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但是政府在各自西部开发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的重视程度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但是两国政府更多的是不同点,这些差异性因素包括政府开发自然资源的不同方式、政府对外政策的差异、开发主体的差异、体制上的区别以及对文化影响的不同。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存在的这些差异对于两国西部开发的路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从美国西部开发史来看,政府在推动西部开发过程中有宝贵的经验,重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政府推出优惠政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其开发过程中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诸如环境问题、基建中的浪费、城镇的盲目建设等,这值得我们参考并引以为鉴。在中国现阶段的西部开发过程中,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助于我们避免重走弯路,对于我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部开发之路将起到促进作用。

赵常兴[4]2007年在《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西部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但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全局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西部地区城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的基础条件、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探究,系统地梳理了西部城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运用双向思维分析了西部城镇化基础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究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全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影响西部城镇化的基础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等。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劣共存,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又存在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文环境错综复杂,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推进的难度。通过对基础性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必须正视现实、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来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回顾了历史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总结出它的阶段性特征和政府主导性特征。第一,阶段性特征明显:封建社会时期得到发展的城市主要是各级行政中心,政治职能明确;在近代的发展基本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影响,西部城镇化发展起伏波动,有前进也有倒退;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城镇化实现了健康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第二,政府的主导性特征突出,决定着西部城镇化的方向和发展速度。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发展状况的分析。首先,概括了西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剖析了制约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多方面因素,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等常规因素外,还提出政策与制度障碍和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限制了西部城镇化的推进;最后,分析了促进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和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国家扶持、政策倾斜、比较利益驱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和制度创新等。探讨了西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行为选择和制度创新。西部城镇化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模式,决定了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分析了政府的角色定位;探究了政府行为选择的重点,如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规划、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一步提出政府应当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协调持续发展。探寻了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议充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设资源性城镇;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密集带;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促进本地区人口和产业的非农化。最后,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和未来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构想。论述了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的目标,即:建立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分布的规模结构、功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提出未来西部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以突出西部特色、走多元城镇化道路、在局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体指导思想;以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兼顾地区差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促进城镇质量全面提升为战略目标;以发展大中城市为战略重点;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本研究最后指出:基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区情,发展小城镇切忌遍地开花,应主要选择以条件较好的县城和重点中心镇为发展对象,有重点地适度发展。

张欢欢[5]2015年在《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路径,也是扩大内需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力支撑,甚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均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西部地区较低的城镇化质量难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对处于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研究如何“把握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西部地区更好更快地推进城镇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提出: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如何准确地衡量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区际间城镇化发展质量有何不同,西部欠发达地区内部城镇化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状态?为此,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从统计数量角度,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和问题;(2)对比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水平的差异;(3)探讨西部地区内部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状况;(4)提出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几点政策建议。通过分析,得出:(1)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上都在逐年提高,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在衡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4个指标——经济推进力、城市基础发展质量、社会协调程度和环保协调推进质量——中,“社会协调程度”的权重最大,说明其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城市基础发展质量”,而“环保协调推进质量”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最小;(3)西部地区内部不同省(市)的城镇化质量发展程度不同,在城镇化质量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存在各种差异;(4)从2008年到2012年,我国除西藏外其余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方面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变化不大。最后,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状况,结合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及其他对策建议,从“多元化城镇化发展战略、城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户籍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绿色城镇发展战略”这几个方面提出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徐欣[6]2005年在《现当代美国西部城市的崛起及菲尼克斯城市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二战前后,美国西部城市迅速崛起,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对此进行研究不仅可以看到美国西部开发、美国城市发展以及美国政府区域政策的一个侧面,而且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在已有的基础上对西部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现当代美国西部城市崛起的多方表现、各种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采用了个案研究的形式,以菲尼克斯为例对西部城市的崛起做了具体的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一、二战以后的西部是美国的一个缩影,西部城市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美国经济的繁荣:二、现当代美国西部城市的崛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叁、城市发展必然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城市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冯姗姗[7]2008年在《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产业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往往是资源富集区、革命根据地、民族聚居区,其经济发展是容易被忽视但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武陵山区位于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从政策层面看,位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格局的交接地带;从地域层面看,处中西部结合地带,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的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怎样促进发展是关系当地民生的大问题。产业带(Industrial Belt)是指产业活动围绕线(束)状基础设施展开且集聚分布的一种带状经济区域。产业带内交通便捷,产业集中,城镇密集,人口稠密,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富集,是特定区域发展的“驱动轴”。它是缩小当地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论文选择武陵山区产业带为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考察武陵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相关文献、理论的基础上,对武陵山区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模式、产业带内典型产业集群的构架、产业带发展对策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从武陵山区的区位、资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城镇发展状况等方面,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概括出该区域产业带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及机会、威胁,规划出叁条已经具有雏形的产业带,分别是一、恩施州境内,以恩施市、利川市为核心,沿318国道及即将完全开通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发展横向沿路型产业带;二、湘西民族地区,以张家界、吉首、怀化为核心,沿枝柳铁路、包茂高速公路、G209国道发展纵向沿路型产业带;叁、以怀化市、铜仁市为核心,沿湘黔铁路、G320国道发展横跨贵州、湖南的沿路型产业带。然后,以旅游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为例,对武陵山区产业带内的产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提出该地区产业带建设的对策、措施,如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等。

夏迪古丽·克然木[8]2016年在《基于SWOT视角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政策建议》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文化引领风尚、环境和谐宜居的客观趋势。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成为了关键点,鉴于西部地区特殊的民族性区域特点,国家增大了西部少数民族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层次性以及政策倾斜上的支持力度。多维度的分析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与内外部环境,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城镇化科学合理的推进,也有利于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祖国的西北内陆,在全国来说,区域内的生态屏障以及能源供给等方面的作用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地域辽阔,人口总量的密度相对较小,区域间的差距相对较大,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鲜明的地域特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依然具有滞后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日趋增大。在新的发展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面对新的挑战,要实现全区的跨越式发展、社会的长期稳定,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更快推进任重道远,因此,新疆所具有的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区位条件、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以及现今发展的时机,更加坚定了新疆坚持走特色城镇化模式的信心。首先,本文简单探究了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含义,系统的诠释了新型城镇化相关的理论基础,而且,参考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国、德国和日本叁个国外发达都市的城镇化经验及我国内陆省区的外资推动为主的珠江叁角洲、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大庆、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的张家界等城镇的发展经验;其次,归纳新疆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析了目前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以及城乡关系等方面的现状;再次,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在城市间的平均距离、双重的行政区划等四个要点的特殊方面进行总结,通过管理学的SWOT定性分析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劣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四个层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及相关政策建议。

陈晖涛[9]2014年在《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未来十年,城镇化因其面临重大机遇、拥有巨大潜力而被认为是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已出现的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地域空间扩张的趋势告诫我们,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镇化道路。突破以往“城市偏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是下一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探寻科学合理的农村城镇化模式,通过承城启乡的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对于减轻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现代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问题,创造经济增长的广阔空间,让农村地区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地域差异大,各地农村城镇化模式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着提高,目前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但由于区域内的自然、历史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福建省各地农村城镇化存在差异,决定了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和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阐述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城镇化模式的选择机理,进而对福建省中心城市带动型、产业集群带动型和地方资源开发带动型叁种农村城镇化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以期进行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城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以相应的模式为参照来应对农村城镇化实践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不仅为福建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可以为那些欠发达地区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有助于深化对城镇化理论的认识,丰富城镇化的研究实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论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阐述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理论进行解读,以指导后续研究;第叁章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和各阶段特点以及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归纳,寻找城镇化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以便从共性中辨析地域发展的个性特点,为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农村城镇化模式提供借鉴和思考;第四章通过全面分析农村城镇化各动力因素,阐明城镇化动力机制是决定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力量,也是城镇化模式形成的动因所在;第五章对我国农村城镇化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分析影响农村城镇化的相关因素,同时选取福建省的一些关键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城镇化模式的选择机理进行阐述,依据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对福建省农村城镇化的模式进行分类;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对中心城市带动型、产业集群带动型和地方资源开发带动型叁种农村城镇化模式进行总结归纳和理论提升,探讨城镇化的主要带动力量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以及各种模式特点,并精心选取福建省的试点小城镇进行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对模式的背景和条件的深度挖掘,分析论证这叁种模式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对地区城镇化发展有普遍意义,并为相应的农村城镇化模式的选择提供启示和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城镇化有序发展;第九章归纳研究结论,简要说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归纳法、调查法、理论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对农村城镇化模式选择进行研究,在国家致力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背景之下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本文对于农村城镇化模式选择机理的探讨,以及对中心城市带动型、产业集群带动型和地方资源开发带动型农村城镇化模式的总结归纳和理论提升,是前人较少涉猎的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在系统理论阐释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福建省的发展实践,对农村城镇化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力求分析全面透彻、具有典型意义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为丰富城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新思维。

于海楠[10]2009年在《我国海洋产业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速,从1978年以前仅有的渔业、海盐业和沿海交通运输叁大传统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的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再到本世纪海洋化工、生物医药、海洋能发电、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整个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但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与其空间布局相适应,海洋产业布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势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沿海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别悬殊。本论文对我国海洋产业布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评价”及“优化”两条主线展开的。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的是规范和实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模型及数据论证对海洋产业布局的评价及优化进行分析。在海洋产业布局的评价方面,以威弗?托马斯(Weaver-Thomas)关于工业战略产业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将其应用到我国海洋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上,构建了包括区位商、增加值比重、关联度、需求弹性、技术水平、出口依存度、产业规模在内的海洋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在海洋产业布局的优化方面,分别从区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规模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海洋产业布局评价的实证部分,运用相关指标对我国沿海十一省市的海洋产业进行测算,得出:渔业资源中,山东、广东、广西、天津四省市占全国渔业比重达70%;海洋油气业方面,天津和山东具有比较优势。海盐业则以环渤海经济圈的河北、山东、天津为主;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各省市基本相当,无明显的绝对优势;海洋生物医药、海滨砂矿和海洋建筑业,仅从已有数据资料看,辽宁和福建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江苏和海南的海滨砂矿业以及江苏的海洋建筑业则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实证方面从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在产业布局优化的产业关联方面,对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度的测算表明:海洋叁次产业中,与海洋总产业的关联度呈现出叁二一的关联序;从单个海洋产业看,渔业、海洋油气业和滨海旅游业与海洋总产业的关联度最大,而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和海洋建筑业的关联度最小;传统海洋产业与海洋总产业的关联度较大,而新兴海洋产业与海洋总产业的关联度较小。在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产业结构演进方面,其发展和演变呈现出首先从海洋第一产业到第叁产业(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然后从第二、叁产业稳步发展,最终形成以第叁产业为主导的“叁二一”顺序的动态演变特征,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客观上要求把海洋产业中已形成优势或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置于优先布局发展的地位。通过对国外海洋产业布局的模式概述及经验借鉴,最终提出了以环渤海、长叁角、珠叁角叁大区域港口群及区内主要城市为“点”,以海洋运输和临海产业带为“双轴线”的我国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参考文献:

[1]. 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D]. 李昌新. 江西师范大学. 2002

[2]. 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 李昌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

[3]. 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D]. 韦伟. 复旦大学. 2013

[4]. 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D]. 赵常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 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研究[D]. 张欢欢. 中南民族大学. 2015

[6]. 现当代美国西部城市的崛起及菲尼克斯城市的个案研究[D]. 徐欣. 苏州大学. 2005

[7].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产业带发展研究[D]. 冯姗姗. 中南民族大学. 2008

[8]. 基于SWOT视角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政策建议[D]. 夏迪古丽·克然木.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9].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D]. 陈晖涛. 福建农林大学. 2014

[10]. 我国海洋产业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D]. 于海楠.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