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确保输电线路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利用状态检修模式来实地监测输电线路运行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高压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提高线路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对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状态检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状态检修技术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是未来线路检修工作的一大趋势,它支持着整个线路系统的安全运行,借助现代化的智能技术、数据技术能够实现输电线路的在线检修与状态检修,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减少停电次数,控制停电风险,从而保护电力供应的安全持续。
1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1.1雷电跳闸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雷电问题是指当电场值到达极限时,强大的雷电流会损坏高压输电线路外部的绝缘设备,而导致输电线路的故障,引起供电中断或电力设备停止运行。雷电发生的随机性强,也较为复杂,人力难以控制其发生。因此,在解决雷电跳闸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通常情况下,解决雷电跳闸故障的方式有各种类型的避雷装置,提高线路的绝缘能力,或者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等方式。解决雷电跳闸故障措施中,自动合闸是最后的防御措施。自动合闸是指当雷电引发跳闸后,在一段时间内会重新合闸。自动合闸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输电线路的持续性,缓解了因设备跳闸引起的停电状况。
1.2 鸟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鸟害是指鸟类携带的杂物落入导线内而造成短路和接地,鸟粪在导线上大量堆积引起跳闸事故。解决鸟害问题需要根据输电线路路径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先把路径范围划分成重点防御区和一般防御区,在划分防御区域后根据每个区域的鸟类情况采取措施。根据预防效果来区分,防鸟害技术可分为防和驱两类,主要从听觉和视觉以及化学这几个方式来驱赶。有效的防鸟措施必须是建立在对鸟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这样才能采用综合的防鸟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1.3 覆冰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在寒冷季节,导线上极易被冰层覆盖,一旦冰层厚度较厚时,则会导致断线或是杆塔倒塌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在线路设计阶段就要对覆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所选择的线路设备需要在三十年一遇的冰雪条件下能够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利用耐张塔来对档距进行缩小。在对电力传输线路进行设计时,需要尽可能的躲避开气流和气温不稳定的地带,同时在覆冰多发季节还要加强对线路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影响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有效的降低覆冰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确保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4 加强日常巡逻
在日常巡线工作中,需要重视检查线路防护区、杆塔基础和接地装置等部位,同时还要加强对杆塔本体、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附件等部位的检查工作,对于线路周围的植物及外在因素要实时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排除,确保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安全的运行。
2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技术
2.1同类对比法检修
同类比较法指的是两个完全处在相同回路,所处运行环境、状态都类似的型号完全相同的电气设备,凭借对比其运行状态进而判断其故障,该方法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出现漏判、误判等问题,该方法适合用于电压、电流制热设备等的故障判断中。
2.2机械力学检测技术
(1)导线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导线的振动、舞动、磨损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监测过程为:凭借监测系统来采集一些关键参数信息,例如:导线的弯曲振幅、四周风速、风向以及温湿度等,再利用专
业化的系统软件来剖析导线微风振动情况、导线劳损程度,再针对出现劳损的导线进行持续监测。
(2)杆塔监测。杆塔监测系统主要负责对杆塔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及监测,主要监测目标包括:杆塔的锈蚀情况、螺栓有无松动、塔身是否出现位移,塔身的偏斜度等。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在线处理,利用相关参数等来对应提供警报信号。
2.3相对温差法
所谓“相对温差”指的是安装位置、环境、整体结构与功能、负荷电流、表层状态等类似的设备,在两大温度测量点范围内的温度之差,其中温度较高的设备测点温差比值。相对温差法一般适合于因为电流过高所造成的设备发热故障的诊断,选择相对温差法能够及时缓解因为环境温度、负荷等差异所导致的影响与干涉。
2.4热图谱法
热图谱法是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又一大关键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 剖析相同类型设备常规运行状态和非常规运行状态的热图谱,来区分性地剖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同其他的状态检修方法相对比,热图谱法更加精准、客观,属于科学的诊治方法,属于普遍适用性的方法。
2.5表层温度研判法
如果输电线路处于常规运行模式,那么其无论是输电设备还是线路,都会有特定的温度值,凭借对其表层温度的观测,采用红外线监测设备能够高效地采集到温度值信息,可以将这一温度值同规定的温度值加以比较,以此来分析设备有无故障问题。一般情况下,温度研判法更为基础、简单、便于操作,容易观察,而且适用范围较广,但是,这一方法有自身的缺陷,如果配网线路负荷较低,则无法及时锁定发热区域,可能出现误判问题。
2.6红外热像仪检测法
红外热像仪检测法具有自身的分类,具体包括: 精准性检测、一般性检测,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针对性检测,例如: 大范围、大面积、高效率检测适合选择一般检测法,相反,如果想要锁定线路、设备的某一局部部位、位置等的状态则适合选择精准性检测方法,现实的故障检测工作中应该尝试将两类方法巧妙配合,具体的操作流程为: 第一步选择一般性检测法,对输电线路实施大范围、全面性的检测,大体上得出各类设备没有任何发热现象时,则要启动精准性检测法,对线路、设备等实施精准化检测、定位。特别是对于系统发热点异常所引发的配网故障适合准确性红外热仪检测法。实际运行红外热像仪检测法过程中,要注意选好时间,没有风雨、没有阳光的天气最为适合,这是因为阳光普照的天气,阳光会对红外热像仪带来干扰,影响检测的准确度。开启电气设备时,需要核准其中的温度、湿度等,选出一个适合性的温度分辨率,确保得出一个最为清晰的检测图像。
红外热像仪检监测具有一定的智能化优势,同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建立起了链接关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借助计算机系统来剖析数据信息,同时,实现了智能化监测,其中的主要原理为: 红外诊断仪器自身的软件系统同电脑图像处理系统相互配合,可以高效剖析监测所得的数据信息,能够参照分析所得的数据来分析故障所处的具体方位、性质、严重度等,逐步实现数据监测的智能化。而且红外热像仪属于轻巧设备,而且便于运输、携带,方便操作,红外诊断具有自身的独立性,无需额外的设备与信号源等的支持。
总之,电力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开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周期性检修维护制度已无法满足当前电力发展的需要。状态检修方式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上周期性检修维护工作的不足之处。在状态检修中,主要以对输电线路预测和监控为主,检修维护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科学、迅速和有效的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庆兴,吴翔,吴伟,叶辉,廖志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及维护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7).
[2]李明.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9).
[3]任海涛.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9).
[4]梁同然.10kV配电线路状态检测与检修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
论文作者:刘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线路论文; 状态论文; 杆塔论文; 导线论文; 设备论文; 温度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