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管控的理论研究论文_樊锐

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管控的理论研究论文_樊锐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如今,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大力发展,电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也采取了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但是从管理的整体效果来看,很多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管理都不到位,而且产生了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为此,笔者针对电力信息化的项目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措施

一、什么是电力信息化

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必须以电力营销为重点业务,将电力营销业务和自身的效益进行结合。同时,在激烈的竞争下,电力企业也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使得电力销量的计算准确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为电力企业的生产、调度等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所以,为了全面提高产业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必须要实施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模式。

分析当前的状况,我国的电力市场正在发生着转变,为了适应未来的市场,并且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自身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项目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主要内容,但是如今很多电力企业的项目管理都跟不上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仅仅只采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管理层次的等级制度使得项目权限不明确,监督机制也不明确,奖惩措施不到位,缺乏一个合理的标准。此外,对项目进行管理的领导为了自身的利益,很可能不顾企业的整体利益,最终提高企业的代理成本。

(二)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很低

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项目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因为项目投资增加,所以管理难度也增加。一些电力企业为了尽快完成项目,在操作的时候产生了很多违规的问题,对整个电力项目的质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此外,项目资料没有合理保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今,很多电力企业的项目资料不齐全,这和管理者的疏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三)信息流通堵塞,不能实现共享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料的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但很多企业都没有构建规范的信息化保障体系,员工也没有充分的利用网络和信息系统。因此使得工作效率不高,资源也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只有优化了信息化管理,才能防止产生人为问题,使得工作流程被简化,业务流程更加的顺畅。

三、电力企业的项目信息化建设管控

(一)建立企业级办公自动化

建立覆盖整个企业,包括子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并且将平时的事物纳入到系统里。此外,也要建立管理者和员工使用网络、计算机完成工作的习惯。使得不同的日常工作流程得到合理的规划,通过建立和使用系统,逐渐改善工作的流程,使得管理更加规范。

企业可以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协同办公系统——OA系统,使得企业内部人员通过系统共享资源和信息,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OA系统的功能模块有这些:管理流程、知识目录构架、信息框架,这些功能模块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办公需要。

(二)建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

管理者要充分的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专门的电力项目档案库,使得数据不断累积,便于使用和查阅。电力施工工程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强、周期长的特点,要根据这些特点建立电力工程的通用模板。另外,还要使得电力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得到共享,提高企业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保障体系。此外,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依靠所有员工,所以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背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拥有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才能够促使电力企业的项目管理更好的实施,发挥出信息化的优势。

(三)使得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和目前企业的管理体制相适应

为了促使电力企业的项目信息化建设得以实现,电力企业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了达到项目管理规定的目标,企业的信息系统也要和管理系统、宏观环境相适应。这样一来,才能促使电力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起到更好的作用。不仅如此,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能够对项目管理产生影响,矩阵制结构是很多电力企业都采用的组织形式。其通过竖向、横向的相互管理,对整个项目实施全面的监控,提高管理的效果。

(四)推广和使用PMC模式、发展组合模式PMC-Partnering模式

国外很多电力企业都使用了PMC模式来对项目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企业只需要提供少量的基建管理力量,只对重要问题进行承担。其他的项目管理全部由承包商来完成。而发展组合模式则将两种模式进行结合,企业和承包商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合作,从而节约一部分成本和时间。因此,这是一种好的项目信息化管理措施。

(五)项目管理从传统管理转变为职业化管理

如今的投资体制下,为了达到项目的目标,获得一定的利益,每一个利益主体都可能一定的矛盾。然而这只是传统行业进行划分后产生的问题,也是电力项目管理中的矛盾。为此,必须使得项目管理从传统管理转变为职业化管理,从而合理的解决价值链当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促使参与电力工程项目的每一方,都对电力相关的技术进行研究,实现管理的创新,最终带动电力工程行业的整体提升。电力企业根据合同中的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制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可行性进行一定的研究。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招标工作、设计工作、采购工作、施工工作、管理工作等,采取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对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五)使得项目财务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必须要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对财务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因此,我国电网企业在2007年的时候构建了“SG186工作”的规划,实施了成熟套装软件的选型,而且在一部分市级电力企业中进行试点。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目前电力企业的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产生了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工作人员、管理以及市场、时间、财务等各个方面。必须对风险进行控制,具体控制措施具体如下:

虽然企业进行了财务预算,但是财务预算没有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预算系统和预算系统集成度不够。所以必须要准定一定的标准,提高业务的高度集成,使得预算控制理念和方式得到统一,避免产生差异。同时要依托SAP系统,对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进行分析,构建评价机制,避免因为舞弊而对电力企业的利益产生损害。另外,企业还要提高预算指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得预算更加合理,保障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与体会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对信息化的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可以促使其发展。所以,电力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信息化过程中形成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云.电力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营业抄核收工作改善对策[J].经济视野,2016,(16):125-125.

[2]彭皓.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技术应用探究[J].通讯世界,2016,(9):208-209.

[3]陈琦,田晓丁,向辉.谈电力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229-229.

[4]柳林溪.电力信息化网络监控系统的架构与功能[J].贵州电力技术,2016,19(5):78-80.

[5]张国力,张伟.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5):226-226.

[6]曹敏,尹福荣,杨久丛.电力信息化系统架构评价方法研究[J].信息通信,2015,(11):109-110.

论文作者:樊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管控的理论研究论文_樊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