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医院心血管内科 天津市 300100
摘要:目的:探究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研究心内科患者护理的新型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患者共计11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心血管内科各类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患者主观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一体化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健康问题,最新的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已然成为威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的疾病之一,而在我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加[1]。目前认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超重/胖已经被确定为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复杂、病情变化 极速多样且疾病种类繁多,促使其成为内科的高危病种,一旦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对于心血管患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认识到患者潜在的问题及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全面护理服务,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2]。我院心内科在心内科疾病患者中推行一体化护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计118例患者,疾病种类包括冠心病、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失常,按照检查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9例,男33例,女26例,年龄5—78岁,平均51.5±10.9岁;对照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4一77岁,平均52.1±11.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方面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二、护理方法
2.1对照组患者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疾病介绍、观察患者病情、遥测心电监护(必要时床边24小时心电监护)、入院各项注意事项、必要的心理辅导。
2.2 一体化护理方法
2.2.1建立一体化护理小组
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职称、专业技能水平等进行设岗分级,并且选择能力强且高年资具有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为组长。结合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专科特点和一体化护理的理念,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项目、内容,并在工作中持续优化。
2.2.2入院教育
患者入院当天,护理组长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种类、病情、病史,既往治疗史以及本次住院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发病时间,与医生沟通了解患者住院治疗计划。然后在组内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此类疾病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2.3心理干预
患者住院完善各项检查确诊所患疾病后,护理小组成员主动访视患者,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类型以及目前的最新诊疗进展,通过与患者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心理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
2.2.4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住院期间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面对面宣讲、集体授课、专业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准,让患者对疾病的诱因有所了解,促使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疾病病程发展。
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治疗积极性、护理满意度。其中生存质量评分采用WHOQOL-100 量表进行,该量表分成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这4 个维度,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量表的讲解后让其按照真实情况填表,30 min 后回收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数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使用笔者所在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全面性、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满意度,每个条目采用1-4 分制,共有25个条目,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三、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包SPSS 20.0,进行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 ±s)的统计计算,并分别给予χ2 和t检验,P<0.05以表示组间的计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
4.1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五.讨论
心血管疾病具有治疗周期长,病情容易反复,长期服药等特点,会给患者带来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服药积极性及临床治疗效果[3]。一体化护理模式从患者病情整体出发,结合护理人员既往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疾病制定系统的护理方案,整个护理过程贯穿患者住院期间[4]。其次,传统护理模式存在工作缺少针对性,分工不够明确,缺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相应的教育指导等不足,从而造成护理满意度差。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及护士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住院护理质量,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马永辉,逄凯,于建星,等. 吉林省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7):687-689.
[2]李燕. 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改善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治疗积极性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8-10.
[3]金金花,陆琴,杨英,等.SWOT 分析法在心内科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62-63.
[4]陶明,肖祖碧,孙全林,等. 心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91-692.
论文作者:陈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模式论文; 满意度论文; 内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质量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