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均
身份证号码:41078219XXXX231654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非常复杂且重要,质量是施工工程的灵魂,虽然无法保障施工工程质量百分百过关,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更新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而得以提高和改善。我们可以通过材料管理、提高技术、加强工艺管理等方面来实现这一目的,从而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带来更大的效益,也保障了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大体积的混泥土施工技术得以广泛运用,混泥土在建筑施工中的体积也日益增长,这样的实际状况对混泥土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更应该提出可行性的建议,采取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大体积混泥土施工的整体质量,以此来推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让我国的建筑工程在未来有质的飞跃。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1.1内涵
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热化现象,还可能会由于温度应力等导致混凝土施工产生问题,这时就需要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开展工程施工,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凝土开裂现象产生的几率,为工程质量打好基础。目前,我国在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面临较多的风险,特别是高层建筑,其对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要使得工程建设施工能够达到标准,就需要对施工技术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控制。
1.2特点
在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首先要明确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利用相关技术开展工程施工。在利用这项施工技术开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混凝土进行大范围的浇筑才能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同时,还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厚度,这是其区别于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地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配合比有较高的要求,在开展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配合比的整体性。施工人员需要明确工程施工要求,对现场石料的含水量进行控制,并且对相关的矿物掺合料等进行合调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施工人员需要对工程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控制,主要是控制好裂缝问题。另外,这项技术的使用对养护施工也有严格的要求,一旦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不符合要求,便很容易导致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产生混凝土裂缝或者变形等问题。
2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第一步,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器具和施工技术3个方面。首先,相关人员在开始施工前,一定要了解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并能够精确地判断所需使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做好备料准备。其次,准备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用的施工工具,如:铲子、振捣器等。最后,为促进施工井然有序,要做好施工应急措施,制定好相应的应急方案。例如:发生雷雨天气,做好措施,保证水泥不被雨水淋湿或者被雨水侵泡;遇到停电,备好发电机,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等。
2.2大体积混凝土搅拌与浇筑
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搅拌与浇筑是其两项重要内容,它们直接关系着项目质量能否达到合同及有关要求。第一,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搅拌施工中,其控制的核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物料投放量;二是搅拌时间。首先在混凝土搅拌物料投放量控制上,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现场试验所确定混凝土物料配合比例按顺序进行添加。其次,混凝土搅拌中为了确保其质量,通常按照设计要求将搅拌时间控制在30min内即可。另外,如果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的话就应当要求供应商严格依据设计要求及所签订合同确保混凝土质量。第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施工企业必须遵循逐层原则,即按照规范浇筑完第一层且待其达到初凝状态后方可开展第二次地浇筑作业,如此一来可以很好地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一般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一般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坡度中间段,第三段则是设置在混凝土的顶端。每道振捣需要安排2台振捣器,经过二道振捣相互配合来确保振捣的幅度达到标准,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所插入的深度也有讲究,振捣棒最好在下层混凝土深度大于50mm的位置为佳,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最佳,振捣棒的频率也有要求,方法是快速插入慢速拔出,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最后要用刮杆把混凝土表面刮平,再撒上5mm-25mm碎石,最后拍平,不留裂痕和凹凸则为成功了。
2.4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因为混凝土一般都是进行分层浇筑的,因此分层工艺技术和凝固时点及凝固程度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在凝固时间上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并不是浇筑完成后就无事可管了,混凝土表面很有可能在后续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整体质量。我们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振捣或抹压,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和扎实,这样可以有效的将表面的水分进行过滤,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或裂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后续养护最佳时间是浇筑后十小时左右,养护宜持续四周最佳。如果有特殊的部位可以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并且针对其特殊性调整养护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养护期间需要安排专人看护,用适当的遮蔽物盖住混凝土,以防止表面被破坏,定时打开查看保证其湿度,若水分不足需要立即补充水分,若发生混凝土表面有些凹陷不平,要立即派人进行修补,这样成型的混凝土才会完好无损。
3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措施
3.1对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进行控制
首先混凝土开裂受温度环境影响较大,由于绝热温升的具体情况,从而造成了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出现严重开裂。针对这一现象,需要从绝热温升的控制角度进行考量,从而避免温度环境对混凝土所造成的外部影响。在本文所选用的工程案例中,工程设计者首先从水泥品种开始考量,避免选用高热的水泥对混凝土产生影响,选用了中热甚至是低热的水泥品牌,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水化热的生成,同时也尽可能多地控制了水泥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3.2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为提升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有效地实施温度应力控制技术,进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1)当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较大时,应采取强制性的降温手段,如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预埋水管等;(2)适当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其水热化反应严重影响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可适当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来减少水泥的使用。
3.3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构成有骨料、砂砾、水泥等,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骨料,所以做好材料质量控制是很有必要的。(1)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要谨慎,最好选择有权威、在业界有口碑或者曾经合作过的有信赖的厂商来提供确认资质良好,质量过硬的骨料才能作为施工材料使用。(2)在现场也不能忽视对材料的审查,要加强对材料的监督力度,要校测施工设备的完整性,如果经过太阳暴晒而影响了质量的材料不能继续使用,当发现施工材料和设备存在问题时要第一时间处理,不能无视或掩盖这些问题,否则会给后期施工留下隐患,要随时安排相关人员检测看守。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质量及施工技术的使用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开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而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温度计施工质量,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发挥最大的效用,提升整体建筑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鞠斌.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6,(17):158.
[2]田溪源.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6,(21):282.
[3]张华芳.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21):101.
论文作者:李令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质量论文; 房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