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施工新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现阶段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不足,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时也仍在采用传统的劳务密集型和粗放型管理,导致生产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以便全面推进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进步,从而进一步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也相应得到了不断发展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另一方面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提高了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保险系数,为建筑施工行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2建筑工程中施工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
2.1.1GPS定位技术
施工过程中的放样工作通常需要依赖控制网进行,需要极高的精度,传统的方法比较困难,采用GPS精确定位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还有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等诸多优点,效率相当高,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安全性。近代建筑中,大量超高层的建筑不断涌现,然而对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由于存在很多外界不确定因素,例如温差、光线、风力等,传统测控方法往往难以达到需求,利用GPS测控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该任务,保障了施工测量的质量。
2.1.2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
全站仪测量精度高,还有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等诸多优点,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中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指的是借助全站仪的优点,直接对放样点的坐标放样,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大量数据的准备工作,大幅提高工效,此外,还能有效减少放样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该方法尤其适合造型复杂的建筑物的放样工作。
2.1.3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该技术对超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特别有效。
2.1.4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是衡量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通常采用经纬仪交会或悬挂锤球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不但测量精度低,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利用激光准直技术可较好地解决该问题。该技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测量作业快速方便,测量成果的精度高,且可进行检核,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该技术采用多次定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误差的累积,保证最终成果达到规范要求。
2.2新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
新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是指采用新的预应力空心板,这样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保证了施工快速稳定,安全的特点。施工过程中要在楼板找平层预留钢筋网,从而达到现浇板的整体性特点,提高结构的抗震,抗扭能力。这种楼板采用高强预应力钢绞线作为主筋,提高楼板的延展性,这种方式的楼板质量是高于我国现行标准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完整的工艺,包括模板都有很高的水准,通过改进后的楼板与灌缝材料都有很强的抗剪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大大解决了我国目前民用建筑常常出现的楼板开裂的问题。
2.3新型墙体技术应用
新型墙体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很好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新型墙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混凝土空心砌块、钢塑复合保温窗,模数多空砖等。
混凝土空心砌块,且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是由工业废料、浮石等轻骨料组成,具有密度小、保温性能优越等特点,能用于生产空心非承重砌块。钢塑复合保温窗的组成方式为:在塑料材料中添加钢材,以此致使其具有优越的保温性能,从而有效降低窗的传热系数。模数多空砖作为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强度高、材质轻、空洞率高等特点,采用模数多空砖能尽量避免施工中砖料的浪费。
2.4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种全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由于其装饰效果突出,故又称作装饰混凝土。清水混凝土与常规混凝土有着一定的差别,其是一次性浇注成型,且不进行任何外部装饰,直接采用自然效果当作装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有:第一,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无污染、碰损少、色泽均匀;第二,施工简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第三,维修费用少,清水混凝土是当前所有混凝土材料中表达形式最高级的一种,其极具一种本质美感,这就极大减少了维修次数。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应严格进行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原材料质量控制,并确保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配合比的一致性;二是新拌混凝土必须具有极好的工作性与粘聚性,杜绝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三是原材料应选择统一的产地,水泥、砂石应尽量选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
2.5防水施工技术
2.5.1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兼有承重、围护和抗渗的功能,还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及耐侵蚀要求。与卷材防水层等相比,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操作简便、改善劳动条件、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检查维修方便等优点。
2.5.2复合式衬砌防水结构
当前,多数地铁区间隧道采用了复合式衬砌结构,防水一般共设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初期支护加背后注浆;第二道是设置封闭防水板,第三道是二次衬砌,并对施工缝、变形缝等作专门处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复合式衬砌结构的防水效果基本是可靠的,但由于防水材料本身和防水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第二道防水线时常会出现严重的缺陷。因此,为提高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的可靠性,必须选用合适的防水层(缓冲层)材料,采用适当的防水层结构设计以及严格的防水施工工艺。
结束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具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也不断涌现,市场竞争也是愈发激烈,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激流勇进,就必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以此不断推进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研究[J].郭勇.建设科技.2015(22)
[2]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李强,张倩倩.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
[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黄斌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
论文作者:范娇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新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测量论文; 楼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