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少数民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_傣族论文

论云南少数民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_傣族论文

试论云南少数民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生态环境论文,少数民族论文,试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各地气候条件差异极大,自然资源丰富多彩。这一方面构成了众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为众多少数民族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分布与生态环境

云南全省平均海拔高程在3000米以上,境内最高点为滇西北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滇南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海拔76.4米。两地直线距离不到900公里,高差竟达6663.4米。 就整体而言,云南地势呈明显的北高南低倾斜状,从北向南逐级下降,即海拔高度随纬度的降低而降低。总体上呈现出三个明显的梯层。

第一梯层,以滇西北地势最高的德钦、中甸一带为主,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大于5000米的高山主要集中在这一梯层。该梯层是青藏高原向东南自然延伸的部份,属险峻的横断山区,自西向东分别排列有雄伟壮丽的高黎贡山、怒山(碧罗雪山)、云岭,而汹涌澎湃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则依次夹于其间,形成高大山体与深切河谷相间排列的地貌格局。由于其“V”形峡谷众多, 故又被称为滇西纵谷区或横断山纵谷区。该梯层是云南少数民族种类分布较多的区域,有傈僳、怒、独龙、藏、纳西、普米、白族等等。如独龙族、怒族主要聚居在贡山县境内的独龙江和怒江沿岸,居住区域为典型的高山峡谷。独龙江和怒江与担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自西向东相间排列,造成其居住区域与外界在地理上严重隔绝。居住在这种独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独龙族和怒族对外的联系和交往就很少,其语言、经济生活、婚姻习俗以及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与其他民族的差异也就很大。同时,由于缺乏同其他民族通婚联偶的机会,结果造成其历史上既没有民族基因外流,也没有其他民族基因流入,基因库越来越小的情况。于是,本民族内个体间的生物学差异逐渐减少,人体素质也就呈下降的趋势。

独龙族和怒族不但跟外界的民族缺少联系,而且两者彼此间也难于交往。因为尽管两者居住的生态环境十分相似,相距又近,但是其交往联系通常被一座山或一条深谷所阻隔。在历史上,两个民族基本上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

在云南,一般说来,居住地区海拔和纬度越高的少数民族,其民族经济、文化、婚姻以及生活习俗等的发展和变化就越缓慢,其人口数量亦越少。主要原因是,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生态环境更封闭,交通更闭塞,自然条件更艰苦严峻。

概言之,第一梯层,由于几大高山和数条深河相间排列,在地貌格局上造成了各少数民族居住的生态环境相互隔离和封闭。而这种封闭和隔离,一方面加剧了古代族群的分化,扩大了各民族间的差异,促成了当地多民族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也是民族间基因流动缓慢和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梯层,以滇中高原为主体,是残存的古夷平面,又称云南的第一级夷平面。该古夷平面高程约在2300—2700米之间,山间盆地底部海拔约在1700—2000米左右。该梯层为丘原状高原,地势起伏缓和,有宽阔的山间盆地和不胜枚数的高原断陷湖泊。分布在这个梯层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彝,白、哈尼、苗、壮、布依、蒙古、阿昌、景颇、德昂和傣族等。

就总体上说,该梯层地势平缓,交通较发达,其生态环境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系统。各少数民族受内地汉族文化影响比较大,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婚姻联偶(基因交流),生活习俗交叉渗透也相对多得多,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自然也就比较高。因此,历史上滇池地区能够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洱海地区能够长期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第三梯层,主要是指云南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边缘地区,也称云南的第二级夷平面。主要由海拔1200—1400 米的低山丘陵和海拔500—900米的盆地、河谷组成。分布在这个梯层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傣、 拉祜、佤、基诺、布朗、瑶等。傣族主要居住于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海拔500—1100米之间。例如景洪的海拔为553米,勐海的海拔1176米。拉祜族、佤族、基诺族、布朗族、瑶族等则主要居住在半山区或山区,居住海拔相对较高,大约在1300—1500米之间。一般说来,傣族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民族经济、文化相对较发达,而拉祜、佤、基诺、布朗、瑶等族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缓慢。

值得注意的是:该梯层属于马来印度热带雨林的北缘部份,年平均温度较高(约20℃),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是云南热能自然条件最优越和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加之,澜沧江穿过该区域,这更为少数民族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栖居地和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或许是一些民族过于依赖自然,从而放弃发展族体自身和个体自己其它优势的因素之一。因为历史上即使生产方式落后(刀耕火种),靠大自然的恩赐也能生存。

显而易见,云南少数民族大致按云南山原北高南低逐级下降的三级梯层分布。特别是云南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更较为集中地分别分布在三个梯层上。当然,三级梯层的分布格局也不是绝对的,同是一个民族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梯层上。然而,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同一民族的人们,尽管他们分布的梯层不同,但由于有着许多相同的生态因素,因此仍产生了许多共同的经济文化特点。

二、云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从傣族、彝族的情况说起。

傣族,云南共有1014318人(1990年), 集中分布在滇西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滇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两个州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梯层,且相距遥远,但在生态环境上,两者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德宏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年平均温度为18.3 ~20℃,年平均降雨量为1363.1—1676毫米,西双版纳则地处马来印度热带雨林北缘,年平均温度为18.1~21.7℃,年平均降雨量为1211.1 —1550.8毫米。澜沧江流经西双版纳,大盈江和瑞丽江则贯穿德宏。不仅如此,两州的河谷地带都盛产橡胶、咖啡、可可、砂仁、菠萝、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和水果。简言之,两州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大致相似。“傍水而居”成了不同梯层上的傣族共同的生态适应特征,而水自然也就成了傣族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水稻是其最主要的农作物,鱼是其主要的肉食之一,赕佛离不开水,沐浴离不开水,水井修得讲究,新年要泼水祝福。简言之,傣族的经济文化,特别是生活习俗大都与水密切相关。

彝族,在云南省共有4054177人(1990年), 居全省各民族人口的第2位。其分布的生态幅度十分广泛,三级梯层上均有, 几乎遍及每一梯层的每一县。其中金沙江、元江与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较为集中。从行政区域看,主要集中分布在楚雄、宁蒗、巍山、南涧、禄劝、寻甸、路南、峨山、红河、元江、新平、景东、景谷、江城、普洱等民族自治州县。这种分布格局,即所谓“大分散,小集中”。然而,云南的彝族无论分布在哪个梯层哪个州县,通常绝大部份都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或半山区。与傣族“尚水”不同,彝族崇拜火及动植物,一般认为黑虎是彝族最为原始的图腾。其可能渊源于古氐羌。现代滇川黔桂四省的彝族都存有以虎为祖先、以虎为图腾的遗迹。这说明虎图腾可能产生于彝族分化、迁徙之前,是彝族的原始图腾。而今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流传着马缨花图腾。〔1〕这里的马缨花图腾可能是继原生图腾——虎而次生的一个区域性宗支图腾。〔2〕

我们的目的并非要探讨水、火和图腾本身,而是想除了说明不同梯层上的同一民族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外,还想通过它们进而说明“水民族”(傣族)和“火民族”(彝族)跟其所处生态环境的关系,说明部份彝族的图腾从虎变迁到马缨花的生态学依据。

前面我们谈及傣族和彝族的居住环境,即傣族住在河边,彝族住在山里。这就为傣族崇尚水、彝族崇拜火提供了物质条件。撇开傣族聚居地雨量充足不说,仅只靠其周围的江河溪流,傣族人民无论生产用水,还是生活用水,恐怕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取尽用绝。而其“楼居”习惯,沐浴风俗,喜庆泼水等等无一不跟其水源条件、气候特点密切关联。再说彝族崇拜火的问题,因其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周围的树木相对比坝区多。树多,特别是云南松多,柴和松明就多,其“火把”的“燃料”也就多。至于部份彝族的图腾从虎转变成马缨花的生态学依据,我们认为,彝族一直居住在山上。众所周知,历史上山岭大多为森林所覆盖,而深山老林又通常是老虎出没的地方。虎,作为勇猛的象征,很可能受到居山民族的崇拜。随着森林遭受砍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虎或被猎或逃走,其神圣感在一部份人心目中便可能消失。特别是其一部份人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后,由于动植物情况发生了变更,再加上一些特定条件和历史原因,这部份人的信仰也可能发生改变。楚雄州流传马缨花图腾的地区,就普遍生长着杜娟花科植物——马缨花。

从全省来看,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一般都聚居在所处梯层海拔较低的坝区和河谷地带,如纳西族、白族、傣族。生产力水平较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的少数民族,则通常居住在所处海拔较高的山区和半山区,或者是高海拔的河流两岸,如独龙族、怒族、景颇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和基诺族等。

纳西族,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3000米河谷区域或高原面。河谷地区的纳西族以从事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高原面上的纳西族,以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芜菁等,同时饲养牦牛、犏牛和黄牛。藏族,主要分布海拔为1800—4000米的地区,从河谷地区一直分布到高原面和高山牧场。主要从事畜牧业,养殖牦牛、犏牛及黄牛,也种植青稞和芜菁。中甸县的尼希巴拉村,是最能够充分说明藏族生态幅度最广的一个典型例子。该村分为上村和下村,每户藏民在上村有一个家,在下村有一个家。夏季,藏民把牦牛和黄牛赶到其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牧场放牧, 为了照顾牲畜, 他们就居住在海拔3600米的上村。冬季来临前,他们又将牲畜赶到海拔3000米的下村,居住过冬。总之,藏族生态幅度十分广泛,他们随季节的变化而变更居住地和牧场,从而充分利用不同海拔高程的牧草资源,发展畜牧业。这既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态适应性,其实质是随空间生态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更,从而达到满足牲畜和人的营养生态位的目的。

众所周知,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风力越大。受此规律的作用,气候的逐渐变化便呈现出一个气候垂直带谱;植被类型的变化也呈现动物分布的垂直带谱。简言之,不同的海拔范围内,气候、土壤、植被、动物等生态环境都不相同。这些就必然给生活在不同海拔范围中的人们带来一系列影响。即随着少数民族居住海拔的递增,其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封闭性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生存依赖性就递增,其民族经济文化的独特性和封闭性也相应呈递增趋势,而其人口数量、种群基因流动频率则有递减的趋势。这是云南山原少数民族生态系统的一大特点,也是前述“居住在所处梯层海拔较低的民族比海拔较高的民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生态学原因。

云南山原迭宕起伏,高山峡谷相间排列,名江大川纵横交错,阶梯地势逐级下降,立体气候异常明显,在这样特殊多样的生态环境里,原来属于同一古族群的人们,尽管其水平分布在同一梯层,且居住区域的直线距离很近,但由于地理隔离和地形的“立体”,便将他们分隔到一个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小”生态系统之中。这样,因他们几乎失去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以及婚姻交流,久而久之,各自在语言、经济生活、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方面,形成了“不同于外界而内部相同”的特色,进而发展成为不同的民族。

生活在相对独立、封闭的生态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即居住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少数民族,其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缓慢。居住在地势较平缓,地形较开放的生态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其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生态环境的开放与封闭,不但影响着一个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自身的进化。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种族基因流动停滞,人体素质下降。

总之,云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封闭性,既是云南形成多民族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影响到云南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乃至造成云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黄瑞复、党承林教授对本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谨谢!)

注释:

〔1〕《马缨花的来历》载《山茶》1981第2期。

〔2〕《云南民间文艺源流新探》第244 页,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作者虞泓、邓永进,云南大学生物系、历史系,博士生。

标签:;  ;  ;  ;  ;  ;  ;  

论云南少数民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_傣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