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健康管理模式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云凤,周奇兴,王梅芳

“1+3”健康管理模式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云凤,周奇兴,王梅芳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利群教学医院> 上海 200333)

【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必须承担起健康管理的职责。综合性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的“1+3”健康管理模式,可以让社区居民切实享受到医改福利。综合性医院还承担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需要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尤其要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将“1+3”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教育,共用一个平台,逐步实现“促进教改,服务医改”的目标。

【关键词】健康管理;全科医学;医教协同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393-02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可以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和维护自身健康。疾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一个主要策略,是针对患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通过对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全程管理”的医疗保健服务。

1.医院承担着健康管理的职责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的功能定位已从传统意义上的院内诊断治疗疾病,转变为覆盖到入院前预防保健和出院后病情干预,在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方面承担起双重的职责[1]。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预防和控制疾病风险因素,以预防保健知识和技术服务于更多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不仅可以增加人民群众对医院的理解和满意,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更有利于维护和改善人民健康,减少卫生资源耗费,体现了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职责。医院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健康管理模式在我国得到地区政府及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强医院与社区的联动,医院指导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双向转诊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无缝化诊疗和健康/疾病管理服务,推进建设“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为普陀西北部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联合周边桃浦、真如、长征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区内首家“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社区健康管理指导中心”,以及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社区健康管理示范基地”。这种“1+3”健康管理模式,是以社区健康管理为核心,组合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多家医疗机构共同探索社区健康管理的新模式,为加强慢病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和沟通平台,四家医疗机构联合成立了心血管、糖尿病、肿瘤、脑卒中四大慢病管理工作室,方便病人就医,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分级诊疗,让社区居民切实享受到医改福利。

2.医院还承担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

医学教育由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阶段组成,肩负着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按照行政条线管理,将医学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两段式”管理体制,分别由高校和医院负责。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在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需要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尤其要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科医学教育现状

全科医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全科医学发展迅速而深入,尤其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促进全面健康,在国家层面上大力推动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这就需要培训出大量合格的全科医生。在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全科医学教育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全科学生在校的学习课程繁多,包括全科内科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管理和社区居民的重点保健工作等知识,这些课程都非常重要,但学生学习得过于表面和笼统,无法将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出来。还有,社区教学基地的水平直接影响全科医学生教育培训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学生全科医学专业观念的建立和梳理专业信心,但目前社区带教师资的临床水平和教学水平对于满足全科医学社区实践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由此,为了跟随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医教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使学校培养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见实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更好地对接国家分级诊疗战略,2017年启动社区联盟教学基地建设工作,以附属医院为切入点,与对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教学联盟。

4.“1+3”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教育

我院作为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也在积极探索将“1+3”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的教学,共用一个平台,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医教协同”,从而逐步实现“促进教改,服务医改”的新功能。

4.1 重视整体医学观念

健康管理是涵盖了发现健康问题(检查、监测)、认识健康问题(评价)和解决健康问题(干预)三大环节的循环过程,强调整体观念。全科医学的医疗模式,包括六大要素,具体理解就是关心病人的疾病和不舒服的感受,同时深入了解病人(包括其除疾病以外的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等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就治疗计划寻找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立场,在诊疗过程中渗透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的观念,加强医患沟通,最终为患者提供实际可行的治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这种渗透式、整体理念贯穿于全科医师培养的全过程。以“老年高血压”专题为例,教案的准备为三维、立体的患者描述和治疗,需要注重整体思路,以高血压患者为中心,以高血压的时间发展为横坐标(预防、保健、康复),以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并发症的筛查、治疗(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纵坐标,从心理、家庭、环境、社区、社会的深度了解高血压和高血压患者,同时体现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内容。

4.2 建立优秀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于健康管理的支柱地位,然而其所提供的慢病健康管理服务在资源配置和服务模式方面尚不能满足居民的慢病管理需求,城市社区慢病防控效果并未充分显现。社区慢病健康管理工作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参与健康管理的医师要求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基于循证医学的执业能力、基于信息化的数据挖掘能力及潜在高危因素的鉴别能力,有效传递和分享信息的沟通技能等。医院尤其是综合医院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医院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设立跨立于体检部门、辅助科室、临床科室的健康管理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健康管理业务。我们已成立健康指导中心以及慢病管理工作室,组成了由临床医师、健康管理师、运动康复师、营养医师、心理医师、临床药师、护理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这些医疗骨干同时可作为带教老师,组建全科教研室。带教老师在开展健康管理过程中的言语和行为,可对培养全科学生的沟通能力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带教老师利用好综合医院丰富的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带教的需求。教学管理部门进一步通过培训和考核,提升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4.3 利用信息化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工具的快速发展,移动医疗市场开始兴起。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城市慢病健康管理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O2O、健康管理类APP等先进技术正在与慢病健康管理不断融合。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监测设备,可以为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前端远程诊疗服务,实现动态监测、远程管理和紧急救助,以及交流互动平台;还可以为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提供远程专家支持、诊疗管理和动态数据分析等网络服务,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病例库学习和远程学习的机会。

4.4 医教协同,加强监管

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丰富,各项相关检查齐全,诊断治疗专业性强。健康体检者、患者的信赖度高,依从性好,在健康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健康管理尚需要逐步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技术标准,明确慢病健康管理工作流程、健康评估标准、常见服务与技术规范(常见慢病筛查规范、健康教育指南、行为干预指南等)、健康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规范等。我们将教学渗透进健康管理过程中,接受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督导,学员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绩效考核系统与服务量、服务内容和质量等挂钩,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健康管理的规范,督促、提高医师健康管理水平和意识,促进健康管理产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生来.医院的双重职责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枣庄卫生,2012,(5):52-54.

[2]何珂.医教协同推进高校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创新——以复旦大学为例.现代医院管理,2016,14(6):67-70.

[3]肖文冲,简燕进.大健康背景下铜仁市全科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2):281-284.

论文作者:张云凤,周奇兴,王梅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1+3”健康管理模式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云凤,周奇兴,王梅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