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对经济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想提升煤矿的生产效率,需要做好机电管理工作,如何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是关键。在本次研究中以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基础,对如何将其应用在煤矿机电管理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煤矿机电管理;管理要求
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实际应用等为生产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如何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是重点。在煤炭行业管理中,由于过程比较复杂,数据信息量大,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容易导致网络信息资源应用不合理,不能实现各个环节的融合。因此煤炭行业必须强化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视,在煤矿机电管理中实现合理有效应用。
1.煤矿机电管理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可行性
结合煤矿机电管理的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实现信息的融合,以信息安全监控和数据融合管理等作为基础,要求对因素分析,提升可行性。以下对可行性概况分析。
1.1提升机电管理水平
网络系统模式针对信息资源的整合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信息安全监控管理和数据信息整合的过程中要求掌握数据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矿机电的管理难度。此外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后,对各种信息有效处理,整个过程中精准度高,时间少,能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掌握。此外在网络信息资源应用过程中,必须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明确机电管理的重要性,发挥巨大优势[1]。
1.2促进煤矿企业转型
以网络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在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阶段,如何提升生产效率是重点,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要求做好目的匹配工作。和传统的管理方式对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共享等阶段有明显的优势,在后续操作中将其落实在机电管理中,能实现数据的合理化管理。此外以信息数据为例,在一定情况下实现数据的整合,能满足现代化转型要求[2]。
1.3实现整体化控制
在Web模式下,对矿区必须创新检测模式。根据煤矿自动化的测控形式要求,要求普及现有的设备技术。借助网络设备模式,包括: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等,能构件一套切实可行的视频控制系统。以现有的安全检测系统作为基础,如何进行联动处理是关键,分散的控制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当前比较成熟的煤矿系统模式能实现统一管理,在系统落实阶段,发挥系统模式的最大化作用。此外以子系统作为基础,进行信息管理、环境安排以及火灾监控等,合适的管理方式符合自动化监控要求,整体效果突出。
1.4提升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力
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模式优势明显,在装置检查和安装中,要求明确电视投影电视墙的子系统,光纤工业系统以及数字视频控制系统等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连接微机网络系统模式实施,在共享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测控的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控制,达到高效化应用的优势。此外分布自动控制系统立足在Web模式下,在可视化操作的阶段,发挥容易管理的最大化作用,能保证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能力增强。在一系列的煤矿系统操作和管理中,对设备模式进行检测后,能避免出现其他安全事故,有助于企业进步,保证文明性和安全性。
2.网络自动化监控的重要意义和应用模式
煤矿所采用的自动化检测模式是一种Web的模式,在安全检测的阶段,需要对网络资源模式分析,在自动化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机电自动化的模式中子系统涉及到电子显示、视频操作系统以及屏幕投影系统等,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共享是重点,在现代化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如何将先进的技术模式应用在开采中是关键。软件数据信息和数据库信息等存在内在联系,在综合性应用中,必须凸显出重点内容,在未来发展阶段,明确技术实施的注意事项,机电管理方面的信心处理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管理系统作为基础,进行集成化分析和处理,发挥统一调控,对设备运输以及排水系统等综合性管理,实现共享。
3.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的实际应用
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人们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有严格的要求。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网络作用比较明显,如何实现煤矿多种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是关键,要求实施系统集成化分析,提升煤矿机电的综合管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创建一体化的控制平台
在当前管理中,控制平台的建设很重要,多数煤矿企业借助千兆环网的方式进行网络资源的自动化系统创建。以中心系统作为基础,在系统预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排水、供电和人员定位系统等。网络集成化技术成功后,基本实现了有关信息处理和监控管理,绝大部分的煤矿企业进行主交换机和环网前兆安装。为了避免出现电源供应不当的现象,要求组织进行电源持续管理。网络信息集成系统在地下创建,可以对矿井现状进行检测,在共享分析阶段,如何实现资源合理应用是关键,网络化系统落实后,能满足排水系统、输送管理和开采管理的稳定性。在各个系统支持下,生产信息变得可视化,能实现标准化管理[3]。
3.2实现稳定电源的自动化管理
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如何提升适应性是重点,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创建系统重建,供电系统模式的功能落实很重要,以复杂的管理系统为例,尽管煤矿机电设备运行正常,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如果出现断电的情况,通电后,可能对电源产生影响。结合网络系统和资源实际需求,为了避免出现电流侵害和其他不良反应,要借助煤矿机电保护设备实施,确保符合要求。此外借助避雷设备进行应用,最大程度降低损耗。配电室管理中,如何保证电源的安全和稳定是关键,在自动化中心控制中,对于不同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要求以管理、检测和控制等作为基础,保证对煤矿一系列的系统参数收集,不仅仅是物理层面分析,更要注意的是冗余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多次应用。以某个零件为主,在系统应用中,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能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4]。
3.3实现实时监控
在监控的过程中,自动化监控中心对其他子系统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由于整个阶段涵盖的系统模式多,如何实现系统化测试是关键。结合物理和逻辑等视角等,兼顾到冗余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实现对故障的排除。在监控维护的过程中,涵盖的参数内容比较多,如何实现逻辑再处理是关键,以通讯功能作为基础,在管控阶段实施通讯功能创新分析,如果出现原件失灵或者其他情况,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在大规模的模式下,如何实现网络传输效率的提升是关键,一般情况下,在数据库管理阶段,借助国际上的标准对监控系统进行预处理。以系统本身作为基础,采用Web模式进行数据浏览后,能实现网络传输系统的工作信息调整,从当前网络上煤炭企业的要求可知,排水系统和供电系统本身比较稳定,创建一种系统化的网络平台后,可以实现全面管理。为了确保系统的协调和调配管理,可以设定两个服务器,采用双服务器的方式,如果一个主机不可以运行,另外一台计算机可以运行。为了保证系统的合理运行,在数据统计阶段,确定使用年限。在生产过程中,对机电设备实施监控和远程化管理,保证数据共享。
3.4实现电源合理提供
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后,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创新,以系统本身为例,供电系统模式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以系统本身为例,过程比较复杂,在设备应用中,电源在电流的冲击下,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在整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是关键,结合电流和电源的利用情况,要求实施用电设备的有效保护,只有做好保护工作,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另外,也可以在配电室中对避雷装置进行安装,进而增强电源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系统分析的阶段必须明确实际管理需求,严格按照要求实施。
结束语:
以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状作为基础,在煤矿机电管理中,考虑到变量因素的类型,要求凸显出管理的优势,提升可行性。在本次研究中对设备种类分析,从自动化管理、一体化管理和网络技术和监控管理等阶段入手,实现信息模式的充分利用,保证煤炭企业的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符合发展需求,在管控阶段以智能化作为基础,适应范围广。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是机电设备管理发展的一种要求,且可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使煤矿企业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合理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秀军.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运用[J].能源与节能,2018(10):171-172.
[2]郭黎明.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125+127.
[3]邓荣华.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02):143.
[4]毕景明,刘皓,郑孝恩.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0(01):98-100.
论文作者:杨莉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机电论文; 煤矿论文; 信息资源论文; 系统论文; 网络论文; 模式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