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地位的市场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地位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总书记曾郑重地指出:“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农业不仅要为十多亿人口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而且要为二、三产业提供重要原料和广阔市场。加强农业也就是支持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农业做贡献也就是为国民经济做贡献。”江总书记的这些精辟论断,是对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未来作用高屋建瓴的准确概括,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科学指南。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也必须走市场化之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流程中一个愈来愈重要的变量的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了。假如农业不能加入市场经济行列,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就不可能。三十余年的农业计划管制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是食物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资源贫乏,吃饭问题将始终是头等大事。这一点,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去、今天以至明天都不会改变,甚至还会更加重要。农业更主要的是依赖于阳光、生物和土地的“土地经济”,科技创新无法改变人类对土地的依赖,改变的只能是土里刨食的不同形式罢了。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向社会经济系统提供的要素日益增多,品种结构会日益丰富,从而将促进社会分工更加发达,进而会产生和分离出更多的独立产业部门。如果没有农业这个前提和基础的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及以农业为其对象的产业也将随之萎缩。假如这种事情发生了,将会有何等巨大的人群加入失业的阵营;庞大失业队伍的存在,社会何以安定?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仅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且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有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抑制通货膨胀和劳动力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清楚的,且极力去做的。著名美国华裔经济学家费景汉先生在《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一书中就曾说过这样的话:“由于农业部门的规模和重要作用,它必然成为一国经济任何真正持续扩大的基础。”这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改变反而还会强化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农业的产业依存关系,能够改变的只是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目前我国工业原料的40%,其中轻工业原料的70%,纺织工业原料的90%来自农业。1992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总产值达907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4.5%。由此可见,工业增长的1/4来源于农业产品的贡献。进一步地,轻工业增长了,必然增加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对重工业产品产生需求,这就促进了整个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正是农业尤其是粮食的不可替代性的决定性作用的充分体现。倘若它发生了变化,也许会使整个国民经济落入因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不足而引起工业化进程停滞的“李嘉图陷井”而不能自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分别于1958~1963年、1969~1975年、1978~1981年及1985~1988年四次遭遇到这种打击。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教训,对中国农业的未来、中国经济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农业不仅能够生产,而且能够容纳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现有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5%,达12亿以上,且80%左右为农村人口。这么巨大的人口基数,即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每年的增量仍然是很大的。许多专家估计,按照目前的水平增长,每年将新增人口1700万人左右,而且农村人口的增长率和增加总量都明显高于城市。特别令人担心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中国各级政府调控能力的不足,农村新增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将呈下降趋势,不仅如此,在今天,城市贫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市新增人口和现有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也因贫困而日益举步维艰。这些都将影响到中国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一直是容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局面仍然不会有多大改善。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市场需求约束决定着中国经济增长长波
大量研究表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赖于农业健康发展的支持。一般地,农业增长率高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也高;反之亦然。
缪尔达尔曾在《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一书中指出:“经济发展长期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农业部门。”罗斯托在分析康德拉季耶夫长波时,也将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归结为初级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保罗·贝赫也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得出了并无二致的观点。1992年,世界银行在研究考察了全球70年代56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后发现,农业占GDP份额在2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其中,有23个国家农业增长率在3%以上,其GDP的增长大都超过了5%:农业增长率在1%~3%之间徘徊的28个国家的GDP也相应地在3%~5%之间波动;而GDP达不到3%的10个国家农业增长率均低于1%。〔1〕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印度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就更显精确了:农业增长率每增加1%,工业增长率将跳升0.5%,国民收入增长率会有0.7%的上升。〔2〕中国是一个发展的农业大国。这个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绝不能忽视食品价格的变化。这是因为购买食品支出仍然在我国城镇居民的总支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据有关部门统计,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49.9%,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支出中,其中有58.8%用于食品消费。这足以说明,食品的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以至对整个社会物价水平有深刻的影响,而粮食价格的变动对食品价格水平的涨落的主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从这十几年的经验来看,粮食生产的丰歉是决定粮食价格水平的根本因素。粮食供求关系偏紧,就会引起物价上涨。1985年粮食减产6.9%,物价上涨了8.8%;1988年粮食减产2.2%,物价上涨18.5%;1994年粮食减产2.5%,物价上涨27.1%。而几次的粮食增产,则都促使了物价涨幅的回落。1990年粮食增产9.5%,物价涨幅为2.1%,比上年回落5.7%;1995年粮食增产4.8%,物价涨幅为14.8%,比上年回落6.9%;1996年粮食增产5%,物价涨幅为6.1%,比上年回落8.7%。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的波动幅度,在一般情况下相当于农业平均波幅的2.9倍,即农业为10.2%,而轻工业则高于23.9%:相关性较为明显。〔3〕随着经济形势的冷热变化,农产品需求水平也会相应变化,从而引起农产品产量和价格的变动。经济扩张时,需求增加,价格上扬;经济衰退时,则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但是,从总体上看,农业产出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冷热变化的影响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特别,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购销体制的特殊性决定的。倘若粮食流通体制迈向了市场化、市场又走向了制度化,则将是另一番境况了。这样,农业的产品供给和市场状况就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波动状况。最明显的是,它的短缺不仅会为工业增长设置上限,而且一旦它们之间的供求超过了临界点,农业的增长就会成为工业增长的瓶颈,严重制约其发展。在1978年改革前,中国农产品由于一直处于短缺状态,所以,人们的口粮所占有的份额是绝对的,而动物性的食品则微乎其微。1978~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以年均近5%的速度递增,是新中国以来的历史最好时期。1985年开始,中国政府在继续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适时主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将人均口粮消费稳定在250公斤左右的前提下,注意多种经营的发展,使食物多样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1995年,猪牛羊肉、水产品、禽蛋、牛奶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4254万吨、2517万吨、1676万吨、562万吨和4211万吨,比1984分别增长1.8倍、3.1倍、2.9倍、1.6倍和3.3倍;从而使用于转化为肉、蛋等动物性食品的间接粮食消费大幅度上升。这一部分与粮食丰歉的相关性将越来越强烈地同步。随着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对农业波动的影响将日益敏锐。
因此,从长期趋势观察,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论断是具有预见性的。他指出:中国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要有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
三、开拓农村市场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整个国民经济将依赖农业的增长而繁荣,农民将依赖整个经济的昌盛而富裕。在这样一个经济链中,只有农民收入真正提高,形成巨大的实际购买力,才能产生对工业品和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只有需求有效,供给才能成为有效供给,才能使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1)农村这个大市场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拓;(2)农民收入还很低;(3)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对农产品的吸纳能力仍然不高。我以为,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个方面是前提。现在我国的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的供给是供过于求,而需求则相对不足。因此应当加快加大农产品转化的速度和力度,尽可能地使之得到综合利用,提高其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价值。这样不仅能使吸纳部门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而且也会相对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并促进其种粮积极性。只要农民手中有了钱,也就有了农村市场,但是,市场并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因此,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仍是当务之急。
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缓解目前城市工业经济下滑而造成的市场需求约束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国有流通部门市场份额占有率;有利于农民在城乡市场繁荣过程中收入得以提高;从而达到各得其所的目的。
开拓农村市场,绝不能不择手段地采用坑农、骗农、误农和害农的卑劣做法,决策部门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注意协调城乡经济关系,确立工业品与农产品双向联动的流通体制,综合研究并科学预测农村购买力变动与需求层次变化趋势,以市场为中心来规划生产力布局,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开拓农村市场,必须提供必需的农业公共服务政策。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农业发展资金,加大在建立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以及国土整治、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力度,尤其要通过财政渠道提供农业公共服务,建立农业生产的支持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应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予以政策保证,使之拥有稳定的投资机制与投资渠道,从而有利于增加对农业投入品的购买力需求,活跃城乡市场,缓解工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需求约束矛盾。
开拓农村市场,必须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使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适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对于那些由于长期长线运转所造成的一定积压而又有一定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工业消费品,应当适时调低价格,吸引农村市场上的相关或可替代的购买力来及时吸纳。在价格体制方面,除了要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完善粮食的购销政策外,还必须同时控制良种、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以免粮食收购价格提高的部分被其反弹所吞食,从而造成国家政策性优惠倒流城市,影响乃至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
开拓农村市场,必须研究农村、了解农民、完善市场体系。开拓农村市场要突破传统,拓宽思路,从强化市场营销上做文章。(1)注意了解农村市场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状况,按照农村市场需求把握不同产品的销售生命周期,并据此制定不同阶段和细分化营销策略。(2)注意研究乡村的市场状态,把握农民对不同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消费模式变化趋势和购买行为特征差异,把握顾客需求,投其所好。(3)重视农业物流业发展,完善市场体系。现代流通经济学告诉我们,工农业之间不仅各自以自己的产品作为对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而且还同时是对方的销售市场,使对方产品价值得以实现。这其中的桥梁与纽带就是农业物流业。
注释:
〔1〕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
〔2〕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产品价格政策》(1992)。
〔3〕牛若峰、郭韦:《中国经济偏斜循环与农业曲折发展》,第5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标签:农业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农产品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