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李林芝

(武冈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选取的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使用,观照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使用。结果 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要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胃肠功能要差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将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和胃肠功能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加大。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

前言:

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主要是新生儿时期,这个时期刚刚与母体分离,没有成熟的器官系统,而且具有很低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因此会将各种相应的疾病引发出来,甚至会出现死亡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一种科学和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法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其容易将新生儿各种相应的并发症引发出来,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当前一种新型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就是鸟巢式护理,其逐渐在新生儿护理工作具有普遍的应用,通过相应的研究可知,其可以将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可以增强新生儿的胃肠功能[1]。因此本文主要选取某院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治疗的8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现有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选取的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胎龄为(33-38)周,平均胎龄为(32.3±1.46)周,平均体重为(1.89±0.53)kg。观察组患儿为40例,胎龄为(334-37)周,平均胎龄为(33.12±2.54)周,平均体重为(1.92±0.61)kg。这两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和体重等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使用,其中向温箱内转入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的新生儿,之后要在新生儿的头颈部放置柔软的睡袋,稍微向其后部伸展新生儿的头部,其主要目的是为新生儿的顺畅呼吸提供保障,同时要向30°的方向抬高床板,其主要目的是将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现象提前预防,这些都是常规护理方法中主要包括的护理方法。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使用,具体的护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要将椭圆形的“鸟巢”及时的制作,制作的材料为带有卡通的绒棉布,而且其大小和柔软度都要适中,在使用之前要进行相应的预热工作,一般是在33℃左右的婴儿暖箱中完成预热工作。(2)在“鸟巢”中放置新生儿,其要保持侧卧位和自热微屈的四肢,之后沿着新生儿的背部、臀部和身体四周围绕布卷,同时要将护圈的大小和布卷的松紧度合理的调整,而且要向上30°左右的方位抬高床板[2]。(3)将暖箱中的温度和光线强度等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温以及体重变化的清苦将及时的调整。(4)定期为新生儿小的消毒,为新生儿身体的整洁性提供保障,在新生儿的喂养中一定要根据医嘱对新生儿专用奶进行使用,而且喂养工作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同时要其进奶的情况仔细的观察,在喂养工作完成以后要将护理口腔或者鼻部的工作做好,其主要目的是为新生儿顺畅的呼吸和清洁的口腔黏膜提供保障。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其中出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以及体重增长情况等几方面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对两组新生儿的胃肠功能情况进行观察,其中首次胎便、胎便转黄以及进奶量等几方面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对两种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其中喂奶不耐受、皮肤溃疡和呼吸暂停等几方面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主要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 19.0,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情况

通过研究和分析可知,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要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情况表

3.讨论

在新生儿时期一套科学和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但可以将新生儿的生长环境及时的改善,同时对可以将其生长发育的质量大大提升。通过相应的研究可知,鸟巢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将外界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以及新生儿的活动量大大减少,这样可以为其机体热能提供保障[3]。另外鸟巢式护理主要是对母体子宫内的环境进行模拟,保证新生儿的生长舒适度,“鸟巢”对新生儿进行环绕,护圈等对其手指等互动吸吮行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将其口腔满足感提升,这样可以增加其进奶量,在短时期内使其体重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4]。另外鸟巢式护理可以使新生儿的胃肠道活动增强,对其分泌胃酸具有一定的刺进刺激作用,同时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性,为其生长发育提供保障[5]。

在本次的研究中发现,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要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胃肠功能要差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将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和胃肠功能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加大。

参考文献

[1]魏国华,方闪闪.探究鸟巢式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22):143+145.

[2]毛伟萍.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OL].河南医学研究,2017,21(21):178-188.

[3]李韵.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3(14):133-134.

[4]高莹.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6(08):102+105.

[5]王自兰.鸟巢式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9(13):216-217.

论文作者:李林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鸟巢式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李林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