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辨是非——对作为总结性评价的语文高考的认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结性论文,认知论文,十年来论文,是非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考对语文教育改革具有促进和阻碍双向影响
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刚恢复的时候,是充满锐气的,人人叫好,但同时也获得了“指挥棒”的诨名。这一诨名沿用至今,演化为褒贬参半。回想一下,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它30年的模式大同小异,如报名、考试、阅卷、录取,连考试时间都一直是“黑色的七月”7、8、9三日,2003年才改为六月。这几年素质教育叫响了,考试理所当然地被划入应试教育,被大加挞伐。但争论归争论,谁都明白,取消考试制度还相当遥远,存在的事物就有它合理的一面。最近,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说:“考试不是评判人才高低的唯一形式,但确实是在生活中常出现的形式,至少在大规模选拔人才时,考试还是能保证相对公平竞争的唯一可行形式。所以不应把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起来。”这里说一说全国高考卷变迁的脉络。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各省自己命题,组织考试。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主,语文知识仅作点缀,作文题有《难忘的一天》《胜利的十月》等,基本上走的是“文革”前的老路,可见改革的起点并不高。
1978年开始,全国统一命题。一方面增加了基础知识题的分量,另一方面,也许是为了防止造成考试成绩不公平的猜题押题之风死灰复燃,作文不得不在题型的左躲右闪上下功夫。可以说,这连续两三年内命题的改革还属于比较盲目的摸索,没有着力于重大的、实质性的改革。
步幅有所加大的是1982年,全卷由100分改为120分;1994年又由120分改为150分,这虽是考查容量的增加和比例的调整,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1991年开始分卷,第Ⅰ卷采用国外早已采用的标准化题型,也称客观题或选择题;第Ⅱ卷则保留了包括作文在内的非标准化传统题型,也叫主观题。前者重结果,评卷时操作容易;后者则兼重过程和结果,但仍由人工评卷,难度较大,速度也不易提高。10余年间两卷的比例有过几次调整,总体构架保留至今。
1984年提出了对整篇文章阅读考查的新思路和方法,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的论著《古代社会》作为整体阅读材料进入了高考阅读题。因为前所未有,当时就引发了一场影响不小的地震,成绩一度成为全卷的低谷。有人则视之为答题途中的“华容道”,“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但命题人员不改初衷,“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到如今,而且由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到文学作品,和写作成为试题的两个顶梁柱,地位甚为稳固。这从一个方面证明,考试,尤其是像高考这样的重要考试,“指挥棒”对教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而且从考试方面爆发的改革举措,往往震撼力更大。
1999年写作题采用了一种与沿用多年的命题作文、选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形式有明显不同的话题作文,使考场作文中难以克服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从内容到形式的模仿、抄袭或者“克隆”,使本来就难以把握的评分状况更加复杂,有“标”而少“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两点认识:一是30年的语文高考和语文教育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高考内容的离“本”(指包括全国统编教科书在内的教科书)不离“纲”(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如今为《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语文高考命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基本上都是微调,每一步都不无成功之处,但也免不了这样那样的失误,还可能在一定时期(至少一年)对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公平地说,学生学了三年六年十二年语文,竟要靠这样一份5000字左右,牵动几亿人心的试卷来承担全部检测效果,实在是负荷太重,但目前谁能给它减“负”呢?谁能找到一种更加高明、合理又简便的选拔方法呢?只能说“此题暂时无解”。
从总的来说,目前的高考已经进入规范化的进程了:考前颁布《高考说明》(2004年改为《高考大纲》),对考试性质、能力要求、内容、形式和试卷结构都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年年有微调,近两年语文试卷的框架也更趋稳定,一二两卷,七道大题,20多道小题,各题的考点和分值也大致不变。应当说,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对考生和他们的指导教师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一些条件和质量均佳的学校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摸索,已经能够应对裕如了。
但是,在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并开始生效之后,在新教材已经实验了一轮之后,在有些省市的高考制度进行过或大或小的改革之后,全国高考恐怕不应总是“风雨不动安如山”了。否则,和语文教育固有的矛盾就会突现出来,处理得不好,就会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阻力,而且不是一般性的阻力。从经验来看,语文教育改革的力度可以大一些,吐故纳新可以在一两个文件和整套教材中大体有个眉目;而一年一度的高考则涉及的面太广,展示于须臾间,没有人希望看到因此引起混乱的局面,所以还是以渐变较为妥帖。中国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实在经不起大的折腾了。
面对这一复杂的情况,作为教育界人士,我们对“旧”的认识应当比一般社会舆论更清醒,更深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应当萌发在这一新认识的基础上,既有科学理论的依据,又有实践的可行性。比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这是多么重要的前提啊!但我们“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笼统地归咎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再比如说“讲风太盛”的问题,多少年来得不到有力的矫正,现在是考虑把课堂时间大把大把地归还给学生的时候了。还有,对大大小小的考试,要注意它的实际效果,不要一味拜倒在它的脚下;对社会上飞来飞去、以各种名目传出来的“考典”“考王”“兵法”之类的资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必要的抵制。
二、高考阅卷后的反思
高考一年去了一年又来,也总有人一次一次地予以总结和评说,只是历来缺少权威性的结论。遗憾的是,在我们打算趁热总结的时候,直接的当事人——广大考生已经甩掉了“敲门砖”,转身而去,他们直接留下的可供我们深刻反思的第一手材料太少,而且十分零碎。这一缺憾无可弥补。最好能对千份各种不同类型的试卷的主人一一访询,询问他们的直接感受,了解他们做题的过程,倾听他们对整个试卷和每个题目的具体评价……只有这样,结论才是可靠确凿的,于今后的改革才有大益的,可惜目前想做的人没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的人又未必愿做。
高考阅卷是由省考试中心承头组织的,自始至终掌握阅卷全盘的是各评卷点的中心组。中心组一般由5人左右组成,成员有所在院校承办阅卷工作的领导,还有几名中学教师。他们进入评卷点后,立即对阅卷的进程作出全面安排,经反复讨论,结合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拟出一个更为详尽的操作细则。然后当数百名阅卷教师上岗后,由中心组组织一次培训,进入试评阶段。经组内互查、组长普查、复查组代表中心组抽查,这才步入正规,速度也由慢而逐渐加快。任务落实后,要求如期完成。一旦全面铺开,其紧张、忙碌程度是平时罕见的,也是需要用严格的纪律和操作规程来保证的。
第1卷第一部分评卷点虽然不直接接触,但如果中心组和阅卷的老师们发现答案有问题,就应当及时反映上去。这样的情况不算很多,但也不是绝无仅有。
评判第Ⅱ卷第二部分,是评卷点的全部任务。除作文以外的题相对而言要单纯一些,但真正操作起来也并不简单。默写的名篇名言的答案唯一,有错、别、落、添字,该句不给分就是了;但有些考生的潦草字也让人不好决断。改句、仿句、扩句和缩句的答案就多姿多彩了,一方面是题目对句式、对修辞格的具体要求,一方面是学生生活积淀、语言功力在短时间内的反映。阅卷教师要尽快地对每一份试卷中二者的结合情况作出判断,这本身对他们的经验和学养也是一种颇为严峻的检测。麻烦一些的是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的几道问答题,考生中少有与答案完全一致的,但答案后往往注有“意思对即可”的注明文字,全对、大部分对、小部分对又如何界定赋分呢?中心组需要拿出一个更具体的方案来,如用原文作答行还是不行,用同义词取代可还是不可,一个相似的意思允许用哪几种句式来表示。细则付诸实施,就不能随意改动了。
最困难的就是作文的命题和评阅了。有这么一个共识,天下的好文章都是在自由状态下完成的,换句话说,只有自由的环境和心境,创新意识才能用最恰当的手段和文字得以酣畅淋漓地表述。但考场作文为了起码的公平性,只能是不自由作文——限制时间,限制地点,限制题目,限制题材,限制文体,限制字数……因此,考场作文历来有两个难题,一是命题,二是评分。
先说命题。30年来,仅从形式上说,就有命题作文及其变种选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有材料作文及其引申出来的新品种话题作文,其中每一种形式又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如材料作文的研究和实践就历经10余年,从材质来分,有图画(主要是漫画)和文字;从数量来分,有一则和多则(各则之间又有相同、相对、相反等关系);从表述来分,有直言和寓言。有人以图像打比方说,命题作文是一截线段,内涵全在线上;题目无闲字,审题就是审每一个词的涵义和它们的整合意义。半命题作文则是一条射线,题目上的留空让作者自填词语,成为他在特定的条件下自打江山的一方天地。材料作文是一个扇形,材料和写作要求是它的圆心和半径,作者在扇形内立意谋篇写文章,一旦出界,则有脱题之嫌。这个比方是颇为形象也不乏准确的。
到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命题思路有了重大的推进。从内容上说,尽管不像“文革”前那样,和当时的政治热点近距离配合,但也要求考生关注现实生活,情感、认识和时代的步调一致,这从以后连续4年的话题“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的选择”等都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和上述几种写作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材料作文的材料是文章的基础和归宿,从中抽绎出来的观点应当一以贯之;而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审题时思考的一个引子,大可不必拘泥于材料本身。沿用上面的比方,如果将整篇文章看成一个十字数轴的话,那么,其交点应是话题,作者借鉴材料,围绕话题,构思谋篇。同前几种样式相较,作者的立意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了:可远可近,可实可虚,可今可古,可正可反,可偏可全……只要文章的主旨和话题有一根阅卷者可见得到或悟得到的连线即可,而“不搭界”则不可。应当说,这种形式和自由作文虽非同类,却是距离最近最短的了。话题作文给阅卷者一个最真切的感受是,它使考场作文长期以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至于题目,话题作文总是要求作者“自拟题目”,有些考生把话题作题目,这是不明智的,不可取的。
再说评卷,评卷历来是有评分标准的,先是综合评分,后有分项分等评分。分项主要涉及内容、结构、语言、卷面等4项,分等通常分1-4或1-5类卷。从理论上说,这两种标准都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就复杂多了。中心组的对策之一是制定各类试卷的样卷,下发给每一个阅卷者,希望能形成一个大体公正的水平线。但他们在领会和执行的过程中不可能齐步走,难免出现歧见。坦率地说,只要是人工阅卷,这种分歧或误差,只能努力缩小,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进一步说,即使有些先进地区试行的电脑判卷,也无非是控制过于悬殊的误差罢了。
应当说,话题作文使原有的评分误差现象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一是因为考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可比性却明显降低;二是对阅卷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要求更高了,而实际情况却不能尽如人意。
有人认为,问题就出在阅卷速读速判上,甚至衍生出“90秒钟决定一份试卷命运”的结论。对此,我们不妨直言,所说不无根据,但要具体分析。速读历来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它具有精读等其他方法不可取代的作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求是每分钟读800字,现在,教师用这个速度阅读评判考场作文,怎么就一定会铸成“草菅‘文’命”的结论呢?况且,考场作文是一种大规模的比较阅读活动,只有速读,才能在较短时间和较大范围内览其大略,才能在整体上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如果篇篇精读,不说时间允许不允许,只说读了后面的一篇,肯定会忘了前面的几篇、十几篇、几十篇,这样一来,如何在比较后公平地分别赋分呢?
应该看到,话题作文从总的方面来说,是有利于考生的,特别是那些思维活跃、阅读量大、知识面宽的学生,往往如鱼得水,很快地进入状态,在审题和选材时就很自然地与其他考生拉开了距离。这距离还体现在谋篇上,见多识广的学生心中有许多可供挑选的框架,因此他们新的思路能和新的构思相适应,和他们平素练就的厚实的语言功底相适应。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宿构,不是现场作弊抄袭,不是刻意地、机械地套用或模仿,考生的成绩信度是不会很低的。如果说,这形式有负面作用,那就是对我们长期以来信奉并坚持的写作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写真写实——有力度不小的冲击,因为“可以编写故事、寓言”(2001年考卷作文题用语,后两年又取消,但也不禁止)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我们奉为神圣的领地。在这种模糊的允诺下,考场作文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比较稚拙又被及时发现的“仿造”之作(如2000年的《豆角月亮》),使我们对此举产生了新的疑虑。同时,满分作文推向社会后,也有不问实际效果的“追风”现象,如一篇用浅近文言文写的《赤兔之死》,使一些爱好文言或喜欢猎奇的考生群起效尤,这是不宜提倡的。当然,这又一次证明高考特有的导向作用。
高考是一座山,横亘在前;高考是一重雾,有扑朔迷离处;高考是一面镜,前后左右都有可照处;高考是一条路,指引我们走向设定的目标。但高考决不是标示教育改革走向的“绝对权威”,只是目前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部分,需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与即将开展的与《课标》一致的教学评价接轨,语文教育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收稿日期:200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