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索_数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索_数学论文

数学写作——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教学实践论文,理念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数学写作的意义及背景

目前,虽然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作用,这些教学观念仍然难以到位,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仍自觉不自觉地沿袭诸如“大运动量”、“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生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听”数学。在教学手段上,依然是“教师主持工作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极少考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以及学习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大多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包括“言灌”和“目灌”),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地接受,本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但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填空式的问答”,所谓“边讲边问,小步快进”,其实“讲是为了灌输知识,问是看学生收到了没有”。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

相应地,与上面所述的陈旧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匹配,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锐减,许多学生跌入了数学学习的低谷。有些学生由于记不住、学不懂或碰到的困难长期无法解决,影响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又产生了无兴趣与学不懂之间的恶性循环。

而“数学写作”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及作业的改革,是学生通过写作的形式,对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整理,使之上升为更加理性的知识系统,从而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内储与外化,对数学“双基”起到加深和拓展的作用。学生在写数学作文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大胆想象,充分表达他们的数学观念,反映数学思考的过程和体验,以及公布自己进行数学探究的结果与存在的问题,培养其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数学写作”的出现改变了数学教学的思路、方法和观点,所涉及到的学生学习、老师教学、教学中师生关系、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对学生的评价等,都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数学写作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1.数学作文使学生由“看戏”变成“演戏”

如果把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比作“看戏”,那么,有的学生看了一辈子的戏,却从未“进入角色”,而通过撰写数学小论文让学生“登台演戏”,“戏”不一定精彩,但学生在“演戏”中得到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创造的心理感受和思维体验却是他们未来创造的基础。如果用传统的评价标准看待学生的研究结果,也许会认为这样的研究是稚嫩的,甚至是不完全正确的,但学生进行研究,最大的收获不是成果本身,更不是获奖,而是成长,是学生通过这种研究实践可以初步掌握研究的方法、增强探索的能力、培养科学的精神。撰写数学小论文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数学写作的确对于有效学习数学有着促成的效应,尤其在数学学习能力为一般程度或一般以下程度的学生身上会更明显。部分小学老师尝试在小学高年级进行数学写作教学,而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正是培养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开展数学写作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写数学作文使学生由“看戏”变成“演戏”,能有效增进学生对数学学习概念的理解,并进而提升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沟通能力,它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促进作用,对数学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2.数学作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写数学作文改变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有一位女生,数学成绩较差,平时对数学学习感到很吃力,因而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学完轴对称之后老师布置了实践作业:上网或找资料,查阅对称在设计、构图中的应用,然后利用所学到的对称知识自己设计创作一幅图案。这位同学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制作了几幅精美的图画,整幅图构思巧妙,匀称大方,在课堂上她的作品在全班做了展示,得到同学的一致好评,她为此信心大增,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消除了数学学习中的畏惧心理,在上课时也逐渐活跃起来了。还有位女生性格内向,孤僻。在教师批改作业时常常被她的一些独特的解法吸引,在上课时就经常鼓励她发言,她的奇思妙想赢得了同学的赞赏,慢慢地她的性格也有所改变。课后她把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记录下来,她的文章《去掉一些线》在2004年由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初中生数学学习》杂志举办的“首届时代之星实践与创新论文大赛”中获省一等奖,并被收入由获奖优秀论文编成的《时代之星》一书。此后又有3篇文章分获省三等奖和市一、二等奖。从此她学习数学的兴趣日渐浓厚,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

通过数学作文,能够展示学生的数学情感领域,成为透视学生“数学现实”的一个平台。反过来,学生的数学作文成为检视数学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能够引起教师对其教育观、数学观和学习观的反省与深思。数学作文是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观念”、反映“过程与体验”,公布“探究结果和存在问题”。这只有在进行了深入的内在反思、省悟后才能进行写作。反过来,写作又促使了学生对数学的进一步的反思,从而获得对数学更深层次的理解。

3.数学作文促进教师从“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

以听讲、记忆、模仿为主要特点的讲授和学习,能比较经济、快速地把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但是,也更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结果指向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来学习数学,笔者尝试在初中开展“数学写作”,采用“阅读理解、撰写论文”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有一次笔者和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发生分歧,争论了一节课没有结果,课后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交流。第二天笔者和学生的身份发生了互换,学生一个个登上讲台讲述他们的奇思妙想,笔者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对他们的表现赞叹不已,课后笔者把学生的思路和自己的感悟作了整理写成并发表《课堂教学中的“鱼”与“渔”——例谈抛锚式教学》[1],被CNNK收录。由于在指导学生写数学作文方面有一点积累,因此主持了一项市级科研课题,发表1篇文章[2],3篇相关文章获奖。通过做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水平,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所教的这一届学生各科中考成绩非常优异,平均分、优分率、重点中学升学率均位居徐州市第一,2006届的徐州市中考状元也出自笔者任教的班级。

三、小结

“数学写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数学双基教育的延伸。它可以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蓝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己的数学观,同时萌动着创新的欲望,他们常常不满足于有现成答案的习题和考题,希望有一种自由发挥、大胆想象、显示自己数学能力的机会,“数学作文”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由于“数学作文”本质上更加强调“课题意识”、“研究意识”与“学习、研究的体验”,理所当然地更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

标签:;  ;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索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