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_创新管理论文

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_创新管理论文

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思维论文,活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创新活动,而一切创新活动都是来自于创新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外化和结果。根据传统的认识,管理是对现有规则的运用,是对现已确定的秩序的维护。但是,在现代管理活动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创新的意义,因而把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视作优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益和增强管理功能的动力源。对于现代管理学来说,认识创新思维的特征、发现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创新思维根源于管理活动中的创新要求

从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意义上来看,所谓创新无非是淘汰旧的东西和创造新的东西,正是创新构成了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是从新的构想、新的观念产生到这些新的观念、新的构想的运用的整个过程,现代管理者往往需要通过创造与革新来达到更高目标,并在这种创新中以求实现管理的其他诸种职能。

与“创新”的概念相对称的是“维持”的概念,维持与创新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直观的层面上,人类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可以被看作为维持与创新的矛盾统一体或一过程。因为,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维持或创新中实现其管理的,所谓有效的管理,正是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结合。维持是保证一个管理系统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但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时代,知识增量越来越显示出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从而使管理的创新远胜于维持的意义。所以,在今天,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管理如果仅仅发挥维持的功能是不够的。现时代的管理向我们证明:任何管理系统都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是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对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管理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且,内部某个或某些要素在特定时期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内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从而对系统原有的目标、活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系统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冲击。因此,管理的创新功能被凸显了出来。

其实,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它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和每一项职能中也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就管理系统而言,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管理系统的影响程度来看,可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可分为消极型创新与积极型创新。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分为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自发创新与有组织创新;从创新的内容看,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创新等。然而,无论创新的规模是怎样的,无论创新发生在哪个层面,无论创新的性质如何,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把一切创新都纳入自觉的、有意识的范畴。因为自觉的才是主动的,只有当创新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活动,管理者才能够在其管理活动中掌握主动权。这样一来,就对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要认识和研究创新思维的规律,学会正确地把创新思维运用于创新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地实现管理职能。

二、创新思维是一切管理创新活动的前提

现代管理中的创新思维,是指管理者积极探索环境与组织自身发展中的未知领域,开拓和创建组织发展新局面的思维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新技术的发明、新观念的形成、新理论的创新,都应当归因于创新思维的形成。人类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与人之间关系文明形式的改善,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涌现等等,都应该从人的创新思维中去寻找根源。特别是在世世代代管理者的创新思维中,包含着人类进步的重大秘密。管理历来都是管理者施展才华、发挥创造性的舞台,而且,当人们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时,也包含着这样一个判断:那就是说,在这个领域中,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才可能获得生存的价值,才可能取得成功的机会。如果缺乏创新,就意味着平庸,即使去模仿那些成功管理者的做法,也是把自己放在赝品的位置上。所以,成功的管理就是创新,而创新恰恰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创新之所以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管理活动必须有创新伴随,不仅因为管理活动是处在每时每刻都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必须以创新来适应和迎接这些变化;而且因为管理活动总是富于综合性的社会活动,管理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所有这些因素在管理活动中的交汇,就意味着必须有管理者的创新举措来加以回应。再者,当人们说管理是面向未来时,不是指管理被动地适应未来,而是说管理是一种创造未来的活动,正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的管理活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正是创新使管理活动担负起了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可见,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管理者的创新思维在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新思维是一切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源泉。对于管理者来说,前人的管理经验是他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管理知识,而自己又在不断地创造和积累着新的管理经验。经验和知识就其来源看都是源于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是被固定下来的创新思维的结果。一个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自己的创新,他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管理经验,他永远只能模仿和重复别人的“创新”成果。其次,创新思维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在管理活动中,无疑有大量的程序性的操作,但管理者每日每时也都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对于这些新问题的解决是没有先例的,管理者必须创造性地处理这些问题,而这一点恰恰是衡量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标志。再次,创新思维可以开辟管理活动的新局面。管理者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创新思维从事管理工作,就不会满足于管理的现状,就不会由于内外环境的压力而改变管理方式和方法,就会主动地探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不断地开拓进取,为组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动力。

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由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他的管理经验、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都是创新思维的前提。但在管理活动中,最能激发管理者的创新思维的因素是目标、意志、兴趣、情感等。

目标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首要因素,可以说一切创新都是追求目标的行动,目标是构成管理者创新活动经久不衰的动机和动力,不断地激发他创造和探索。当一个管理者确定了他所追求的目标之后,就必然会把他所储备的知识、所潜藏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投入高效率的使用过程,展开创新思维。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保证因素,它表现为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进行活动,自觉地与困难作斗争,以及自觉地节制自己的行为。在常规的程序性的管理活动中,意志的作用表现并不明显;而在创新活动中,由于困难和障碍是不可避免的,人的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时,意志的因素就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是一种一闪而过的火花,还是一种必须执着地付诸实施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意志。

兴趣可以引发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比如,管理者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是否感兴趣,主管人员对下属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兴趣,下级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是否有兴趣等等,都决定了管理者能否千方百计、百折不挠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他的兴趣应当具有广泛性,这是他开阔视野、广采博纳并实行开放式管理的保证:同时,他的兴趣又应当具有收敛性,以保证他能够把创新思维集中到对某些重点问题的解决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具有突破性的创新能力。

管理者的情绪、情感以及其他因素也对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管理者的心境、激情、热情、自信、胆怯等情绪和情感因素都决定着管理者创新思维的质量。管理者自己也应当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优良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以保证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拥有进行创新思维的心理基础。

知识和经验对于创新思维的意义在于:首先,知识和经验为创新思维提供契机。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能观察和发现到问题,也就越能开辟出进行创新思维的新领域来。管理者所面对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向他涌来,但这些信息并不都是有用的,他必须凭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对信息进行筛选,从中发现问题。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具有某种知识和经验的管理者往往能够在那些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中看到其深藏着的奥秘,并努力去揭开这些奥秘。其次,知识和经验为管理者确定创新思维的聚焦方向。管理者要进行有效而成功的创新思维,必须从自己的智力、才能和素质等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设计出成功的道路,而能否发现这个出发点,取决于他的知识和经验,他的知识和经济越丰富,他所确定的出发点就越正确,他所确定的解决问题的目标就越切实可行。第三,知识和经验决定着管理者创新思维的质量。知识和经验越丰富,他的视野也就越开阔,他的思路也就越宽广,就会思如涌泉,就能够进行广泛的联想、丰富的想象,并通过类比、比较、移植等办法把已知的东西用于分析未知的东西,从而进一步认识未知的东西,赋予解决新问题的尝试以最大的成功可能性。而且,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将使管理者总处于具有先见之明的地位,并总能够使其创新思维具有理论化、系统化和相对完善的特征。

三、从创新思维向创新活动的转化

管理中的创造活动是创新思维向实践的转化,表现为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探索。就创新的总体来说,它们必然依循一定的步骤、程序和规律。总结众多创新经验,可以发现:在管理的创新思维向管理的创新活动转化过程中,是由“寻找机会、提出构想、迅速行动、忍耐坚持”这四个环节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

首先,创新之所以要打破原有的秩序,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这些不协调对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或造成了某种不利的威胁。创新活动正是从认识、发现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这个起点变成现实的行动的第一步依然表现为思维的运动。因为,当管理者敏锐地观察到了旧秩序中的不协调现象之后,还要透过现象找到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现象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利用机会或将威胁转换为机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作出消除不协调和使系统在更高层次实现平衡的创新构想。至此,管理的创新思维具有了转化为管理的创新活动的条件,可以外化为现实的运动,但是,在这里管理者的素质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管理者必须能够迅速地把观念形态的东西付诸于行动。在某种意义上,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迅速行动,因为所有思维形态的构想可能还不完善,甚至可能很不完善,但这种并非十全十美的构想必须立即付诸行动才有意义。一味地追求完善,就可能坐失良机,把创新的机会白白地送掉。当然,创新构想的不完善正是对管理者的考验,即在创新活动遇到挫折之时,要求创新者能够做到坚持不懈。因为,构想经过尝试才能成熟,而尝试是有风险的,可能会失败,但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为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在管理的创新活动中,我们很难把创新思维与实际的行动完全区分开来,因为,行动凝聚着思维的成就,而思维也必须借助于行动来体现自己。所以,创造活动就是创造新思维与创新行为的统一。我们必须看到,行动或行为无非是一个载体,是思维的载体,一种行为之所以能够被识别为创新的行为,完全是由创新思维所决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创新思维看作是管理实践中的一切创新活动的灵魂,认识管理的创新活动取决于对管理的创新思维的揭示。

应该说,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激发创新,树立创新观念,使每一个组织成员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尝试。要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个个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氛围。特别是要使每一个管理者都认识到组织聘用自己的目的,不是要自己简单地去用既定的方式重复也许重复了许多次的操作,而是希望自己去探索新的方法,找出新的操作程序。

为了激发每个人创新热情,管理系统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创新的原始动机也许是可人成熟感、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如果创新的努力不能得到组织或社会的承认,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合理的奖酬,则继续创新的劳动会渐渐消退。所以物质和精神激励与合理的奖酬,也是维持组织不断出现创新成就的保证。

标签:;  ;  ;  

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_创新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