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交通行业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涌现。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当中,预应力技术是用途最为广泛、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门技术学科。但由于预应力技术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过程要求较高的专业性,故在其施工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路桥施工;应用
前言
随着区域经济的进步及区域间交流的日益增强,给交通建筑业带来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对公路工程产生巨大的承载压力。近几年各地陆续出现路桥事故。因此人们对于路桥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应力技术可以增强构件的耐久性,因而在路桥施工中得到了应用与推广。
1.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特点
1.1使用价值
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路桥的使用效果,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保证材料的高质量。资源紧张造成的路桥施工建设问题较为突出,采取预应力技术能够改善路桥施工环境,提升路桥施工质量。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能够充分你的表现路桥的使用价值。预应力技术能够降低路桥重量,有效的预防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预应力技术改变建筑结构形式,同时能够提升桥梁外观形象。预应力技术中体外预应力是重要的组成技术。
1.2受力影响
路桥施工建设要适应城市发展规划充分的考虑使用功能。路桥建设结构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对路桥建设质量的要求正在逐渐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路桥的受力情况,在降低空间占有情况下有效的提升路桥的受力是路桥施工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路桥施工设计时要做好对布局进行合理充分的分析,采取预应力技术能够增强路桥受力系统承受能力。
1.3耐久性
路桥的使用寿命主要表现在路桥的耐久性上。预应力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将钢材与混凝土相结合,这种施工材料能够提升路桥的稳定性。降低路桥出现裂缝防止渗透情况的发生。提升预应力施工质量能够将裂缝的出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路桥因为环境的变化出现腐蚀情况,在客观上提升了路桥的使用寿命。
2.道路桥梁中预应力施工工艺分析
2.1下料处理工艺
首先,在桥梁工程张拉施工环节结束前,需要在钢管以及锚垫板中实施灌浆操作,保证形成可靠的粘结段,实现预应力筋固定的目的。其次,在预应力筋下料前,需要对粘结段中钢绞线进行适当的清洗,同时将其上的油脂以及PE层去除。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对粘结段位置、长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粘结段错位现象。
2.2穿索工艺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是预应力筋的长度往往控制超过 150m,而在穿索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中间部位操作中,往往是从桥墩定导向槽或者跨中转向装置中实施穿索。然而,如果钢绞线数量较多,就会给箱梁穿索增加难度,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在进行穿索过程中,利用单根钢绞线进行处理。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尽可能的保证不能使钢绞线发生缠绕现象,严格根据工程施工标准进行。在施工前,需要对锚板孔、钢绞线实施检查与编号,然后逐一将钢绞线穿过箱梁。在钢绞线穿索过程中,可以根据其位置采用不同的限制,避免其出现缠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压浆施工工艺
道路桥梁构件预应力施工过程中,时常会用到局部粘结方式,以固定桥梁外锁锚横梁,同时保证粘结力强度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压浆施工质量关系到粘结力的大小,为了满足工程施工要求,需要在确保压浆密实度的基础上,将粘结段强度提高为设计中对张力规定强度的108%以上。同时,压浆施工是预应力桥梁施工中关键的工序之一,一般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1:1的试验,避免返工事件。而压浆施工时间一般在张拉施工后的一日进行,保证压浆的密实度、稳定度、均匀度等,为桥梁预应力施工提供质量保障。
3.预应力新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3.1预应力在钢筋混凝土浇筑时的实际应用
在钢筋混凝土中,经常出现的就是裂缝,尤其是在路桥结构的混凝土中,裂缝出现更为频繁。预应力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就是避免裂缝出现在钢筋混凝土中,将结构中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加以避免。通常来讲是在路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加载使用之前进行技术应用,预先将受拉部位的混凝土施加一定压力。具体指的就是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域之内,对钢筋进行一定标准的张拉,利用钢筋自身特有的回缩能力,实现在受拉区域内率先受到钢筋施加部分压力的目的。
3.2预应力在路桥的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的应用
混凝土裂缝在质量通病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特别是在比较大规模的路桥施工建设中,非常容易发现混凝土裂缝。把预应力技术使用在钢筋混凝土中,可以使裂缝出现的问题得到避免,并且效果非常显著。预应力在集中应用到公路混凝土的结构和构建之前。在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张拉之前,会受到受拉区混凝土的压力,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张拉后,钢筋可以经过自身的回缩,使受拉区预应力感受到由钢筋施压产生的压力。
3.3预应力在碳纤维片中的实际应用
在对钢筋混凝土的路桥进行加固时,一般会使用碳纤维片进行粘贴,利用碳纤维自身的强度对混凝土进行加固,由于操作简单且效果好,如今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路桥建设中。在利用碳纤维片进行粘贴时,使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更为有效地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4.预应力新技术存在的问题
4.1预应力的钢筋管道较易堵塞
引起预应力钢筋的管道堵塞的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的浇筑时,并没有对操作时的野蛮作业进行及时的保护。因而无法穿过预应力钢筋,或是张拉效果受到影响,亦即是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筋伸长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不相符合,因而使得道路桥梁施工的成本或是延长工期。因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可出现野蛮的施工,同时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跟班保护。在预留孔道过程中,控制抽芯时间。
4.2张拉的控制不够严谨
预应力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长,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对张拉力进行控制过程中,不严谨的现象时常出现。部分工程应用1.5级的油压讲师张拉力,如此一来,就造成较大的误差,部分工程甚至没有进行千斤顶的计量标定就把在张拉中应用。因而为了有效地控制张拉力,必须规范施工过程,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4.3在张拉前出现较大的裂缝及收缩和徐变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结构容易受到温差和干缩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纹,我国是在大型的结构以及构件中,时常在张拉前就出现裂缝问题,使得该技术并不能达到抗裂的效果。为了有效地规避这一问题,就必须考虑温差等问题,可通过应用低水化热的水泥以及有效的保温措施解决。
5.结束语
公路桥梁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对桥梁混凝土强度会发生变化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了桥梁工程结构构件的稳定性,它是一种新型桥梁思路与技术,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桥梁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缺陷,但其施工过程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必须对施工要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路桥工程中。
参考文献:
[1]何天宾.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2]黄香.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论文作者:田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预应力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裂缝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