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大丰 224100
摘要:手足口病易在托幼机构爆发、流行,是学年前儿童的常见病,本次调查报告从流行病学角度介绍手足口病的发生、调查和处置的过程,并对本次疫情的处置进行了评价,对托幼机构在传染病防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传染病;托幼机构;疫情调查报告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1]。该病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易在托幼机构引起聚集性病例[2]。
2014年6月24日9时,大中镇阳光幼儿园晨检发现部分儿童上肢末端出现红疹、水疱疹。中心相关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该幼儿园核实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大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大丰市卫生局,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掌握了该幼儿园的发病情况,确定了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发展。现将本次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大丰市大中镇阳光幼儿园,隶属于大中镇幼儿园,位于大丰市市区繁华地段,该幼儿园为三层现代建筑,园舍宽畅,通风良好。园内共设10个班级,在园儿童453名。设置一卫生室,有园医1人。该园为半托制幼儿园,儿童多数来源于市区大中镇,少数来源于外乡镇。
2 核实诊断
2.1 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病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掌、足、臀部红疹和水疱疹及口腔溃疡,部分儿童有低热,个别儿童有头疼症状。
2.2 实验室检查
6月24日对新发病例中具有典型症状的5名儿童进行采样,送江苏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份标本中有4份为肠道病毒阳性,进一步分型为肠道病毒71型(EV71)。
2.3 主要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
3 流行病学情况调查
3.1 回顾性调查,经对市人民医院儿科、皮肤科以及市皮防所医生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表明:近年来,手足口病在大丰市曾发生、流行过,不仅儿童发病,成人也有发病。
3.2 接触史调查,部分儿童家长承认儿童发病前一周内有外出、外来史、并与首发病例有密切接触史,对首发病例进行追踪调查,未发现传染源。
3.3 流行强度,自2014年6月14日起,该幼儿园儿童中陆续出现手掌、足部、臀部红疹及口腔溃疡等手足口病症状的病例,截止6月29日,累计报告10例,罹患率2.2%。
3.4 疾病流行特征
3.4.1 时间分布
首发病例:朱雨清,女,6岁,阳光幼儿园中(4)班儿童,家住大丰市西团镇赵场村6组。该儿童于6月14日出现手掌红疹、水疱疹症状,无发热。6月15日下午患儿因“发热”去大丰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诊断“手足口病”,予以对症处理。10月16日该儿童因不再发热又继续到幼儿园上课;6月22日至6月24日该班又有3名儿童出现手掌红疹、水疱疹症状,无发热,引起了幼儿园园医的注意,该幼儿园于6月24日9时将疫情上报,并对患儿进行了隔离(患儿未继续入园上学)。截止6月29日共有10名儿童出现类似症状,其中6月14日1名,6月22日2名,6月24日4名,6月26日2名,6月29日1名。
3.4.2 人群分布
发病儿童分布在5个班级中,具体分布为:小(2)班1人、小(3)班2中(2)班2人、中(1)班1人、中(4)班4人、性别分布:男性3例,女性7例,男、女性别比为1:2.33。
3.4.3 地区分布
10名发病儿童中,有9名为大中镇本地儿童,另有1名为外乡镇儿童。
4 病因推断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在其后采取的消毒、疫点处理、健康教育、主动隔离查治病人等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是其佐证之一。
5 预防控制措施
5.1 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停课两周,儿童在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串门,不进入公共场所。
5.2 加强幼儿园晨检。每天各班老师负责统计儿童中具有手足口病症状的人数,并填写《儿童手足口病调查登记表》。每日上午将各班情况告知幼儿园卫生老师,整理汇总后报大丰市疾控中心;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与大丰市疾控中心联系。
5.3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寝室空气流通。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教室、寝室进行空气消毒,并对儿童的玩具和其他用品彻底清洗、消毒。
5.4 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教室内通风换气、温度适宜,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机体防病能力。
6 效果评价
本次疫情由于疫情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患儿隔离治疗、疫点疫区消杀等卫生处理措施落实及时,疫点内人群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率均达100%;疫区内主动查治发热、手足臀部出疹及口腔溃疡病人有详细的处理记录;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采集、送检规范。以上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及时落实以后,鉴于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后已有16天,无新发病例,且所有病例均已痊愈,表明本次疫情得以控制,可以结案。
7 问题与建议
7.1 问题
本次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暴露出一些问题,该园日常晨午检工作不够认真,流于形式,对儿童个人卫生监督不严,儿童洗手次数少,未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手足口病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家长对手足口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7.2 建议
7.2.1 托幼机构和小学校要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和因病缺课随访工作[3],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送诊,切实做到五早,要对患儿所用的物品和排泻物进行消毒处理;
7.2.2 要加大宣传力度,对 5 岁以下儿童采取入户宣传,使家长树立正确的防病意识,由于儿童的自律性不强,家长的参与态度是决定防病成败的关键;
7.2.3 加强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管理,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消毒制度,做好玩具、生活用品、餐具消毒工作,并确保消毒效果,教室和宿舍保持良好的通风,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教会儿童“五步洗手法”等;
7.2.4 要深入学校、托幼机构开好“三个会”(教职员工、家长、学生的培训会),加大对教师和卫生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一线防病力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Z].
[2]唐浩武,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调查报告.内蒙古中医药,2012,02:66-67.
[3]胡旺先,崔心尧.一起手足病局部流行的调查报告[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6):78.
论文作者:赵桂余,杨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儿童论文; 大丰市论文; 手足论文; 幼儿园论文; 疫情论文; 托幼论文; 病例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