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浅谈论文_杨成聚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浅谈论文_杨成聚

(桂平市油麻镇安平小学,广西 537207)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摒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融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游戏化教学作为近几年新流行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尤为明显,数学的学习较为抽象,需要借助游戏化教学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学习兴趣,因此本文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游戏化加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方式;策略探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小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要求。小学作为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能否学好小学数学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在日后的数学方面的学习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再加上数学这门学科普遍较为抽象化,为了更好地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变化,因此游戏化教学法开始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游戏化模式教学让学生们从数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游戏化教学的优点

对于小学数学这门科目而言,小学生大多认为数学这门科目的难度比较大,理解层面上也比较抽象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未能够从专业的数学角度思考问题,常常带有主观感性的意识,,因此会对部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消极的影响。游戏化教学能够将书本的知识转变为小学生喜欢的方式,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法让学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到数学知识,这种传授知识的方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同时采用团队形式的游戏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游戏目的明确

小学数学在使用游戏化教学时,对于选择的游戏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确保游戏符合该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并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且游戏的内容不能过于复杂,在学生能够理解且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数学游戏的开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要相符,才能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并积累数学知识,从游戏中获得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乐趣。

(二)游戏形式多样

数学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法时,要保证游戏形式的多样性。单一的游戏模式不仅不能够贴合各种数学知识的需要,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游戏形式的多元化可以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整体氛围,让学生从多种游戏中将抽象的课堂知识转化为游戏方法,对不同的游戏都拥有新奇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游戏纪律性强

虽然教师要善于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但游戏过程中要保持严格的纪律性,在开展游戏之前要和学生明确游戏方法和规则,并强调注意事项,让学生能够在规则内进行游戏,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益的作用,并通过有纪律性的游戏培养学生对任何事物的严谨性和纪律性。在保障纪律性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对学生造成危害的道具,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游戏导入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课常常被教师们忽视,良好的导入课堂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集中到课堂上,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教师之后的教学。使用游戏导入课堂,可以让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前能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来了解该节课所学的知识,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上道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工具,带动学生们一起制作一个活动角,让学生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渗透该节课所学习的有关角的知识,学生自己制作出的角还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固定两边的活动角,并延长,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是否有变动。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并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解决,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学习。

(二)调动感官,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这门学科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妥善运用游戏,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关联生活实际,并运用知识结局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游戏让学生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协调学生的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关人民币计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情境,创造出一个真实的买卖游戏,分配一部分学生为卖家,一部分学生为买家,在游戏过程中教授人民币换算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感兴的学习转化为理性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采用竞争机制

小学生大多都具有好胜心理,教师可以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法时采用一定的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理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突破自我,在游戏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通过简单的竞争机制,教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玩游戏的积极性,并在游戏过程中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吸收抽象的数学知识,并通过数学游戏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改善了课堂氛围。

在采用竞争机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游戏任务,通过完成游戏时间的长短来设定名次,或是回答问题的答对数量来进行表彰。教师要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以及团体荣誉感。

五、结束语

数学是学生培养逻辑思维的关键学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起来,将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目标转变为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巩固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海刚.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下),2019,(3):35-36.

[2]张弥.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33(33):82-8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50.

[3]毕微娜.浅谈小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8,(11):74.

[4]陈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41.



论文作者:杨成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浅谈论文_杨成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