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胡佳佳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胡佳佳

浙江中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 要: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包括项目建设前期、建成后运营直到拆除的全过程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最终目标是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和成本最小化,对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有深远影响,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特点后,要结合国外管理模式优点并进行改进生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全过程理论,保障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决策

引 言: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注重建设期的造价控制,而忽略项目建设完成后运营以及维护阶段所产生的费用,对项目决策的设计阶段也缺乏重视力度,核心围绕在实施阶段。这会导致决策存在不科学,工程设计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引发投资规模的失控、浪费工程成本投入;阻碍财政预算的实施,甚至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可使项目的成本得到控制,资源合理利用,保障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 现阶段我国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企业未能实施项目成本控制,缺乏管理意识

在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然而,很多建筑企业虽然进行了工程造价,也设定好了每个阶段的资金使用额度,但是在项目进行中,缺乏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意识,不能严格执行和实施项目成本控制,自作主张改变施工流程和工程进度,从而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控制工作失去了其科学合理性,结果,项目成本增加,项目成本增加。还有就是建筑工程项目问题一般情况下是出现在施工阶段,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往往是对施工细节处理的不够得当,从而导致工程项目不过关,发生返工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资金和资源各方面的浪费,使各种资源不能够合理运用,超出成本预算,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另外,还有一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意识,不认真对待此项工作,对工程项目不进行科学专业的成本预算,为了应付审查部门,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审批,还会做出虚报工程造价的行为,这样一来,建设项目难以开展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1.2 建筑公司不了解工程项目设计的重要性

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预算,没有意识到工程项目设计的重要性。在项目成本方面,人们会认为这是项目建设阶段和完工结算阶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精心的设计和成本不仅可以帮助建筑公司确保施工质量,还可以使建筑公司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项目设计时,建筑企业必须认真考察,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决策,严格按照成本预算推进工程项目,防止项目出现停工或返工情况,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工,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1.3 施工企业缺乏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时还是沿用以前的方法,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很少有新的方法和手段被引进或者提出。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项目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方法,使项目成本更加科学合理,使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推动了中国建筑业企业的发展。

2 动态控制建设项目成本全过程的策略和措施

2.1 在项目决策阶段注重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的项目成本管理直接影响项目各阶段的项目成本管理。因此,在建筑方案决策前,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情况进行全方面考察,并且要聘请专业人士,对工程的投资规模进行科学评估,还要依据项目工程的实际需求,将决策方案深入分析研究,对不完善的方面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工程决策阶段进行成本管理时,员工应站在总体位置,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工作。并把过程中的可变因素都考虑进去,制定出科学全面工程造价方案。

2.2 在设计阶段动态控制整个过程的策略

在我国建筑工程现阶段,由于设计阶段工程成本低,往往不被重视。但是,如果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好,将直接对后续的大部分工程成本产生不良影响。要在设计阶段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必须有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系统来支持,规范工程设计招标过程,监督整个设计过程,掌握设计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制定出工程造价的限额,设定好范围,严格把控好设计规模,不能改变设计,谎报造价。

2.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和建议

2.3.1 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的管控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与应用材料管理是否完善,是体现一个企业管理层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施工过程中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并进一步调查整个市场。掌握市场规则,采用商品购物原则,将商品价格降到最低,确保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并保证进行施工时,做好库房存储量与现场需求的计算,既不能使储存量过低,也不能让储存量过高。

2.3.2 加强化合同管理

在一个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深化对合同的管理,创建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构成有机运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期的目的。同时,加强所有人员对合同管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合同的各项条款,收集整理原始建筑材料和相关数据,确保合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3.3 合理控制设计变更与签证事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和签证是项目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工程签证和设计变更将大大增加建设成本约4%~15%的项目结算。对工程造价影响非常大。所以要制定管理规章制度,设定现场管理责任人,并责任人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责任心,对变更和签证严格把控,严格审查,减少不必要的现场签证,将总体经济损失控制最低。

2.3.4 加强竣工后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完工后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的最后一环,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要加强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完成施工项目。尽快完成项目成本工作,顺利完成工作,确保施工项目的施工期。在建设项目完工阶段,相关人员在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审查,认真考虑建设项目的审查。在对工程项目开展审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并根据施工标准全面对工程项目开展审核。一旦发现不符合工程项目图纸要求和超出施工标准的施工行为,一定要做出相应的处理,甚至处罚,避免出现高估概算的现象。与此同时,在竣工阶段还应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让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贯穿工程项目的始终,从而提高了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整体水平。

结 论: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主要考虑建设期成本,对运营维护以及建成后维护的成本考虑较为粗略,甚至不考虑,由此带来了决策依据不合理、设计方案选择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现有的定额估价方法是建立在对不多的已完工程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基础上的,这只解决了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计算问题,对于一个项目完整的造价来说并不完整。为了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借鉴国外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为了使得我国可以更加流畅的匀速过渡,必须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这样才能迎来建筑行业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马 亮. 工程造价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314.

[2]张 超. 基于全过程的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

论文作者:胡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胡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