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摘要:传统村落作为最原始的人类聚居地之一,积淀了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蕴含着历史、文化等价值。监测工作影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传统村落动态监测系统对其长期保护、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控体系;建构
前言
当前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来看,我国在该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都正在不断提升,而围绕着相应传统村落的具体保护效果分析,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动态监控体系的有效建构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对于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效果,对于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做出及时反映,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
1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
1.1如何处理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城镇化建设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方面部分地方领导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传统村落重发展轻保护,造成传统村落的严重破坏和消亡;另一方面一些开发商或者民间机构杀鸡取卵的“保护”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变相的对传统村落造成了更大的破坏。而由开发商或者民间机构投资保护的古村落往往为了发展旅游,会与传统村落争地、争资源而导致传统村落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改造。如某村庄举政府之力对村庄中的街道进行了全面的整修,但是由于大量使用现代材料、工艺及元素,甚至是采用在砖房外铺贴木板等“表皮化”方式来达到“保护效果”,导致了街巷实质界面的变化,同时为追求土地利用率,将原来1—2 层建筑普遍改为3—5 层建筑,又造成了街巷形态的破坏,原来的传统街巷风貌及尺度消失殆尽,与保护相对较好的原有街道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整体上导致整个村落风貌不伦不类,更有甚者会导致村落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对村落发展中建设性破坏的及时管控与修正是传统村落保护监控体系建构的必要性之一。
1.2村落居住环境与村民改善居住空间需求的矛盾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存在诸如环境脏、乱、差,民居内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等与现代生活不和洽之处。村民想改善居住生活空间无可非议,但是由于政府缺乏资金,无法把所有住户计划性地迁至新村,也无法整体性系统性的解决村落环境卫生问题,只能任由村民乱拆乱建乱搭,导致传统村落风貌遭受破坏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加速。同时由于资金缺乏,往往村落保护进程滞后于村落的自然损害速度,当有财力来整治维修时,村落的整体格局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大量的传统建筑或已破损严重或已完全消亡,原来的院落肌理、特色构件等已经破坏且不可恢复了。如常熟李市古村由于距城区较远,大部分村民已经外迁,而木结构的房屋在抛空且无人居住的状态下,其自然性损坏破败反而会进一步加快,屋顶长草、瓦垅漏水、梁架坍塌。空心村现象是传统村落急剧衰落的一大原因,而村落环境的空心化更会导致村落文化的断代和消失,监控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记载及延续。
2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控体系的构建
2.1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测体系
第一,要深入调查研究被动态监控保护的传统村落,这是因为了解村落情况是进行动态监控的前提条件,还是选择合适动态监控方式的重要依据,如此才能从源头上加强动态监控的效果。比如苏州发布的17个传统村落,各村落的历史风貌和保存情况有所差异,有保存较完整的、有过度修葺的、有破旧不堪的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可以准确掌握传统村落的保护情况和发展现状,就可制定出更有效的监控方案。第二,对被动态监控保护的传统村落中的价值元素进行分类分级,从外而内的考察村落形态,可有层次地展示村落中的物质遗产,其结构大多是半网络化。
2.2传统村落保护持续管控体系
第一,要及时汇总监测数据形成监测日志,根据导致传统村落变化的原因,比如发展改建、自然老化、使用不当等,将汇总数据划分成短、中、长三期。对于发展改建或自然老化的村落要实时汇总,而对于村庄形态等的监测可半年汇总一次;第二,要深入分析汇总数据信息,从无规律的动态监测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发现其内在规律,对传统村落保护起发挥作用;第三,借助定期报告检验周期性监测数据,旨在通过分析监测信息来说明村落保护情况,特殊情况下还可生成规范化的监测报告,并实时发布,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化,加强村民文化保护的意识;第四,由于社会分工不均,传统村落保护管理人员可能不具备专业能力,专家的引进有效改善了该缺陷。定期聘请专业且有经验的村落保护专家参与数据分析处理,为村落保护管控提供有用的建议,是提高监管部门效率的有效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填表评分等。
2.3采用第三方机构作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动态监控组织
第一,第三方机构通常是专业从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企业单位,其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高,且具备丰富的村落保护经验,从而适合村落物质遗产专业性、合理性的需求;第二,第三方机构要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法人实体,和单纯的专家评判有所不同,这种组织更能提高村落监控的效率和质量,避免管控受个人的主观影响和情感倾向。。第三,第三方机构的工作标准要日益简单化、便捷化,这个目标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中介机构俨然成为社会管理的中间力量,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还可以搭建零散信息反馈平台,收集民众反馈意见,增加互动机制,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除此之外,就传统村落管控而言,管控体系构建的目的是确保传统村落的协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以村落保护管理部门为对象开展,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的实时调节,需要时还要构建信息系统,用于加强和城建局、文化局、环保部等政府机构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3传统村落保护的动态监控体系应用措施
3.1数据图像信息汇总
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动态监控体系之所以能够发挥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应的数据图像资料能够准确及时反映传统村落的各个方面以及变化状况。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其应用价值效果,必须要重点针对相应的数据图像资料进行有效汇总和收集。在汇总收集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及时有效,避免在数据图像汇总中出现较为明显的滞后性表现,进而才能够达到实时动态监控的目的。
3.2数据图像信息分析
针对汇总后的数据图像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也是保障其能够发挥最终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关键环节所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较好促使相应的数据图像信息能够在相应的区域发挥出较强的信息反馈效果,重点关注于可能存在的一些变化问题,分析其是否会对于传统村落形成一定的威胁和不利影响,保障其判断的准确性。在这些数据图像信息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所有信息的对比研究,充分发挥出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也有助于保障后续相关保护方案制定的合理性。
3.3调查分析报告编写
在分析判断相应监测信息内容后,应及时编写调查分析报告,详细全面的反映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的具体维护措施和处理方案进行陈述,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档案文件。此外,还应当形成完善可靠的审查机制,以便于推进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报告的呈现中,必须要尽可能保障其能够实现定期报告模式,避免长期不进行报告,或者是被动报告特点显著。
3.4做好修缮工作的控制
对于动态监控体系的落实应用来看,监测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控制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种控制工作主要就是围绕着后续相应修缮方案的执行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具体的修缮工作确实能够较好实现全面控制,保障其处理的规范性和可靠性效果,并且针对其最终的修缮结果进行评价,探讨其是否能够形成理想的修缮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落实而言,建构动态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为了更好提升传统村落保护的作用价值,必须要重点围绕着相应动态监控体系的构建进行严格把关,实现较为全面实时的监测,进而根据其监测结果进行有效保护和修缮,达到保护与开发兼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小寒,李泽新,于林.基于文化—生态可持续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重庆市蔺市镇凤阳村为例[J].城市,2016(11):39-43.
[2]王佳玮.浅析叙事学与传统村落空间再设计[J].明日风尚,2016(21):12-14.
论文作者:周元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村落论文; 传统论文; 动态论文; 体系论文; 数据论文; 效果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