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企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国企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形式以及发展成绩等受到各方关注。国企与其他私营企业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国企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对国企进行改革创新,其中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应认识到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对国企发展的重要影响。本文将针对新时期国企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与策略相关性等内容进行相应阐述。
关键词:新时期;国企财务;内部控制
1国企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而设置的管理程序和措施。而财务内控,就是与资金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是企业预先制定财务目标与战略,并通过制度的方式进行贯彻和落实,在持续不断的加强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内部控制的优化和完善,从而保障财务工作的效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价值最大化。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日新月异,企业谋求自身发展,广泛拓展思路,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深入探索财务内部控制诸多方式方法。强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能促进国企生产运营成本大幅降低,防范财务风险,降低各项财务损失,有效增强国企财务内控综合效益,强化国企资金合理利用,增强国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对促进国企的良好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去产能、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制度建设到监督落实,有待探讨解决。只有把财务内控管理好,才能有健康的财务管理秩序,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和财务分析,为国企决策发挥数据基础作用。
2新时期国企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
2.1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在国有企业当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国有企业领导者更加注重企业的资金流动问题以及财务周转问题,忽视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当中并没有构建出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内工作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单纯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的产生,经常会导致实际工作与制定的财务计划存在许多偏差,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最大作用。同时,内部控制体系的缺失,是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内无法更好落实的关键,企业的更好发展将会受到制约。
2.2财务管理与内控体系不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企业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针对企业内的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得有关内部控制体系发挥自身作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企业往往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市场发展情况。对其他成功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体系只是照搬照抄,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进步造成影响。
3新时期下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3.1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国有企业的健康和稳定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内部管理环节的重视,降低对企业的经营成果的关注度,提高对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制度关注度,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的关键,改善内部控制度的环境,是构建良好内部控制体系的首要任务。第一,提高企业领导和各级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在思想意识上提升和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认可,达到知行合一,思想和工作上高度统一。国企的高层管理者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企业内部进行必要的培训或是宣传,加强企业上下员工对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认知。第三,投入必要的资金,完善落实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保证制度的执行高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立长效性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一方面,优化内部控制的流程。全面分析当今形式下,国企处于的市场地位,完善规范性的内容,不脱离企业发展实际的情况下,优化整合内部控制流程,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目标和涉及企业的部门,将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分工到人、权责明确,树立优化内部的风险控制和提高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完善的企业财务流转的流程,业务和业务的流转和衔接切实贯彻执行相关制度,防范企业运行风险,严格封堵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漏洞,减少人为因素的运营风险。另一方面,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制约性机制的作用,在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同时,要树立连贯性的控制理念,连贯控制和定期控制相结合,避免定期控制带来的突发性内控风险,有助于达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高效统一。
3.3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监控制度
一是,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控制。国企的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完善财务工作,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国企的内部审计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并要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受到企业高层和其他部门的约束。二是,内部审计实际工作上,采取财务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的手段,对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整改,确保了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完整性。三是,审计工作与企业的运行发展相统一,结合企业的经济发展重点和方向,转换审计重点方向,及时切换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的审计方式;将审计重点放在企业核心性的内容上,采取内部控制执行审计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四是,利用外部审计监督力量,建立内外监督的机制。国企的企业性质较为封闭,仅仅依靠内部审计容易滋生内控风险,需要借用外部的力量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邀请外部的审计单位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专业性、全面性的审计,有助于客观、公正地审视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和财务制度的执行。
3.4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第一,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国有企业应当要不断强化其业务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借助“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其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提高财务人员的拒腐防变能力。在此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严格按照财务程序来展开相应的内部控制,如财务公开承诺制度以及分级责任制度等,增加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增加会计日常工作信息的透明度,以此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公开化、透明化和科学化。第二,加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国有企业应当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以此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在国有企业中,应当要借助信息技术、软件、平台等来对企业财务进行全面管理,更好地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如:金蝶软件、用友软件等,这些软件都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安全保障,并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国有企业的更好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需要加强对企业内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与市场发展情况展开。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与作用。通过财务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洁.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性[J].时代金融,2018(24):151+153.
[2]曹丽娜.探讨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8(09):176+179.
[3]林苏秦.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商论,2017(32):102-103.
论文作者:马谱,方童伟,郑陈伟,柳婧,王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财务论文; 国企论文; 企业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体系论文; 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