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论文_王肖彦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论文_王肖彦

身份证号码:13042619870803XXXX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企业不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汇总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针对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问题;提升策略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决定了施工的高质量,但是现在的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管理不够重视,也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经历,从而导致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成为一项拖后腿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形式是非常不合理的,使其实质性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鉴于这种情况,怎样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就成为当前建筑企业关注的焦点。

1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施工技术以及相关设施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使得建筑业发展实践中,建筑项目的质量与功能要求更高,用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与复杂程度明显提升,尤其在建筑市场改革深化落实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力度,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现阶段,建筑工程的类型逐渐增多、功能逐渐多元化,为了切实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施工质量,创设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提高施工技术管理能力,为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管理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奠定基础。现阶段工程规模普遍较大、施工环节逐渐增多、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无论是成本还是资源上投入力度都比较大。所以,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必须要保障施工技术水平的动态提升,从而凸显了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2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多层次的施工流程管理

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企业在施工操作流程方面缺乏健全完善的施工流程管理体系,因而无法从根源确保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施工的实效性。同时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流程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多层次化的施工流程管理,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施工流程出现混乱难以管理的局面。除此之外,从目前建筑建设现场施工来看,有不少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来进行实际操作,而是随意的根据个人经验对施工设备进行操作,从而加大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隐患和风险。

2.2不注重对技术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特殊性,其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保障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施工整体的安全性,促使建筑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但是从现阶段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育来看,不少建筑企业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重视对施工人员技术管理的培养,这不仅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应用的工程施工安全意识,同时也将给建筑企业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埋下了不确实的安全隐患。

2.3现代信息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保障力度不够

由于受到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影响,使得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建设管理成本,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在沿用传统化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没有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应有切实的应用到施工监管当中,以至于施工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稍有不慎可能会给建筑企业造成人员和财产上的双重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3.1 进一步明确技术管理任务

不同的建筑施工技术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管理任务选择相应的技术管理策略,进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管理者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任务和关联部门,从认知上保障部门之间的高效配合。为了做好管理任务目标的实现,需要成立专门管理小组,组织培训学习提高整体认知和专业水平,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管理小组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促进各部门共同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落实各项技术管理策略。

3.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机制与制度的不规范性直接导致管理效果差强人意,相关工作人员在实施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捉襟见肘,最终使得管理效果不佳。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相关管理人员技术管理理念淡薄,企业领导对技术管理的重视力度不足,进而使得管理活动混乱,各项施工技术无法规范应用,最终影响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基于此,在施工企业发展实践中,一定要树立施工技术管理理念,同时要结合建筑业发展现状和要求变革管理思想,立足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从精细化管理思想出发,进一步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健全技术管理机制,确保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符合施工活动要求,可以为施工管理人员落实管理项目提供依据。一方面,施工企业在承接建筑项目之后,应该对工程项目的特点与技术要求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从而明确管理总体目标,细化技术目标体系,之后结合目标体系组建管理组织,从而实现管理机制的完善,为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无组织基础;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综合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监管制度以及技术应用规范细则等等,为相关管理实践提供依据。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施工责任制度,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工程量清单明确各个专业的施工进度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并将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管理人员身上,使得各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做好技术管理。

3.3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工作是推进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有力手段。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筑施工的根本目标,是所有施工人员都应该关注的焦点。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种的施工技术,分析其在施工中发挥的作用,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完善监管制度,设立工程监管小组,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所有工序施工技术都有专人进行监管,保证每步施工的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监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追溯到问题的根源,制定相应的的措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3.4 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将施工技术管理推向更高的台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分析,能更有效进行成本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繁杂、千头万绪,单靠人工管理难度很大疏漏在所难免,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幅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更加合理的配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为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就需要建筑企业不断的克服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把握控制要点,做好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优化工作,完善监管机制的构建落实,加大创新技术的应用力度,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的培训,进而为我国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尚文瑞.浅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3):113.

[2]刘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居舍,2019(02):52.

[3]王维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智能城市,2016(4):212+214.

论文作者:王肖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论文_王肖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