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格的三足鼎立_艺术论文

让人格之鼎稳稳站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曾把人格比作为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个足就是真、善、美,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会站立不稳,就会出现缺陷。

对孩子实施人格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从总体上讲,就是要引导孩子去追求真、善、美,并为孩子创设真、善、美的环境氛围。

教孩子求真,学做真人

童心是美妙而又神奇的,童心最富有幻想和创造。然而,童心最可赞美的却是它的纯真,就像一朵刚出水的芙蓉,没有被污泥浊水沾污过。

下面是一段父子间的对话,孩子的话语没有半点虚假。

父:你要哪一个苹果,孩子?

子:最大的那个。

父:你应该懂礼貌,要小的那个。

子:呵,难道要懂礼貌就得扯谎吗?

有人把童心比喻成为“天真的沃野”,并呼吁要珍惜童心中这片天真的沃野,不要因为生活所累而轻易地抛弃。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真,才会有善和美。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德国著名法学家卡尔·威特自小就接受父亲对他施行的做好人、做善人、做纯真的人的教育。从威特懂事的那一天开始,老威特就让儿子背诵讴歌仁爱、友情、度量、勇气、正义、诚实、牺牲等一类的道德诗,他还为儿子准备了一个行为录,将其所做的真事、好事和善事都记录在本子上,以资鼓励。有一次,别人有了难处,老威特带了儿子去慰问,当他看到儿子把自己的钱都捐给了别人,连声称赞他做得对,做得有价值。在父亲精心的培养下,威特从小就懂得了要真心待人,他的一生没有陷入虚伪和圆滑的处世方式之中,而是在真实之上求得了成功的人生。

实施“善教”,使孩子的道德变得高尚起来

俄国作家别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年纪越小,越是应当向他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也就是说,越是不应当教训他,而应当使他习惯于良好的感情、嗜好与品行,其基础大多建筑在习惯上,而不是建筑在观念的过早的、因而也就是不自然的发展上。儿童从直接的形象、习惯中取得的东西,是一切人类情感的意识发展的最牢固的基础;儿童的智慧与悟性的活动就在这时开始。”别林斯基的话为对孩子实施的善教提出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儿时的华盛顿常帮助父亲管理果园。一天,父亲给他一把斧子,要求他砍掉那些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并再三叮嘱他不要伤着了果树。然而,华盛顿一不留神,砍倒了一棵果树,他又着急,又害怕,生怕被父亲知道。傍晚,父亲来到了果园,尽管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却装着不知道的样子,故意地问华盛顿有没有砍倒果树。看到父亲慈爱的脸,华盛顿没有顾忌地对父亲说了实话,父亲非但没有教训他,反而表扬了他:“砍掉了苹果树,你该受到批评;但是你没有说谎,我就原谅你了。这是因为,我宁可损失一百棵苹果树,也不愿听到你说谎话!”

华盛顿的父亲对儿子的“善教”似乎很简单,却是十分自然;虽无太多说教,效果却很好。

用审美教育净化孩子的心灵

虽然爱美是人的天性,但是较高水平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小让孩子在美的世界中欢快地、无忧无虑地生活,让孩子有机会去感受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激发孩子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这样才会促使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忏悔录》中写道,他对音乐的爱好是在儿时受了姑姑的影响的缘故:“她的歌声对我的魅力是那样大,不仅她所唱的一些歌曲还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甚至在我的记忆力已经衰退的今天,有些在我儿童时代就已经完全忘却了的歌曲,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了我一种难以表达的乐趣。”在卢梭的晚年,每当他想起姑姑教给的歌曲,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像孩子般地哭泣起来。他认为,在他童年时期感受过的歌曲的美,对他一生的生活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在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中,不可忽视以自然、社会和艺术领域中无比生动和丰富的美作为教材,滋润孩子的心田,美化孩子的性格,净化孩子的灵魂,使孩子成为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人,成为人格高尚的人。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美的教育。大自然千姿百态,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矿藏。应让孩子直接地置身于大自然中,亲身去感受、欣赏大自然的美,亲眼目睹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聆听清脆悦耳的声响,品味奇异巧妙的形态,从自身的审美视角去感受和体验自然美,提高审美能力。在社会生活中,也到处充满了美好的事物,特别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外貌、体态、服饰、风度、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等等。应让孩子到社会这一广阔天地中去领略社会中各类美的事物和现象,如建筑的美、商品的美、人际关系的美、劳动创造的美等等,使孩子有机会在这一大熔炉中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艺术是培养孩子美感的最重要手段,美术、音乐和文学都能有效地陶冶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但是,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并不意味着让孩子按照成人的旨意去习字学画,操琴练舞,那些含着眼泪学艺的孩子是难以接受到理想的美的教育的。美感是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美的教育首先要求孩子有积极的情绪情感的参与。

标签:;  ;  

让人格的三足鼎立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