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刘吉华

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刘吉华

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竞争逐渐激烈,目前设计施工方不但创建多功能于一身的建筑设计,还注重提升工程质量,因此相关技术水平管理起来就变得更加重要。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工作效率,进而推动工程质量建设,这也是目前我国新形势下提高工程管理模式的客观实际需求。从根本上保证施工水平能够实现技术创新、管控经营成本、保证生产效率、提升施工质量,这些都对工程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应用;管理模式;应用技术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无论是一二线的大城市还是乡村城镇的小城市在建筑方面的管理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在建设现代化城市中,做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于加快城市建设,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国建筑行业起步比较晚的情况来说,抓好管理,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建筑水平,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了。

1.建筑施工技术

1.1桩基技术

目前,国内桩基技术主要包括灌注桩技术与管桩技术。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混凝土管桩由工厂制造,每一根管桩在出厂前都经过了多道程序的检查,强度高,承载力强,抗弯性高,比灌注桩施工更易实施机械化施工,且管桩吊装方便、接驳迅速,施工速度高,在施工中又不会产生污泥、废水;但采用锤击法沉桩,噪音与振动较大;混凝土灌柱桩在施工时则不会产生噪声与振动,也不会造成地面隆起、侧移,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实际桩长、桩径、桩顶与桩底高程,加大承载力;灌注桩可适用于各种软硬岩层、土体,灌注桩的配筋率也低于管桩,造价比管桩便宜30%~60%,施工设备也较为于简单、轻便,但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在施工中还会出现泥浆渗流与填土堆积等问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选择桩基技术。

1.2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与寿命。现代混凝土技术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技术、高强混凝土技术、钢管混凝土技术、型钢混凝土技术、免振捣混凝土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预制混凝土技术等等。但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技术与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国内推广得并不顺利,国内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现场湿浇,搅拌混凝土后在施工现场即时进行浇筑,在施工常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分层浇筑,浇筑后需采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并进行为期14天的养护。

1.3深基坑支护技术

现在城市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它们的建筑高度也在不断上升,与之相应的是,高层建筑的基坑深度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必须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档,进行加固和保护。这就需要应用卜鲁姆法、盾恩法、相当梁法等极限平衡法进行基坑设计,应用弹性支点法解决变形问题,还要应用有限元法,让平面、空间、土体与结构共同发挥作用。常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有放坡、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挡、拉锚式围护墙;拉锚式支锚体系或内支撑支锚体系。施工企业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非软土地区,一般采用复合土钉墙;在软土地区,需要以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支护。

1.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016年,国务院发文部署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非常简单:采用工业化方法,在车间里生产建筑构配件,再把它们运到现场装配起来即可。这种技术污染少、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目前全国新建建筑面积中装配式建筑占比不足5%。

2加强施工管理措施

2.1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无论是哪个环节,都一定要以安全为主要的目的,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工作人员需要时刻掌握工地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地掌握整体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施工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个人,还会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家人,更能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每个环节都密不可分。因此施工方要持平等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有必要在施工前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养成将安全放在首位的重要意识,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检查工作,将一切安全隐患都扼杀在摇篮里,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施工环境是每个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2.2加强质量管理

要想创建合格的施工工程,保证工程质量就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建筑质量是整个企业施工技术的至关体现,也能够侧面反映出这个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每个国家建设大型建筑都能够体现出这个国家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更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整体的经济水平及社会发展状况。施工时,如果操作不慎出现各种影响施工进程的现象就会影响整体施工进度。目前常见的施工状况主要有建筑作业多样性、施工不统一、形式复杂、建筑多样、气候变化差异大等,这些不但会延误施工的进度,更能够影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常常会开展得十分困难,举步维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保证整体的施工进度,不但能够节约投资成本,还能够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操作规范。只有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整体施工行业的正常进步,保证企业的发展稳定,促进国家更加快速地进步。

2.3合理管控施工进度

目前我国现阶段涉及的建筑工程种类很多,其中施工材料种类繁多,每个项目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极大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工作人员很难把握整体的施工进度。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措施就会对整体的施工进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工程质量、拖延工期,如果企业未按照规定完成工程,那么就会对相应公司产生名誉上的损伤。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实现施工管理措施,只有保障施工的实行顺序,有效控制施工期限才能够保证施工效率,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项目施工。

3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间的关系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职业化、专业化、高水平的建筑工程管理团队,工程管理混乱无序,全无章法,更不能保证项目质量(现在国内建筑的寿命已经不足30年)。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仍以劳动力密集型模式为主,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大量依赖人手操作,而施工人员一般是季节性、流动性很大的农民工,因此施工企业也就习惯随便拼凑一个班子进行临时性、粗放式工程管理。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施工技术,当前落后的建筑工程管理与落后的建筑施工技术是互相联系的。而发达国家建筑行业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用技术密集型模式取代取代劳动力密集模式,可以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4如何通过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既然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是互相联系的,那么,施工企业就应当通过发展施工技术来加强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这需要施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并积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桩基技术方面,施工企业可以尝试扩孔桩施工法、预先钻孔压浆成桩法、钢管桩埋入施工法;在混凝土技术方面,施工企业应尽可能淘汰落后的现场湿浇,而积极应用预制混凝土与清水混凝土,以减少资源消耗(目前国内每年建筑施工要消耗20亿立方米混凝土,10亿吨水,长此以往,势必难以为继);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施工企业要尝试应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大尺寸矩形混凝土灌注桩(Barette)、新式静载荷试桩法等新工艺。此外,施工企业必须全面推进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建筑施工,必须尽可能用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工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建筑工程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5结语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需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要,必须对现有的施工技术实施管理创新,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对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人员、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与改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实现对施工质量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创新,能够促进建筑工程健康稳定发展,对提高企业市场占有份额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子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9(02):88-89.

[2]刘改文.论析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中国标准化,2019(04):13-15.

[3]尚文瑞.浅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3):113.

[4]杨铁民.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8(24):40-41.

论文作者:刘吉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刘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