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行出口贸易模式的危机_劳动密集型论文

论我国现行出口贸易模式的危机_劳动密集型论文

论我国现有出口贸易模式的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口贸易论文,危机论文,模式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加工为主体的出口贸易模式,这是一种以数量扩张、低价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加工贸易出口已取代一般贸易出口成为主要的出口方式。出口商品结构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为主;出口创汇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由于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且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中国出口产业的发展同民族工业的发展,同花费巨资建立起来的国营工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联系,两者日益分离。据海关统计,1997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5.7%,国营企业的这一比重只有32.8%。现有出口模式是在借鉴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前几年相对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但目前这一模式已很难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它们对出口正在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由于现有出口贸易模式与外资利用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主要考察近年来我国引资格局的变化。

1.投资主体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期,来华投资主体以东南亚等地区小规模的华人企业居多。这是第一代来华投资者。无论是投资规模、项目数量还是投资地位,他们都占绝对优势。但在1992年以后,欧美日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急剧增加。尽管项目数量和累计投资规模还不如前一类投资企业,但其增长势头强劲,已逐渐成为来华投资主体。他们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是第二代来华投资者。

2.投资动机的变化。第一代投资者的主要动机是利用中国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和廉价劳动力资源,以降低其产品的劳动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第二代投资者的动机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自身的特定优势,如先进技术、资金实力等,抢占中国国内市场;二是为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服务。

3.投资方式的变化。因动机不同,第一代投资者大多倾向于同中方合营,不特别看重所投资企业的绝对控制权。这有利于他们在经营活动中获得中方有关方面的更多优惠和支持。第二代投资者却多半倾向于独资方式,不大愿意合营。即使合营,往往也要求对企业有绝对控制权。这是为了使在华投资服从跨国企业全球战略的需要。

4.投资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变化。第一代投资者主要投向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工业,产品主要或相当一部分用于返销或销往第三国;为方便运输、节省运费和熟悉国际市场行情,这些投资大多集中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第二代投资者却更多地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金融业等。产品外销的比例相对较小。与此相适应,投资地区更多地向全国扩散。

世界经济近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对我国出口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由全球金融动荡和后冷战格局所引起的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加工贸易出口而言,过去那种相对自由的国际市场环境已不复存在:

一是美国市场对我传统出口产品的需求相对饱和,今后很难保持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对美出口的稳定高速增长。首先,受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减缓的迹象日益明显,其进口需求将相对减弱。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8年第二季度,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猛增至创纪录的565亿美元。1998年美国贸易逆差将达到2400 亿美元左右(1997年为1100亿美元),且1999年将继续增加。这将促使美国加紧贸易限制。其次,后冷战时代中美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放松对华贸易限制。美国国会调查局1998年8 月发表的调查报告称: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政府不可能顺利推行美国政府原先期望的政治、经济改革,因此中美关系只可能维持现状。在这样的中美关系框架下,不可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改善期望过高。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配额、贸易行为规范和人权等方面,美国政府不可能放松对中国施加压力。1998年8月中旬, 美国海运委员会展开对所谓中国港口贸易壁垒的调查并以贸易制裁相威胁就是明证。第三,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深化,拉美及东南亚金融动荡和货币贬值,大大提高了这两个地区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受到这些地区同类产品日益严重的冲击,面临新的竞争和障碍。

二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经济不振,使日元持续疲软,金融体系长期动荡。日本政府不仅在缓和银行体系危机、扩大内需方面行动过于迟缓,而且为了达到自己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的短期利益,不惜牺牲别国利益,对日元的持续疲软采取有意无意的放任态度。日本政府长期拿不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和措施来改革其金融体系,刺激经济复苏。受东方民族传统的影响,日本民众对经济萧条很敏感,一旦经济形势不妙,他们便尽量压缩消费需求,把收入储蓄起来,以备未来之需。上述因素在短期内难有根本转变,因此在较长时期内,日本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将相对饱和。我国对日出口很难保持稳定增长。

三是作为我国主要转口市场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受到欧美日益严格的限制,并陆续认定为已“毕业”的工业化国家而取消了对他们的普惠制待遇;今后要想继续通过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幅度增加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欧美的出口也不太现实。

四是随着后冷战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把经济发展作为本民族的中心任务,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由于其产业结构特别是出口结构与我国现有出口结构相似,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同我国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最突出的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甚至越南以及巴西、墨西哥等也参与竞争。

五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带来了双重不利影响:一方面,危机大大降低了东南亚国家出口产品的劳动成本,严重削弱了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发展有两个基础:一是我国相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二是这一优势引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向中国大陆的大量转移,在过去十几年中,正是这种转移推动了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东南亚危机使上述优势大为减弱甚至消失,使上述转移过程严重受阻,使海外资本投向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势头大大减缓,甚至不排除今后出现部分资金回流的可能。危机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深远的,它一方面严重动摇了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从反面说明了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脆弱性:一个大国,以建立在外来资本和技术基础上的加工装配业作为出口的支柱,既不合理,也相当危险。

二、现有出口模式的主要缺陷

——现有模式主要依赖于两个基础:一是廉价劳动力的相对优势;二是第一代投资者来华投资的迅猛增长。前述引资格局的变化已严重动摇了第二个基础。就第一个基础而言,在东南亚和拉美货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同时,我国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生产率增长迟缓和管理效率的低下,已使劳动力优势逐步弱化。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一个国家是否具有优势,最终取决于其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高低,而这又取决于三个因素:工资水平、劳动力素质、经营管理效率。劳动力的数量和工资水平曾经是影响单位劳动耗费的主要因素,但今天已日益让位于劳动力素质和经营管理效率所决定的劳动生产率。恰好在这方面我们不具有任何优势。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革命性应用,各发达国家正积极将科技成果广泛用于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在发达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今天已面目全非。以纺织业为例,它在发展中国家当然仍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发达国家,这一行业不仅没有因转移一部分到发展中国家而衰落,而且其性质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据专家介绍,新型无梭纺纱机代表了当今纺纱机的最先进水平;但据统计,过去十年中全世界95%以上的新型无梭纺纱机都安装在欧美发达国家。伴随生产的日益自动化,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数十倍地提高。个别国家的部分纺织企业已出现所谓“无人车间”甚至“无人工厂”,其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之低廉便可想而知。这样的纺织业事实上已不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随着发达国家不断用新兴科技改造和武装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在这一行业上的相对优势正被不断地削弱,现有出口模式的第一个基础也正遭到严重冲击,今后将很难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维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

——现有模式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过分依赖对外贸易量的增长,外贸依存度高得惊人。首先,由于加工贸易出口过度依赖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因此出口的增长实际上主要取决于进口的规模;进口是为了再出口,进口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的进步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维持出口数量的扩张。其次,中国外贸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即外贸依存度)已接近40%,远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总量的40%必须通过国际市场这一转换机制才能实现。近年来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的数量扩张构成的。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格局。在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及出口本身将很难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保持稳定的增长。

——在现有模式下,出口的发展与国内制造业特别是基础工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联系,两者日益分离。加工组装业是一个特殊的、“孤岛型”的产业,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极为薄弱。由于“两头在外”,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因而出口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前瞻影响”和“回顾影响”都很微弱,对国民经济的实际带动作用比它表面上看起来应起的作用要小得多。一方面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能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得不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另一方面,没能优化和升级的国内制造业和基础工业也就很难成为出口的稳固基础,为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和出口结构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长此下去,出口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后劲令人担忧。据海关统计,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的增长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上半年加工贸易出口仅增长8.6%,比去年同期下降12.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只增长1.8%,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这预示着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发展后劲已经不足,并将影响整个出口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

——现有模式形成了对外国品牌及其外销渠道的过度依赖。目前我们出口的大多是外国品牌的商品,缺乏中国民族工业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一方面,中国工业的发展长期不注重品牌效应,没有品牌意识,更谈不上完善、成功的品牌战略,所以始终拿不出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在近年来的加工贸易出口中,无论是中方独资企业,还是中外合营企业,都是按照外商要求进行加工,使用外国品牌开展外销。对于缺乏自有品牌的中方来讲,使用现成的外销渠道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外国品牌,不失为迅速扩大出口的一条捷径。但是这种实质上的权宜之计却带来了两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是加深了中国工业和出口对外国品牌及其外销渠道的依赖,助长了中方在开辟外销渠道、开发自有品牌方面的惰性。二是中国企业成了外商品牌的加工和推广基地。

——现有模式使中国的外贸增长指标失真,夸大了中国的实际进出口能力和中国经济实力。中国企业从加工贸易出口中,只能获得一点点加工费。它仅占出口产品总价值的很小部分,其余部分都是进口原材料或零配件;且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市场严重错位:进口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出口市场则主要在欧美。当成品输往欧美时,对方却将产品全部价值统计为中国对其出口。以中美贸易为例,按美方统计口径,中国每年对美出口额非常庞大,并形成中方巨额贸易顺差。但对中方来说,这实质上是一种虚假的出口额和虚假的贸易顺差。它却成为对方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使中方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处于极端被动的地位。据海关统计,199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251亿美元(其中出口1827 亿, 进口1424亿)。由于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占全部进口的49.3 %, 因此约有700亿美元的价值既被作为进口额统计,又被作为出口额来统计。 这实质上夸大了我国的外贸实力特别是实际的出口能力。帐面上的这种“虚假”出口规模的连年快速膨胀,很不利于我国在有关对外贸易谈判中取得主动。

——现有模式很不利于充分利用西方国家分配给我国的有限出口配额,最大限度地扩大出口总额。由于西方国家的配额限制一般只限进口产品数量,不限进口金额,对我国来讲,在出口数量一定的前提下,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单位售价就成为扩大出口创汇额的唯一选择。在现有模式下出口品的附加值和单位售价都很低;受有限的配额限制,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创汇总额的余地非常有限。

三、几点建议

面对变化了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应该也必须变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及时调整现有的出口贸易模式,逐步形成以国内制造业而不是加工装配业为基础、以一般贸易为主导的出口发展模式,使出口的长远发展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两者之间形成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

1.应结合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尽快确定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国家出口产业战略,并且从战略指导思想上把上述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全方位地扶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中国的战略性出口产业,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换代作为出口发展的基础来推动出口结构的优化和出口模式的转换;逐步改变出口产业同国内制造业特别是基础工业日益脱节的状况,把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同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统一起来;把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同重点出口产业逐步统一起来。

2.大力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全方位的出口信息服务;同时尽快废除出口经营权的审批制,实行出口经营权和经营范围的登记制,努力发掘和培育一批新的潜力巨大的出口企业集团和拳头产品。

3.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大力提倡和鼓励提高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对于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或者有巨大潜力的企业,应该给予更优惠的税收待遇,并提供更多、更优惠的信贷支持。

4.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将出口优惠与鼓励进一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产业和出口企业倾斜。

5.调整进出口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步改变进口主要服务于出口数量增长的不正常格局,让进口主要为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与优化服务;在发展出口的政策指导思想上,应该下决心以牺牲速度来换取效益,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出口增长数量和速度,忽视出口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错误倾向,变速度型增长为效益型发展。

标签:;  ;  ;  ;  ;  ;  

论我国现行出口贸易模式的危机_劳动密集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