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精益型班组体系的管理创新研究
王家炜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四川广安638500)
摘 要: 班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J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解决班组实际工作效率低、班组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通过开展“班组精益管理”项目,运用DMAIC方法来改善项目指标,初步建立起班组精益管理体系。通过连续四年开展班组精益转型管理实践,公司创新“改善魂→管理产品→独特的知识能力→卓越业绩”的班组精益建设思路,探索形成“三环一心”精益班组建设模式,在实现同业对标排名跨越的同时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同类企业开展班组体系创新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 供电企业;精益六西格玛;精益型班组;管理创新
1 供电班组体系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公司班组管理普遍存在由于价值定义不清、价值流不顺畅等引起的资源浪费严重、有效价值贡献率低、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公司管理亟待突破的瓶颈。为适应改革步伐,落实国网电力公司精益转型规划需求,进一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电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实行精益型班组体系管理创新刻不容缓。
公司通过实施班组精益化管理项目,选取市级二次系统检修班和市级营业班作为试点班组,构建精益型班组评价体系,进行2类班组的精益现状评价,分析问题和短板,并针对性实施精益优化项目,显著提升2类班组的精益评价指数,项目成效显著。与此同时,班组精益管理存在明显的不足,公司共有28类班组,试点班组数量少、覆盖率低,急需扩大试点班组范围、进一步推进班组精益化管理、切实提升全班组精益水平、引导班组聚焦核心业务活动、提升班组价值创造能力。
2 精益型班组体系的优化与创新
2.1 精益型班组体系的优化
公司采取精益六西格玛实施路径DMAIC(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运用并整合精益与六西格玛两种工具,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梳理28类班组核心业务活动,构建起28类班组的精益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数据比较,选择8类班组作为试点班组,进行精益现状评价,分析问题和短板,实施精益优化项目,切实提升8类班组精益评价指数。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D:收集客户之声(VOC)和企业之声(VOB),逐层分解过程要求,形成针对相关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CTQ)及其测量标准,明确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明确的改进目标。确定将班组评价体系完整率、试点班组覆盖率、试点班组精益六西格玛水平提升率作为提升指标,并依次为指标设定目标,建立班组精益评价体系,使班组评价体系完整率从7.14%提升到100%,试点班组覆盖率从7.14%提高到28.57%,试点班组精益六西格玛水平提升率上升20%。
M:确定班组的一级、二级活动,梳理核心活动的核心指标,由各个班组长、主管领导再次进行讨论与调整优化,总共梳理和确认28类班组的核心指标。通过收集输入与输出的测量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C&E矩阵分析和帕累托分析,形成了班组专业精益评价指标库,为查找原因提供线索。
A:使用循环分析方法来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运用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测量数据,对8个试点班组进行评价,明确班组的精益现状,确定真因。
精益管理的根本在于积累组织可进化的遗传基因,即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异质性的知识体系的认知上,创新建立“四化”(隐性知识共同化、隐性知识表出化、显性知识联结化、显性知识内在化)知识管理机制,形成班组独特的知识能力构建模式,积累异质性的知识存量,打造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精益班组。在精益班组的评价与分级上,遵循“量化评价—分级管理—典型案例”“三步法”来确定精益化水平及其实现水平。为确保改进成果长效运行,通过强化班组精益集中管控,完善管控系统、创新精益积分累进机制,完善激励制度、引进精益道场育人模式,改善人才体系、搭建班组精益智库平台,建立信息平台保证改革制度化。
通过多年的摸索,最终建立起“改善魂→管理产品→异质性知识能力→卓越绩效”的班组精益建设思路。创新形成以改善魂作为班组精益的核心本质,“系统软件(管理原理)”+“应用软件(管理工具)”下的精益之轮管理产品加工机制,通过知识螺旋沉淀班组独特的知识能力,建立28类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环一心”精益班组建设模式。
C:制定各流程步骤的控制计划,建立起过程控制系统,保持项目改进的成果。
随着班组精益转型工作的不断开展,公司已建成理论模型、实践模式、落地机制为一体的精益体系,为后续系统开展班组精益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有利于班组精益体系有益实践的复制和分享,有利于激发班组的创新活力,从而提升精益型班组体系的能力和水平。
花生火焰熄灭,就开始读取温度计的水温数值误差比较大。因此要稍等几秒钟,待温度计内水银的膨胀细线末端不再上升(一般能升高5℃左右),再及时记录数据。并且第二次实验前应等温度计降下来(或换用新的温度计,以节省实验时间)。
2.2 班组体系创新
2.2.1 精益班组的内涵
该公司在连续多年开展精益型卓越班组管理实践中,充分平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目标确定过程中,由于电力商品的价格由政府制定,售电量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巨大等因素的影响,提升班组创造的利润价值需要在不断增加收入的同时降低成本,公司将班组管理目标设定为降低劣质成本、消除一切浪费。在进行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深入分析后得知,“将精益班组视为一台精密机器的”观点比较普遍,这种理念极易走入工具主义、形式主义的误区,因此该公司在研究形成精益班组成长构图的基础上,创新定义“精益班组”的内涵:精益班组是班组全员拥有改善魂。
在精益转型路径选择上,班组精益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变革工程。通过三个阶段的研究与实践,公司摸索形成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的双螺旋之路,为企业班组精益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实践过程中,开展三个步骤工作以确保思想与行动上的统一,持续推动班组精益水平提升:通过开发“精益管理原理”原创课程、建立“精益3A研讨会”机制、执行班组长精益培训计划来植入精益管理原理;通过开发“精益管理工具”原创课程、建立“精益管理工具库”、按照“721”原则开展培训来武装精益管理工具;通过建立“提出问题→理论决策→检验评估→反思固化”的闭环加工机制来打造精益管理之轮。
2.2.2 精益水平的提升
I:根据分析阶段的分析结果,重点提升20%的短板指标,针对短板指标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依据这些改进措施形成最佳解决方案,并验证这些方案是否有效。
看好云南区位优势是外资银行纷纷抢滩入滇的重要原因。马来亚银行集团董事长丹斯里拿督美葛认为,落户云南不仅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更由于云南地处中国通往南亚的门户位置,连接着东盟各国,接壤缅甸、老挝和越南。
3 实施成果
3.1 班组精益转型日益深化,形成班组独特的知识能力
通过开展精益改进项目,该公司8个试点班组的项目目标全部达成,试点班组精益能力显著提升。
(2)人工挖孔环节:定位放线→开挖第1节桩孔土方→浇筑第1节护壁混凝土→架设垂直运输架→孔内送风检测有害气体→逐层开挖土方→成孔清底检查验收。
3.2 降本、提质、增效明显,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不断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精益改进,公司价值流环节中的浪费得以减少,各试点班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时浪费减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班组减负,供电可靠性、客户满意度、电费回收率等指标均得到了较大提升。通过试点班组改进方案的实施与推广,在关键价值、班组减负、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公司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语篇记忆角度出发,实验证明睡眠质量不仅影响完整文本及谈话的组织,而且对构成英语语言的基本要素造成影响;如整诗的结构、单词的会意及句法语法分析;从英语学习角度出发,语篇能力呈现于真实的会话并能展示学习者拥有的语言能力,即学习者内在能力能通过外在行为得以体现,因此睡眠质量直接影响记忆,间接影响学习成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学习者睡眠以提高学习成绩。首先,可以推迟早自习30分钟学生以清醒的状态去投入学习;其次,可以适当减少题海战术,提高作业质量,提高作业多样性;再者,可以与家长及时联系为学习者设定固定的睡觉时间并严格执行;最后,30分钟的午休时间是有必要的。
3.3 关键业绩指标实现突破,不断提升公司的同业对标水平
通过精益班组体系工作优化与创新的持续开展,公司精益型班组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关键业绩指标改进成效显著,同业对标排名提升明显,公司的同业对标水平不断提高。
4 结语
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一环,而国网电力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的“大头”,更是我国经济与市场发展的后盾,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适应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面对严峻的外部新形势,电网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思路,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扎实抓基层、抓基本功,落实“降本、提质、增效”方针,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基业长青。班组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线执行单元,是价值的直接创造者,是降本提质增效的最终着力点,必须开展班组精益转型,消除不必要浪费,培植持续改善文化,实行精益型班组建设管理。
(1)数据准备阶段,在该阶段主要是对数据进行采集、数据的预处理。数据采集,采用主题性爬虫进行,通过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结果进行分析,采用面向电子商务网站的主题网站爬虫。同时利用云计算平台的高计算能力、高宽带量、大吞吐能力等有点,将网站爬虫部署到云计算平台中,采取并行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主题性。
[参考文献]
[1] 王晴.班组管理精益化理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48-49.
[2] 洪涛.浅析某供电公司班组精益化管理开展方法[J].环球市场,2016(23):18-19.
[3] 李海泉.县级供电企业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
[4] 孔珏.试论供电企业班组精益化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3(19):13.
[5] 叶和平.创新供电所班组建设 实现管理规范化[J].农电管理,2008(10):20-21.
收稿日期: 2019-09-05
作者简介: 王家炜(1987—),男,重庆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
标签:供电企业论文; 精益六西格玛论文; 精益型班组论文; 管理创新论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论文;